世间万象,始于静,终归于静!

静,不仅是一种气质、一种修养,更是一种境界。静能养生,静能开悟,静能生慧,静能明道,要想大智大慧,大彻大悟,必须由静做起。

修身养性让自己静下来 守住不安的你修身养性(1)

每个人都是人生的修行者,在生活中修行,在修行中生活。修行是为了更好的生活,也是为了走得更远,生活得更美满,生活的更洒脱、更自在。眼前的这个世界越来越光怪陆离,色彩斑斓,面对滚滚红尘,竞争激烈,杂务缠身,人们常会觉得压力沉重,心境失衡,心烦意乱者有之,神不守舍者有之,着急上火者有之,如果不懂得忙里偷闲,舒缓放松一下自己,就会感到心力交瘁而迷惘躁动。米卢曾说的一句话:心态决定一切,只有摆好自己的心态,心里平静了,才能真正发现自己的不足,来完善自己。

人活在世上,面对身外的大千世界和自己的内心世界,能说出来的,未必是太在意的;能写出来的,其实是可以放下的。百花丛里过,片叶不沾身,人生苦非苦,乐非乐,不要停留在过去,走过的路,就是你编织的生活,我们无法预知以后的路途,但是,我们能把握现在的自己,也许这些会让人觉得平凡,但平凡也有高雅的风度。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一把竹竿,一身蓑衣,《江雪》中的垂钓者也许是对宁静心境的最美描绘,他的心,静得如一片冰雪的世界,没有波澜起伏,没有浊浪滔天。淡泊是一种品格,也是一种心态,有所求而亦无所求,当陶渊明采菊于东篱,李白把酒临风,邀月与共,不但能为他们带来心灵的感念,更能让他们享受生活的安宁和自在,获得了心灵的永恒。然而,读山品水绝不仅仅是文人雅客的专利,山有山的高度,水有水的情怀,天地共存,山水相依,才能构建万物和谐的自然之美。

修身养性让自己静下来 守住不安的你修身养性(2)

总想在尘世间偶遇一处居所,无需楼阁台榭,无需画梁雕栋,一花、一草、一木、一石、偶有云烟环绕,收下一切世俗的纷扰,放弃一切身外之物的牵绊,心空空去也,愁烟消云散,如入仙境,我自菩提!

最后,为大家准备了一篇静心诀

冰寒千古,万物犹静,心意气静,望我独神,

心神合一,气宜相随,相间若余,万变不惊,

无痴无嗔,无欲无求,无舍无弃,无为无我。

注:静心诀出自清静经,全称《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一卷;成书前皆为口口相传,不记文字,直至东汉年间,葛玄(164-244)笔录而成书;道教经典之一。经文大旨根据老子“清静无为”的理论推演而来,纯正理论学说,无神话色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