恨别古诗鉴赏(唐代杜甫恨别古诗欣赏及解析)(1)

创作背景:

杜杜甫写此诗时,距755年(天宝十四年)十一月安史之乱爆发已五六个年头。在这几年中,叛军铁蹄蹂躏中原各地,生灵涂炭,血流成河,这是杜甫深为忧虑的事。杜甫简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恨别注释:

洛城一别四千里,胡骑长驱五六年。我离开洛城之后便四处漂泊,远离它已有四千里之遥,安史之乱叛军长驱直入中原也已经有五六年了。洛城:洛阳。胡骑:指安史之乱的叛军。

草木变衰行剑外,兵戈阻绝老江边。草木由青变衰,我来到剑阁之外,为兵戈阻断,在江边渐渐老去。剑外:剑阁以南,这里指蜀地。

思家步月清宵立,忆弟看云白日眠。我思念家乡,忆念胞弟,清冷的月夜,思不能寐,忽步忽立。

闻道河阳近乘胜,司徒急为破幽燕。 冷落的白昼,卧看行云,倦极而眠。令人高兴的是听说司徒已攻克河阳,正乘胜追击敌人,急于要拿下幽燕。司徒:指李光弼,他当时任检校司徒。上元元年三月,检校司徒李光弼破安太清于怀州城下。四月,又破史思明于河阳西渚。当时李光弼又急欲直捣叛军老巢幽燕,以打破相持局面。

杜甫的主要作品有:

绝句、绝句、赠花卿、春夜喜雨、江畔独步寻花·其六、春望、房兵曹胡马、望岳、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石壕吏、登岳阳楼、江南逢李龟年、蜀相、宿府、垂老别、丽人行、岁晏行、柏学士茅屋、旅夜书怀、佳人、阁夜、又呈吴郎、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客至、兵车行、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小至、九日蓝田崔氏庄、小寒食舟中作、江汉等。

《恨别》由[小孩子点读]APP - 小学家庭辅导专家,独家原创整理并发布,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