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家做菜时常面临着一个困惑:为什么达不到饭店里的效果?这除了灶的火力大小不同外,还有就是对菜品初加工不同造成的。

对菜品的初加工是保证菜品成功的第一步,而在家里就不太重视这些。

拍粉上浆挂糊,就是常用的初加工技法。经过这些技法加工后在烹调,才能让成品起到软嫩或者外焦里嫩的口感。

先介绍下什么叫拍粉,上浆,挂糊。

上浆挂糊勾芡的重点难点(上浆拍粉挂糊有什么不同)(1)

拍粉:拍粉就是在已经调味的原料表面均匀的撒或者滚沾上面粉或者淀粉。让粉和原料表面的水分结合,起到保护原料,水分不流失的作用,从而起到外焦里嫩的口感。

拍粉有两种常用方法。

一种是直接拍粉。拍完就烹制,一般是炸。比如:干炸黄花鱼,干炸带鱼。

第二种是拍粉后裹鸡蛋液。术语叫拍粉拖蛋。也就是拍完粉后在裹上一层鸡蛋液在进行烹制。一般用于煎。比如:锅塌豆腐。

上浆挂糊勾芡的重点难点(上浆拍粉挂糊有什么不同)(2)

上浆:上浆是指用鸡蛋淀粉水,裹住原材料,以保持原材料水分的作用。比如,浆肉丝,肉片。适合滑炒。注意上浆要薄薄的一层,不能过厚。比如:鱼香肉丝,芫爆肉丝,都是上浆后滑肉丝的。

上浆挂糊勾芡的重点难点(上浆拍粉挂糊有什么不同)(3)

挂糊:挂糊是指用鸡蛋水淀粉包裹住原料表面,以起到保护原来水分的作用。挂糊后一般是高油温炸制。比如:糖醋鲤鱼,脆皮香蕉。

拍粉上浆挂糊都是为了保持原料内部水分,不让水分流失,相当于给食材穿上了外衣,以起到软嫩或者外焦里嫩的作用。

不同之处是:拍粉直接撒淀粉或者面粉,不用水或鸡蛋,利用原材料表面是湿润来粘连粉的。处理后一般炸,煎至处理。

上浆和挂糊主要不同是裹住原材料的粉的稀稠度不同。上浆是薄薄一层,相当于给原料穿了见特别薄的衣服。挂糊相对要厚着。

上浆处理后一般是滑油,口感是为了软嫩。挂糊处理后一般是炸,口感是外焦里嫩。

下面举例说明下

拍粉:干炸黄花鱼

上浆挂糊勾芡的重点难点(上浆拍粉挂糊有什么不同)(4)

食材:小黄花鱼,盐,味精,葱段姜片,料酒,淀粉

制作步骤

1、黄花鱼凉水泡开后,去除内脏和头部。清洗干净肚子里面的黑膜。

2 、攥干水分后腌制,加入盐味精胡椒粉料酒葱姜腌制20分钟

3挑去葱姜,鱼表面撒上一层干淀粉

4做锅烧油,油温到6成热时下去黄花鱼,一条一条下入,以防粘连。炸至定型后捞出,油温升高复炸即可。

上浆:芫爆肉丝

上浆挂糊勾芡的重点难点(上浆拍粉挂糊有什么不同)(5)

食材:猪里脊肉,香菜,盐,味精,胡椒粉,葱花蒜片,鸡蛋,水淀粉

制作步骤:

1、猪里脊切丝,香菜切段,只用香菜梗

2、肉丝清干净,攥干水分,加入盐胡椒粉料酒抓入底味。在加入半个鸡蛋清,在抓拌。在加入水淀粉抓均。

3小碗中加入盐味精胡椒粉适量的水,在放入干淀粉搅拌均匀。把香菜段泡在碗芡中

4、锅内加油,烧至3成热时下入肉丝,滑油。等肉丝变白时捞出备用

5锅留底油炝香小料后下入肉丝,下去碗芡,翻炒均匀即可出锅。

挂糊:脆皮香蕉

上浆挂糊勾芡的重点难点(上浆拍粉挂糊有什么不同)(6)

食材:香蕉,鸡蛋,淀粉,水

制作步骤:

1、香蕉去皮切小块

2碗中加入面粉,淀粉,泡打粉吉士粉,适量的水,抓拌均匀,在加入色拉油在抓拌

3锅加油,要多些。升至5成油温,把香蕉块均匀裹住脆皮糊,下去锅内炸至。炸至变色捞出,生高到7成在下去香蕉复炸。炸至20来秒即可捞出。

其中挂糊的糊分为好多种。脆皮糊,蛋清糊,高丽糊,全蛋糊,酥糊等等。以后我会陆续给大家介绍的。您还知道哪些糊呢,欢迎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