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木棉


在现今的农村“一妻难求”是共识。

只要是适婚的女人,无论美丑、勿论年龄、更不要说离婚与否、离过几次、是否带孩子、带几个、甚至是身有残疾的、精神有问题的……总之,只要是可以结婚的女人,都很抢手。

于是,就衍生出一种怪相:

赶在这个年代的农村女人,好像一下子就知道自己有多金贵了,物以稀为贵,坐地起价,自己什么都不用做,就可以让男人高不可攀。

于是很多女人一进婆家门就变少奶奶,而婆婆呢,深知儿子娶妻的成本和儿媳不高兴闹离婚的代价,自觉矮了几分。

更多的农村婆婆感叹,自己做儿媳数十年终于熬成婆,却也只能做儿媳的免费保姆罢了。

一个留守婆媳在农村生活 农村一妻难求(1)

01、 王阿姨:儿媳恶习多,不敢怒也不敢言。

现年61岁的王阿姨,有一位32岁的儿媳。

王阿姨声称,现在的她每天5:00就要起床,买菜做饭,洗衣看孩子,抽时间还要忙活地里活儿,晚上11:00之前,没有睡过觉,身体真的有点吃不消。

这种日子,都是从儿媳进家门,并先后生下两个孙子开始的。

王阿姨说儿媳很懒,生第一个孩子三、四个月后,正赶上王阿姨的母亲生病,王阿姨去照顾了自己的母亲三天,回家后,发现儿媳将这三天攒的孩子的脏尿布,都堆在一个大盆里,放到了王阿姨的房间里,时间久,又是夏天,王阿姨推门进屋就被恶心的屎尿味儿呛了出来。

没等到王阿姨先说话,儿媳却先发制人了:“姥姥家也不远,你完全可以每天回家一趟,洗洗尿布再回去,不然孩子没尿布用,我只好撕你的床单当尿布了。”

累了3天的王阿姨,二话没说,赶快搬个小板凳坐下来,洗好晾好,又开始做饭。

一个留守婆媳在农村生活 农村一妻难求(2)

王阿姨说儿媳好赌,现在的农村,赌桌上也常见年轻的女人,这些女人有丈夫在外打工挣钱,把孩子和家务丢给婆婆,只顾自己高兴。

儿媳一开始只是迷恋打麻将,后来就开始下赌场,有时候彻夜不归。

王阿姨劝儿媳,多次被嫌被骂,王阿姨只好以自己母亲需要照顾为由,回了自己的娘家几天。

回来后,大孙子告诉他,这几天晚上,儿媳天天将大孙子锁在家里待着,带着还没有断奶的二孙子去赌,彻夜不归。

结果是孩子睡不好,熬夜又被烟薰,换尿布不及时,眼睛得了红眼病,屁股得了湿疹。

大夫一边开药,一边告诫家长,万不可这样带孩子。

听着孙子的哭声,王阿姨都落泪了,却被儿媳训斥:没出息,故意在外人面前让儿媳难堪。

“你为什么不说说她呢?这都是为她好、为孩子好啊。”也有人这样建议王阿姨。

“现在的儿媳,有几个知道好歹的?都是高兴就过,不高兴就离,正是知道离了婚,丈夫再也娶不起,才这样摆布婆婆的,有什么办法?总不能让儿子因为自己妻离子散,一辈子光棍吧?忍吧,忍到闭眼了,也就不生气了。”王阿姨无奈地说。

一个留守婆媳在农村生活 农村一妻难求(3)

02、 刘阿姨:儿媳花钱如流水,全家挣不够她一个人花。

刘阿姨62岁,儿媳30岁。

刘阿姨和丈夫一生务农,积攒了一辈子的积蓄,甚至借了一屁股债,才给儿子娶上这房媳妇。

本以为自己作为父母的任务算是完成了,可谁知自己伺候儿媳的日子才刚刚开始。

婚后第一年,儿媳去参加过几场闺蜜的婚礼后,回来就要买车,称别人结婚都有车,以后闺蜜聚会、回娘家,别人都开车,只有她骑电动车,太丢人。

可儿媳娘家就在邻村,电动车10分钟就可到达;儿子常年在外打工,根本不用开车;他们老两口数十年的活动范围,也是电动车半小时可到达的;而且养一辆车,每年即便不开,也要五六千左右,就觉得没必要,拒绝了儿媳的要求。

谁知,儿媳立刻拉下脸来,收拾东西,回了娘家,声称不买车就不回家,日子也过不成。

一个留守婆媳在农村生活 农村一妻难求(4)

“没办法,这一离婚,18万的彩礼泡汤不说,儿子再婚,花销少于20万下不来,更何况即便再有钱,关键是没女的呀,让儿子打一辈子光棍?还是娶个二婚、三婚?大5岁、10岁?带两个、三个孩子?”刘阿姨很无奈。

于是,她只好备上礼品,亲自登门,去向儿媳赔礼谢罪,称自己观念落伍了,让儿媳不要和她一般见识,现在农村,家家都有车了,咱家没有,实在说不过去,回去就买。

刘阿姨好说歹说,换来儿媳一句:“要不是看你儿子老实,我会嫁给他?谁不知道你们家穷,也就我不嫌弃,本来我只想七、八万买辆车算了,现在我非要买个十万以上的车,让我也扬眉吐气一次,没得商量。”

刘阿姨拿出一年收成,借了亲戚3万的债,贷款5万,才给儿媳买了车,让儿子开着车,才算把儿媳接回来。

可迄今为止,为了给儿子结婚,刘阿姨早已把能借的亲戚都借了,还有贷款,加起来30万有余了。

因为这30万的债,她彻夜难眠:“这啥时候才能还清啊?地里微薄的收入和儿子每月不足3000元的收入,要还多少年呢?”

一个留守婆媳在农村生活 农村一妻难求(5)

可儿媳的花销根本不止于一辆车,首饰常买,少则百八十,多则上千;衣服常新,要时尚、要美丽;化妆品也摆了一桌子,快递隔三差五就上门,都不知道她买的啥。

总之,儿子工资全交给儿媳,花的一分不剩,还要向刘阿姨伸手,不给就是一场不愉快。

刘阿姨看儿媳这样,一辈子节俭的她看的眼红、心焦,又不敢言,就劝儿子哄儿媳出去,两人一起打工,知道挣钱辛苦,就知道节省了。

可谁知儿媳出门不到半月就回来了,理由是受不了那个罪。

儿子也叫苦连连,儿媳出去根本不干活,只想着买买买,连饭也不做,简直是个碎钞机,儿子要预支工资才能供她花销。

刘阿姨担心儿媳这样,日子过不长,就劝儿媳趁年轻赶紧生个孩子。

谁知儿媳列出的条件是,丈夫收入要过万、家里的存款要十万以上、自己只管生不管养,她才肯生。

并且讽刺刘阿姨:“家里没有江山,还想要龙子?家里没有矿,还想要孙子?生下来,让孩子受穷啊?”

“只怕是榨干了我的老骨头,累垮了我的儿子,这日子也过不长。”刘阿姨说着,哭了!

一个留守婆媳在农村生活 农村一妻难求(6)

03、 崔阿姨:有苦难言,我帮儿媳隐瞒丑事。

崔阿姨63岁,儿媳34岁。

“当时儿媳要进家门,我是不同意的。”崔阿姨说。

崔阿姨的儿媳,比儿子大5岁,离过两次婚,且带着前夫的两个孩子,在前两家的名声也并不好,而儿子是初婚,崔阿姨自是不愿意的。

可是崔阿姨家的现状也不容乐观。

崔阿姨丈夫早亡,她一个人拉扯儿子长大,经济拮据,房屋破旧,至于现在结婚流行的新房、轿车,更是无力提供,这也让儿子错过了最佳的找对象时机,让她心如刀绞。

一晃儿子就要30了,常年在外打工,省吃俭用,图个啥,还不是在攒自己的老婆本儿吗?

“妈,错过这个村就没这个店了,你现在去十里八乡打听打听,哪儿还有可以结婚的女人?咱这条件,还嫌这嫌那的,我就只能打一辈子光棍了。”儿子的话,刺痛了崔阿姨的心。

一个留守婆媳在农村生活 农村一妻难求(7)

崔阿姨无奈,只好四处借钱,加上儿子的积蓄和自己的棺材本儿,翻盖了旧房,将儿媳娶进门。

本想着,日子虽然艰难,但儿子有了家,好歹有人疼了,以后再添个孩子,老有所养,也就罢了。

可她发现,这个儿媳进门就摆出了少奶奶的架子,让她搬到了偏屋去住,并且让崔阿姨负责给她的两个孩子洗衣做饭、打扫卫生、还让她养鸡、养猪攒钱,把她的生活安排得一刻也不得闲。

儿媳也并不闲着,每天收拾的干干净净、漂漂亮亮去县城服装店上班。

不久,就有好心人对崔阿姨说起了她儿媳在县城和服装店老板的丑事。

想想自己和儿子辛苦挣钱、干活,伺候儿媳一家三口,供他们钱花,崔阿姨就气不打一处来。

一个留守婆媳在农村生活 农村一妻难求(8)

她本来以为自己占理,理直气壮要求儿媳自己管孩子,不许她再出去上班。

可儿媳一点都不怕,干脆和她挑明了:“我就是这样的女人,一辈子就是要这样过,名声早就坏了,什么都不怕,你儿子认识我的时候就知道,真幸运,我赶上了好时候,现今农村,女人是宝,你不能忍,我和你儿子立刻离婚,不是吹牛,下个月,我还做新娘,你儿子就一辈子光棍了,你想想吧。”

第二天,儿媳照样干干净净、漂漂亮亮的去县城上班了,崔阿姨继续做自己的免费保姆。

“不想告诉我儿子,他脾气不好,怕他生气、怕他委屈、更怕他做傻事,我这样隐瞒,是不是就变成了儿媳的帮凶?”崔阿姨很无助。

以上3个阿姨的遭遇,在现今的农村并非个例。

男多女少、一妻难求的现象,在农村已存在了十年之久。

一个留守婆媳在农村生活 农村一妻难求(9)

在这十年间,女人就像是商品,物以稀为贵,攀高的结婚条件和上涨的天价彩礼,让每个有儿子的家庭胆战心惊。

大多婆婆怕自己的儿子光棍终生,所以在婆媳的相处中,婆婆总是会更多的隐忍、迁就和牺牲,苦不堪言。

我想,我们没有能力去扭转男女比例失调的现状,但却可以努力将儿子培养成更优秀的人,能有更多选择的空间。

那些上过大学的、有了好工作的、自主创业有头脑的男人,还有几个会回农村去找个“少奶奶”,让自己的妈妈做免费保姆呢?

一个留守婆媳在农村生活 农村一妻难求(10)

今日讨论话题:

关于农村儿媳做少奶奶,婆婆做免费保姆,你怎么看?欢迎分享。

文中配图来自婆媳关系的经典电视剧《婆婆来了》、《双面胶》,《媳妇的美好时代》读者可以在头条搜索观看相关剧情。

#婆媳那些事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