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浇混凝土楼板裂缝(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裂缝控制防治措施)(1)

针对承建的住宅楼工程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在施工中出现裂缝的质量问题,一方面影响结构使用安全和耐久性,另一方面影响外观,必须从材料、施工、管理等多方面采取控制措施,控制有害裂缝,减少可见裂缝。

1、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裂缝发生原因

经过分析,现场楼板裂缝发生的原因很多,但重点在施工方面有以下原因:商品混凝土原材料和拌和物方面;模板支撑系统施工不规范; 模板与支撑的间隙未处理;拆模过早与拆模方法不当;混凝土振捣管理不到位;混凝土表面处理不当;混凝土养护措施不规范; 现场楼板负筋管理措施不当; 管线埋设处理不当; 现浇板上过早施工加载及重物冲击后浇带施工不当等,现就主要原因在施工中采取措施,避免裂缝发生。

2、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裂缝预防措施

2.1 规范模板支撑系统施工

严格按照施工规范、模板支架专项施工方案进行模板支架搭设施工与验收。保证模板支撑系统具有足够的刚度与稳定性,并在混凝土浇捣过程中对模板变形情况进行监控;

2.2 加强混凝土质量验收、振捣、收面工序等管理

2.2.1对进入施工现场的混凝土,应进行检查验收,重点检查水灰比,进行坍落度等必要的试验验收,并严禁在施工过程中加水;

2.2.2在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施工过程中,必须加强混凝土振捣管理,又要防止过振,出现泌水现象,保证细骨料不浮到混凝土表面而形成含水量很大的水泥浆层;

2.2.3在混凝土浇筑后应有完善的二次抹平压光处理工序。一次抹平后,混凝土表面水分析出后进行二次压光,二次压光必须在终凝前完成,压光后立即全面覆盖塑料薄膜进行保湿养护。

2.3 加强技术间歇管理工作

2.3.1在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施工完成后,留置技术间歇同养试块,在其混凝土强度未达到C10以前,不准在幼龄期混凝土上面进行踩踏、加荷、材料运输、柱钢筋焊接、支模架搭设等施工活动,保证施工技术间歇。

2.3.2在满足施工技术间歇后,使用塔吊向新浇注的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上吊运钢筋、钢管、电焊机、料箱(斗)等重量较大的建筑材料及施工机具时,在其下部垫设减震垫,控制好物体下落速度,防止重物直接冲击楼板。

2.4 加强混凝土养护工作

养护作业的关键要点在于确保混凝土养护期处于连续潮湿状态下,避免混凝土表面水分的蒸发,保湿养护是彻底消除混凝土变形裂缝的关键步骤。

2.4.1在冬季施工温度较低时,在楼板砼振捣完成不再坍落,表面收面完毕后立即全面覆盖塑料薄膜和保温材料。

2.4.2在夏季,保湿养护可在混凝土浇筑后混凝土达到初凝时进行。具体操作时,必须保证养护水在落到混凝土表面前已成雨雾状,雨雾使混凝土表面的失水现象消失,又不会把混凝土的表面浇出麻点。在一般的天气里,雨雾保湿养护应在混凝土浇筑后1~1.5h进行。保湿养护要持续7-24h左右。如果不能及时保湿养护,待混凝土终凝后才进行浇水养护,此时裂缝已产生,即使加强养护也不能弥补裂缝。对于使用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的混凝土,保湿养生时间不得少于7天,对于使用粉煤灰硅酸盐水泥的混凝土、掺加了缓凝剂、抗渗剂等外加剂的混凝土,保湿养生时间不得少于14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