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段宏刚
历史虽然是英雄推进和改写的,但历史的细节,往往是由才子填充的,因为才子的参与,历史才变得更加丰满和真实。
中国历史上,历代朝廷为了选拔出优秀人才为己所用,曾经煞费苦心,推出许多人才选拔制度,有效地实现了富国强兵梦,创造了一个个耀眼的历史盛世。可以说,这些盛世的缔造,既有英明君主的功劳,也少不了一名名才子的贡献,是他们共同缔造了历史的厚度。
任何朝代,对人才的追求,都是多多益善。
在夏朝、商朝和西周时期,朝廷选拔人才时,实行“世卿世禄制”,也叫“世官制”,具有贵族身份的人,可以父死子继,世世代代把贵族身份延续下去,可以享受到朝廷的各种福利。因此,在这种制度下,贵族永远是贵族,平民永远是平民。
商鞅变法
“世卿世禄制”过于强调一个人的出身背景,让那些平民出身的有志青年无法通过努力奋斗而改变自身命运,因此,秦末杰出青年看清现实后,发出了一句掷地有声的呐喊: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实际上,早在春秋战国末期,著名思想家和改革家商鞅(公元前395年——公元前338年)先生就看到了“世卿世禄制”存在的弊端,在25岁那一年,他像一个忧国忧民忧天下的大侠一样,四处奔走和游说,终于遇到了明君秦孝公(公元前381年——公元前338年),于是,两人一拍即合,历史上轰轰烈烈的“商鞅变法”就这样开始了。依靠“商鞅变法”,秦国综合实力节节高升,笑傲战国群雄,为后来统一华夏打下了坚实基础。
《史记》记载,“商鞅变法”里有这样一条规定: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明尊卑爵秩等级,各以差次名田宅,臣妾衣服以家次。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富无所芬华。
这条规定专门是针对选拔人才而言,朝廷在选拔人才时,完全可以不落俗套,录用一些地位低下但才干出众的人。通过这项举措,就诞生了新的选拔制度,即“军功爵制度”。
汉高祖刘邦
贵族阶层看到这项政策推行后,心头涌起不安全感,随即,就兴起“养士”之风,他们不看重出身背景,在天下招贤纳士,把那些有才干,能说会道的人才招揽过来为自己效力,乘机扩大自己的实力和影响力。
几百年后,汉高祖刘邦(公元前256年——公元前195年)建立了大汉王朝,要求各个地方官员从自己管辖范围内向中央朝廷推荐具有治国才能的人才,再经过朝廷的考核和试用,如果表现优秀,就可以任命官职,为朝廷所用。因为用这个选拔制度挑选人才时,最先是从老百姓中间开始选拔,因此,被称作“察举制”,是一种相对比较公平和先进的选拔制度。
到魏晋南北朝时期,朝廷在选拔人才制度上进一步改革和优化“察举制”,在此基础上发展成为“九品中正制”。
“九品中正制”的核心是,各州郡先推举出一名大“中正”,其身份必须是在中央朝廷任职并且德高望重的人,接着,再由大中正推举出小中正,大、小中正以自己的人品和威望做担保,代表中央朝廷在自己州郡内选拔人才,并且,按照每个人才的能力大小,把人才分为九等,等级越高者,上任的官职越大。
秦始皇统一六国
实际上,“九品中正制”早在魏文帝曹丕(187年——226年)手里就已经出现,只不过,在当时跟“察举制”并行,并没有体现出明显的作用。
魏文帝设置“九品中正制”的初衷,是用来制约“察举制”。“察举制”在东汉中后期由于地方官员任人唯亲的做法,催生出一个新的政治集团,即“门阀士族”,门阀士族里边产生的人才被称作“名士”,在身份地位上跟夏商周时期的贵族没有什么两样,这些人在给朝廷推荐人才时,往往会首先考虑自己的亲朋好友和学生,这就导致属于一个朋友圈的人越来越多,势力越来越强大,最终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利益集团。
门阀士族牢固地掌控和利用着“察举制”,拥有绝对的话语权,让人才选拔已经失去了应有的公正性,魏文帝不得不发明一种新的人才选拔制度来拨乱反正。
然而,由于选拔者私心的存在,并不是所有选拔制度都是完美的,“九品中正制”发展到隋朝,同样失去了应有的优势,最终被“科举制度”所代替。
王羲之
在东汉末年,琅琊(祖籍山东即墨一带)王氏家族和陈郡(祖籍今河南太康县)谢氏家族,正是在此时遇到了发展良机,到东晋时,一举走上巅峰。
唐代大诗人刘禹锡(772年——842年)在54岁时,写过一首五言绝句《乌衣巷》,诗曰: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诗中所讲的“王谢”,正是指琅琊王家和陈郡谢家。刘禹锡写这首诗时,在中国历史上存在数百年、显赫一时的门阀士族,已经走向没落,再也看不到昔日的荣光。
乌衣巷是江南建康(今南京)城内的一条主要街道,位于秦淮河南岸,跟朱雀桥相邻。
东晋时期,由于建康城是都城,在建设上极尽奢华,而乌衣巷又是整个都城最繁华的地带之一,里边居住着许多名门望族,其中,王家和谢家居住于此。
整个东晋时期,是门阀士族的势力达到顶峰的时期,诞生了许多影响力巨大的豪门家族,其中,除过大名鼎鼎的王家和谢家之外,出自陈郡的袁氏家族,以及出自东海郡兰陵的萧氏家族也是豪门,王、谢、袁、萧四家,被称作中国历史上的四大名门望族。
王祥卧冰求鲤
王家的发展史要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
秦始皇(公元前259年——公元前210年)统一六国时,王家诞生了两位赫赫有名的虎将,王翦和王贲父子,父子两作战彪悍勇猛,战功十分显赫,是秦国消灭六国的关键人物,战国七雄中的齐国、楚国、燕国、赵国、魏国,都被父子二人所灭。
《史记·王翦传》里评价道:秦始皇二十六年,尽并天下,王氏、蒙氏功为多,名施于后世。
秦始皇统一天下后论功行赏,王氏家族的祖孙三代,即爷爷王翦,父亲王贲,孙子王离都被受封为列侯,由此可见,早在秦朝,王氏家族就已经崭露头角。
两汉时期,王氏家族有许多人在朝中做官,总体来说,特别有名的并不多。直到东汉末年,王氏家族诞生了一名大孝子王祥(184年——268年),他为了赡养后母,以“卧冰求鲤”的举动美名远扬,其故事被列入二十四孝之一,被历史冠以“孝圣”,从此流芳百世。
从公元304年到316年,匈奴大军挥师南下,先后攻破西晋都城洛阳和长安,直接导致西晋灭亡,史称“永嘉之乱”。在这10多年中,北方战火连天,许多人为了躲避战乱,拖家带口搬迁到相对安全的南方地区,王氏家族正是在这一时期举家搬迁到江南金陵秦淮河畔。
乌衣巷
这次搬家,为王氏家族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良机。
东晋开国皇帝晋元帝司马睿(276年——323年)登上皇位后,国家一穷二白,想恢复国力又缺乏资金,王家财大气粗,正好有这个实力,就竭尽全力辅佐晋元帝,在短期内中兴了司马王朝。
帮助司马王朝的人物是著名宰相王导(276年——339年),他是王家跻身豪门望族的奠基人,跟晋元帝同龄,也是名副其实的三朝元老,相继辅佐元帝、明帝、成帝三位皇帝,对东晋的建立和壮大,立下了汗马功劳。因为他的贡献极大,让王家显赫一时,以至于在当时,民间流传有一句广为人知的俗语:王与马,共天下。足以说明王家对东晋江山社稷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王导之后,王家的人才层出不穷,到王导孙子辈和重孙辈时,王家又诞生了两位大名鼎鼎的人物,书法巨匠王羲之(303年——361年)王献之(344年——386年),二人合力又一次把王家的声誉推向了另一个高峰。
据统计,王氏家族在历史上先后诞生了8位皇后,跟皇室公主联姻的则有20多人,官位达到一品有15人,五品以上的则有161人。这样显赫的成就,在历史上独一无二。
淝水之战
陈郡谢氏家族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十分迅猛。
谢氏家族起源于三国时期,在那时,谢家只是普通的官宦之家,在朝中并不显眼。
跟王家的发迹史一样,谢家也是在“永嘉之乱”年间,通过从北方搬家到南方,才逐渐演变为世族之家。
公元383年,著名的“淝水之战”在淝水(现今安徽省淮南市寿县附近)打响,一方是东晋将领谢安(320年——385年)率领的8万晋军,另一方是前秦将领苻坚(338年——385年)指挥的80万前秦联军。前秦此举的意图很明显,就是要消灭东晋,取得全国统一。东晋则是为了保家卫国,因此,双方都拿出所有兵力一决雌雄。
最终,经过4个月鏖战,谢安以少胜多,创造了一个战争奇迹,歼灭了前秦的嫡系部队,导致前秦其它军队无心恋战而叛变,取得了“淝水之战”的全面胜利。
这一仗,让谢安一战成名,给谢家带来了极大声誉,让谢家走向辉煌,即刻成为跟琅琊王氏家族并驾齐驱的豪门望族,从此,王家和谢家如同东晋的左膀右臂,从各方面辅佐东晋,功不可没。谢安也顺理成章地成为谢家的兴旺发达的奠基人。
谢灵运
自谢安之后,谢家人才辈出,谢安侄子、东晋大将谢玄(343年——388年),南北朝著名文学家、谢安的重孙谢灵运(385年——433年),以及南齐著名诗人谢朓(464年——499年),都是谢家的骄傲,在历史上都是风云人物。
王家和谢家最辉煌的时期,无疑是东晋(317年——420年)这100余年,两个家族的人,以及他们的亲朋好友和门生,在朝中做官的人数占到官员总数的70%,即使作为万人之上的皇帝,在许多事情的决策上,都需要征询两大家族的意见。
从另一个角度来讲,豪门望族的存在,对中央朝廷巩固政权有很大影响,到东晋以后,朝廷采取各种方法,不断削弱门阀士族的势力。
从隋朝以来,随着“科举制度”的实施,为朝廷选拔人才提供了更为公平的方法,普通读书人通过科举考试有机会脱颖而出,进而实现人生抱负。自科举制度推行以来,便显示出勃勃生机,一直延续到清朝末年,总共沿用1300余年,促进了中国古代文化发展的黄金时期。
“科举制度”的兴盛,给察举制、九品中正制,以及大富大贵的门阀士族带来致命一击,门阀士族衰落下来是历史的必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