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妖怪文化上,基于生活在岛国的日本人对一些未知的东西心理上产生神秘主义的倾向,日本形成了自己的一个“妖怪体系”,还集合成了《日本妖怪大全》等图鉴。

胆小鬼广告(妖怪也有广告效果)(1)

而现今日本社会,妖怪文化对于人们来说是一个怎样的存在呢?

是像日本动漫中,各种帅气身怀绝技的妖怪,比如杀生丸、巴卫,不仅长得好看,还有各种炫酷的技能;还是恐怖片中,出现的一些令人害怕的女妖女鬼呢?

胆小鬼广告(妖怪也有广告效果)(2)

今天笔者结合自身专业和借助视频资料,将妖怪文化聚焦到大家最常接触到的广告宣传中去,看日本妖怪的文化可以在广告传播中起到怎样的作用,如何用妖怪让广告焕发不一样的传播效果。

胆小鬼广告(妖怪也有广告效果)(3)

首先,日本妖怪在广告中可以承担教化作用。一个提倡环保,避免浪费的日本公益广告中,出现了一个叫“好浪费”的妖怪,在孩子们随意浪费食物后,就会从浪费的食物中冒出来。

胆小鬼广告(妖怪也有广告效果)(4)

这一只“好浪费”妖怪是在这个广告片中才创作出来的,听着好像很奇怪又有点随意的名字,也是比较符合日本妖怪的创作逻辑。而这一只普通的妖怪可以承担起一个教化的作用,直接的命名“好浪费”,十分直观地让大家知道不可以浪费食物,否则会遭到妖怪的谴责。

胆小鬼广告(妖怪也有广告效果)(5)

再者,日本广告中的妖怪对于人们是有恐怖诉求的设定的。

在日本,雪女是在雪天出来对陷在雪天中的路人进行冰冻和摄魂的妖怪。在福冈轮胎的“雪地惊魂”广告中,高质量的福冈轮胎让车主安全逃过了雪女的追击。用妖怪的恐怖形象来衬托出产品的优质,这也是广告传播的需要达到的效果。

胆小鬼广告(妖怪也有广告效果)(6)

同样的根据恐怖诉求理论,适度的恐怖诉求可以引起说服的效果,目前这类广告中的妖怪从反面来刺激人们,从而推动广告效果。

在日本妖怪文化中,妖怪的样子一般都是长得奇怪,长鼻子,头长角,有翅膀之类的,在广告中如何美化妖怪的外在来得到更多人关注呢?这样丑陋的妖怪会不会造成品牌形象的负面影响呢?

胆小鬼广告(妖怪也有广告效果)(7)

大阪环球影城的宣传广告中,则是将这样长相奇怪的妖怪进行Q版化处理,将长相可怕的妖怪可爱化,迎合目前大众的审美。

而且这样的萌化形象的做法在日本广告中十分常见的,又如,日清拉面广告的狐狸乌冬面,将可爱的狐狸精和乌冬面结合,让人更加有购买欲。这样的可爱化妖怪,既可以保持妖怪的独特性,使广告变得有趣,又达到了宣传的效果。

胆小鬼广告(妖怪也有广告效果)(8)

最后,就是故事性很强的妖怪与广告创意进行结合。KDDI日本第二大电信运营商的广告则借助了桃太郎等日本著名妖怪故事,结合自身的产品进行故事创作,创意十足的故事让该广告好评无数,目前已经有了一系列的相关广告故事。

出现在日本广告中的妖怪还远不止这些,总的来说,在广告领域上,日本广告媒体也是像小说、动漫、电影等一样,对这一特别的文化进行加工和利用。

胆小鬼广告(妖怪也有广告效果)(9)

反观我国的广告在对于自身的一些传统文化还没特别好的用在广告领域中,而且中国在传统神话、妖怪文化也是十分丰富的,如《山海经》、《封神榜》、《聊斋志异》等一些系列文学作品。这样丰富的文化,似乎运用在广告的宣传中几乎还没有看到比较好的案例,大部分曲解原来的故事或者将故事落入了俗套之中。

胆小鬼广告(妖怪也有广告效果)(10)

日本妖怪在广告中或从正面,或从反面来帮助广告达到一定的宣传效果,妖怪文化也不止是存在于文学和娱乐之中,其实就是在日常生活的利用中。

胆小鬼广告(妖怪也有广告效果)(11)

好好利用已有的文化去进行创新和创作都是值得大家去思考和学习的。当然这个前提也是建立在海量的阅读和知识积累的,所以不要单纯喊口号学习传统文化,更应该去身体力行去理解和感受,阅读正是一种最好,也是最容易的途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