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白山区的鹿有两种,一种是梅花鹿,一种是马鹿。在长白山主峰周围鹿较多。为什么长白山主峰周围的鹿多呢?原因是生活在这里的鹿在夏季蚊虫多时,它们就跑到高山上面。那里林木稀疏,蚊虫稀少。到了冬季,高山上雪厚,可吃的食物也少,这时候它们就下山,到山下雪浅的地方,到山下河流、草甸、小路边缘,寻找矮小的柳树、榆树、杨树等,采食它们的枝条和树芽。长白山区的鹿的浑身都是宝,这大概与它采食的食物有关。长白山区丰富的草类资源,丰富的灌木资源,为它们提供了丰富的营养成份。旧时常年在山里打猎的人经常食用鹿肉,身上发热,晚上睡觉盖不住被,这说明鹿肉也有壮阳的作用。鹿身上全是宝,鹿角,有滋肾补虚,行血消肿的作用。可治疗虚劳内伤,腰膝疼痛、乳汁不下和乳房胀痛等症;鹿肾,有补肾壮阳的作用,可治疗阳痿、耳鸣和宫寒不孕等症;鹿胎,有补精益血的作用;鹿尾,有补肾壮阳的作用;鹿骨,有补中、祛风,接骨和

野生山鹿的特点(长白山林区的鹿全身都是宝)(1)

野生山鹿的特点(长白山林区的鹿全身都是宝)(2)

舒筋的作用;鹿筋,有补虚壮筋的作用;鹿血,有强精,壮阳、镇惊、补虚和解毒的作用;鹿皮,有补肾、涩精的作用。人们将鹿心、鹿鞭也单独拿出来出售,它们的作用与鹿的其它部位也有所区别。

鹿茸是鹿角的初始阶段。是雄鹿头上的一对还没有骨化的稚嫩的角。它外面有一层天鹅绒状的毛皮包裹,里面密布着很多血管,温度很高,末端成圆形,里面充满血液组织。每年四月开始生长,五月生长的旺盛,六月下旬达到充分发育。以后,鹿茸就会发生强度钙沉积,血液停止流动,骨质开始变硬,八月到九月角全部变硬。外面的茸皮因没有血液供给而开始变硬而脱落。如不能自行脱落下来,鹿就用角在树上摩擦以除去角上的皮,一直到九月才能全除尽。这种除去了茸皮的骨叫角或鹿角。茸皮没有脱落的角就叫茸角或袋角,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鹿茸。而成角则在第二年3——6月份自行脱落,然后又生长茸角。在长白山区腹地的山里人都知道,如果在山里捡到一支鹿角,那么另一支也不会太远。因为鹿掉了一支角,特别是一支在五、六斤重的角,它的头就偏重,所以,它会在树上将另一支角撞掉。在原始森林里捡到多的是那种叫做“吃草”了的鹿角。所谓的吃草是指多年掉下来的角,有的已经腐朽。

鹿茸从顶部到根部其成份有所所不同。切成片从上至下分别是腊片、半腊片、白粉片、红粉片、血片、骨质片。现在市场上腊片在55元—60元一克,白粉片10元左右一克,红粉片8元左右一克,血片3元左右一克。腊片之所以贵,因为每只鹿茸只能切出二至三片。

野生山鹿的特点(长白山林区的鹿全身都是宝)(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