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健康知、信、行,享受幸福人生!

古往今来,人人都渴望健康、幸福、长寿。无病胜富有,平安就是福。但许许多多的人还是与健康失之交臂,与长寿擦肩而过,英年早逝,令人痛惜。

有健康的性格、健康的人格,就会有健康的人生,健康的未来。

信哉,“智者不惑”真是一“智”千金。实际行动的一步胜过一打纲领。

怎么理解健康才是最大的财富(34悟)(1)

2021年我国人均寿命虽达77岁,接近发达国家水平,但健康寿命却不足65岁,即带病、带残生存长达12年,居世界第49位。

在我国物质文明大大进步了的今天,为什么一些慢性病反而更多了?发病年龄更早了?一些原来可以控制的高血压、糖尿病不但控制率很低,而且并发症仍很高?慢性病的形势怎么越来越严峻了?

归纳起来原因有三:

一、无知无为:即病于无知,死于无知。

二、有知难为:许多中青年人,有保健知识,也想健康,但工作、生活、家庭的压力过大,权衡下来是无奈,只好透支健康,浓缩生命。

三、有知不为:更多的人尽管知道保健知识,但实践中就是做不到。这就是人性的弱点。人性中有一个知、信、行的落差公式,或称闻道、悟道、行道公式。这个公式是:100个人闻道,其中能悟道者仅50人,而能行道者则不到10人。

怎么理解健康才是最大的财富(34悟)(2)

以吸烟为例,据流行病学调查:100个人中有95人知道吸烟有害,但愿意戒烟者仅50人,而真正戒烟成功者不足5人,可见落差之大。其他如减肥、高血压等,治疗控制率的情况也大致相似,都有很大落差。

目前,城市中大多数人属于第二三种。知识与行为,闻道与行道之间有这么大的鸿沟,那么应该怎么办呢?

古人说:智者不惑,勇者不惧。何为智者?遇事不惑者也。遇到一件事,一个问题,能够全面、客观、有深度地进行综合分析,思考和比较,不仅知其然还知其所以然。然后认清目标,矢志不移,持之以恒,百折不挠;水滴石穿,终成正果。

智与知不同,知是知识,一学就会,但只是表层知识,并不形成性格,不一定能变成信念与行为。而智是知加上日,即有了知识后,还要日日潜思精炼,天天悟道行道,才能提升成智慧,升华成性格;才能遇事登高望远,高屋建瓴并且持之以恒,一以贯之。能做到智和勇,不是容易的事。

当年,白居易曾向一位高僧虚心讨教佛法的真谛,究竟是什么?高僧说就8个字:“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白居易说:“这还不简单,连3岁孩子都懂得。”高僧说: “3岁孩子懂得,80岁的人做不得。”真是一语道破天机。的确是这样,古今中外都一样。

懂得是容易,但做到却不易,这就是人性的弱点,这也是健康教育乃至一切工作的焦点、热点、难点所在。

有了这种“智”,即理智、才智和睿智,而且还要从青少年抓起,那么天下就没有什么难事了,这样-来,戒烟、限酒、控制体重、合理膳食、坚持运动、心理平衡、控制高血压、控制糖尿病等等所有问题都会变得十分自然,十分顺畅,水到渠成,顺理成章。

这样,我国的各种慢性病总体上发病率将能下降一半以上,人均健康寿命再延长10年,接近世界最先进的日本一-健康寿命74.5岁。而且医药费和卫生资源消耗将大大下降。如按下降1/3计算,那就等于每年节约1.5万亿元人民币,而且自己少受罪,儿女少受累,生命质量大大提高,能达到全面真正意义上的小康社会健康水平。

怎么理解健康才是最大的财富(34悟)(3)

一份资料表明:国际著名高血压专家曾任世界权威的美国医学杂志《高血压》杂志8年主编的Frohlich在任期将结束之时,发表了一篇纵览全局,力透纸背的对21世纪高血压防治展望的文章--《高血压:我们面临的重大挑战》提出新世纪的五大挑战,其中第一大挑战竟然也是:如何改善健康教育,加强各级医学宣传教育,使目前已有的健康科学知识能落实在日常预防、保健与治疗的实践中。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日,若无闲事在心头,人生都是好季节。愿更多的智者,珍视健康,追求健康,拥有健康,共享更美好的明天。

怎么理解健康才是最大的财富(34悟)(4)

您的关注、点赞、分享是对我最大的鼓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