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柳青青河水黄,河流两岸苇篱长”正是描写了天津西郊,大运河畔千年古镇杨柳青的风光。

指尖上的大运河古镇(别再去挤古北水镇了)(1)

杨柳青镇隶属于天津市西青区,系西青区政府驻地,西青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地处京畿要冲,位于津城西厢,东临中北镇、西营门街道,西有张家窝镇,西南接辛口镇,西北连武清区,北临北辰区。

指尖上的大运河古镇(别再去挤古北水镇了)(2)

古镇杨柳青依运河而生,因运河而兴,所以大运河被杨柳青人称做“母亲河”。做为杨柳青的“母亲河”,大运河养育了一代又一代的运河儿女。

指尖上的大运河古镇(别再去挤古北水镇了)(3)

明清时期,是运河漕运重要枢纽,这里成为中国北方商贸流通和文化交流集散地,商业繁荣,被誉为北国小江南、沽上小扬州。

指尖上的大运河古镇(别再去挤古北水镇了)(4)

虽然失去了航运能力,但杨柳青人依然把大运河当做“母亲河”,大运河河水清澈碧绿,两岸各色花草树木连成片,再加上河道周边古色古香的旅游景区,形成了一幅迷人画卷。

指尖上的大运河古镇(别再去挤古北水镇了)(5)

杨柳青镇的民俗文化气息十分浓郁。小镇有戏楼、牌坊、文昌阁,称为杨柳青三宗宝。清代有津门著名的崇文书院及古寺院40余座,现尚存普亮宝塔、报恩寺、白檀寺遗址等。

指尖上的大运河古镇(别再去挤古北水镇了)(6)

有着千年文化底蕴的杨柳青镇,是中国北方历史名镇。明清时杨柳青即为中国北方民间艺术集散地,它孕育出了中国四大木版年画之首的杨柳青年画、享誉津京的杨柳青风筝和剪纸等民间艺术奇葩,杨柳青砖雕石刻、民间花会等也为一时之大观。

指尖上的大运河古镇(别再去挤古北水镇了)(7)

一提杨柳青,就不能不提到年画,到杨柳青不仅可以欣赏或收藏到各色的杨柳青年画,如果你幸运的话还能亲眼目睹现场制作年画。

指尖上的大运河古镇(别再去挤古北水镇了)(8)

指尖上的大运河古镇(别再去挤古北水镇了)(9)

杨柳青居民对刻砖艺术也很热爱,几乎每家门前的正上方都悬着一块刻砖,而且每家每户的刻砖图案各不相同,似乎这刻砖是门徽一样。人们只要对门前的刻砖看上一眼,就立刻会说出这家主人的姓氏来。应该说,杨柳青是一个民间艺术之乡。

指尖上的大运河古镇(别再去挤古北水镇了)(10)

在国内游览景点中有一类“深宅大院”,最著名的就是山西乔家大院以及王家大院、常家大院、山东栖霞的牟氏庄园等,在天津杨柳青也有一处“石家大院”与他们媲美。

指尖上的大运河古镇(别再去挤古北水镇了)(11)

位于镇中1875年建成的有华北第一民宅之称石家大院以其规模宏大、建筑华美而驰名华北。这些文化遗址与古朴的清代街衢、四合宅院、古运河风光共同构成了杨柳青淳美的风俗画卷。

指尖上的大运河古镇(别再去挤古北水镇了)(12)

石家大院至今已有120多年的历史,是一处有“华北第一宅”之称的晚清民居建筑群。其建筑结构独特,砖木石雕精美,是清代津门八大家之一石元士的旧宅,为我们讲述了那段石家从一度的财势显赫、声名遐迩到萧条衰败、家破人亡的历史。

指尖上的大运河古镇(别再去挤古北水镇了)(13)

整个大院占地7200余平米,其中建筑面积2900多平米。60米长的大甬道的两侧共有四合套式12个院落,所有院落都是正偏布局,从寝室、客厅、花厅、戏楼、佛堂到马厩,无论是通体格局、建筑风格、还是艺术装饰,都反映了清末民初的文化遗存和当时的民俗民风。

指尖上的大运河古镇(别再去挤古北水镇了)(14)

值得一提的是,石家大院内的石府戏楼是中国北方最大的民宅戏楼。京剧名家孙菊仙、谭鑫培等都曾在此演出过。目前在这里也有免费演出,虽然游客中坐下来听戏的并不是很多,但演员们依然非常认真,唱念做打,一丝不苟。

指尖上的大运河古镇(别再去挤古北水镇了)(15)

石家大院是杨柳青必游的地方,被称为杨柳青博物馆;还是共和国反贪第一案中的刘青山、张子善当年办公的地方;在大院里,曾拍摄过四十多部影视剧;有展现当年杨柳青繁华景象的商俗展室...

指尖上的大运河古镇(别再去挤古北水镇了)(16)

交通信息:从北京自驾车去杨柳青,走京沪高速路在王庆坨互通转入112国道至西青道,后转入柳口路即可。

指尖上的大运河古镇(别再去挤古北水镇了)(17)

本文部分图片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