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滨海湾新区全年完成重大建设项目投资56.65亿元,投资总量连续三年位居全市第二;连续两年获评“十大最具投资价值新区”:2022年,滨海湾新区计划招引重大产业项目投资总额100亿元,攻坚大湾区大学、滨海湾站等重点项目土地整备……3月2日,滨海湾新区召开2021年度工作总结大会,盘点过去一年的“成绩单”,激励全体干部职工在新的一年里继续发扬“不待扬鞭自奋蹄”的精神,奋力谱写新区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滨海湾新区三年规划(滨海湾新区这样干)(1)

▲建设中的滨海湾大桥

2021年:完成重大建设项目投资56.65亿元

2021年,滨海湾新区积极对接“双区”和两个合作区建设,扎实开展规划统筹、重大项目建设、空间拓展等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发展步伐进一步加快,推动“十四五”实现良好开局。

新区建设,谋划先行。过去一年,滨海湾新区抢抓“双区”两个合作区建设战略机遇,谋划未来5年发展方向及工作,推动争创4个高能级平台,“十大改革创新项目”形成阶段成果,“研究制订支持滨海湾新区高质量发展相关文件”已纳入今年市政府工作报告。

过去一年,滨海湾新区全年完成重大建设项目投资56.65亿元,投资总量连续三年位居全市第二;连续两年获评“十大最具投资价值新区”,连续五年获评年度园区工作优秀单位,“交椅湾段综合管廊基建工作”“威远岛森林公园设计工作”等三项工作获得2021年度“单打冠军”。

在招商引资上,与多家知名企业达成228亿元合作;在港澳合作上,港澳青年之家进驻38家企业,在营商环境上,制定4个“十条”招商引资政策实施细则,滨海湾版权产业服务中心办理著作权登记近4000件居全省第三。

在提升城市品质方面,过去一年,滨海湾新区高水平谋划打造滨海湾城市中轴线,举办威远岛门户地表、东湾大道跨太平水道桥设计,威远岛森林公园概念设计获IFIA亚太地区风景园林专业奖,2021年完成基础设施投资约24亿元,城市配套日益完善东莞首批8条、总长15.5公里的智慧道路建成,花卉公园、滨海驿站等景点成“网红打卡点”。

过去一年,滨海湾新区空间拓展取得新进展。新区优化土地整备指挥体系加速盘活土地资源,重点项目的集体农用地收地、私宅签约等加快推进,威远岛安置房(一期)奠基,交付深茂铁路先行段用地。

滨海湾新区三年规划(滨海湾新区这样干)(2)

2022年:计划招引重大产业项目投资总额100亿元

作为粤港澳大湾区最年轻的战略平台,滨海湾新区因“大湾区”而生,也将凭“大湾区”而兴。

新的一年,滨海湾新区将围绕市委、市政府赋予的全新定位,进一步抢抓重大机遇,聚焦科技创新和先进制造,积极主动对接港澳、联动前海,在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招商引资、产业培育、土地整备等方面勇当先锋,为东莞在“双万”新起点上加快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2022年,滨海湾计划招引重大产业项目投资总额100亿元,新开工项目16个、总投资65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1亿元。

2022年,滨海湾新区将攻坚大湾区大学、滨海湾站等重点项目土地整备;加快城市更新步伐,争取将滨海湾青创城等项目纳入“头雁”计划;推动企业搬迁取得新突破;强化土地集约利用,推行产业用地全生命周期管理。

在科创赋能方面,滨海湾新区将开展数字经济产业基地启动区建设;争取全年招引100亿元左右的重点产业项目;出台“六个一”政策大力推进重大产业项目落地;打造龙头带动型的产业创新社区;重点推进大学科技园“一园两基地”规划建设。

在提升城市品质方面,新的一年,滨海湾新区将推进产城人深度融合,构筑大湾区综合环境新高地;新区将高标准构建四级城市设计体系,在交通方面,新区将加快内畅外联步伐,推动与深圳交通一体化;“一廊三绿心三水系”生态项目加快落地。新区还将率先在交椅湾打造高品质公服项目和“智慧城市”样板场景强化疫情防控,抓好安全生产等重点领域整治。

在改革方面,滨海湾新区将争取上级赋予更多先试先行权限,将借鉴深圳改革创新经验,形成30项“微改革”清单。新区还将加快形成综合改革创新实验区建设成果,加快推动区镇融合领域制度创新。

文/资深记者 张华桥

图/记者 郑志波、滨海湾新区供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