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儿童超重和肥胖率的上升以及公众健康意识的增强,各项体育运动变得越来越普及,学校和各机构鼓励儿童参加运动,与此同时运动伤害发生率在逐年上升,运动伤害已成为危害儿童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1]。

幼儿运动伤害的防范(儿童运动伤害的预防)(1)

儿童正处于活泼好动的年龄阶段,体育活动是他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但由于心理和生理上发育并不成熟,各种各样的伤害事件极易发生在运动过程中。

首先要引起重视的是学校内的干预措施,儿童及青少年运动伤害事件大多数发生在托幼机构和学校,因此托幼机构、学校的教师等儿童青少年工作者肩负着保护儿童免受伤害的重要责任,建议托幼机构和学校培训相应的工作者,深刻了解儿童的心理和行为特点,如活泼、好动、好奇心强、自我保护意识差等。另一方面,学校针对不同年龄的儿童,可以图文并茂或以动画形式介绍运动伤害的种类、原因、自我保护方法,在学校内进行宣传教育,增强他们对运动伤害的认识能力。同时,越来越多的学者认同并证实,在小学或更早的幼儿园阶段对问题儿童进行干预的效果会更好,作用也更持久,而且还可以节约费用,降低风险。

幼儿运动伤害的防范(儿童运动伤害的预防)(2)

另外给大家介绍几个关于预防运动伤害的黄金法则,可以帮助孩子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做好运动伤害的防范。

1.做好热身运动。在身体还没有充分伸展开时运动,力量不够,身体协调性差,容易出现拉伤、扭伤的情况,还可能由于运动过程中动作过猛,伤及脚踝、膝盖或腰部。所以在高强度的运动前,应充分热身,做做拉伸,让身体尽快适应[2]。

幼儿运动伤害的防范(儿童运动伤害的预防)(3)

2.加强自我保护。要选择适合的运动场地,穿着好运动装备,并了解一些运动过程中的自我保护动作。如当快要跌倒时,要立即低头、屈肘、团身,以背部着地,顺势做滚动动作,不可以直臂撑地,以免造成骨折。有效的防护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伤害。

3.合理选择运动。体质差的儿童不适合做剧烈运动;如果心肺功能不好,盲目加大运动量,会造成心脏负荷过大。采纳医生和保健人员的建议,选择适合儿童的运动才能达到健康的目的。

幼儿运动伤害的防范(儿童运动伤害的预防)(4)

4.多种方式进行。多一些运动方式的选择,既可以培养更多的运动兴趣,又可以避免肌肉的劳损。如果非常喜欢进行剧烈运动,比如跆拳道、柔道、空手道、泰拳等,最好请专业的运动员或者健身教练进行指导,规范动作,减少损伤。运动过程中一旦发生扭伤,应立即对伤处给予冷敷压迫,防止局部组织过度肿胀和减轻疼痛,然后抬高伤肢休息。如果受伤急性期内热敷,或者用酒、红花油等按摩伤处,不仅不能缓解疼痛,反而会促使受伤软组织血管扩张,血流加快和增加渗出,加剧局部的肿胀和疼痛[3]。

幼儿运动伤害的防范(儿童运动伤害的预防)(5)

5.避免否认、惩罚等消极教养方式。惩罚、严厉等会使儿童对自己过于苛刻,当没有达到预定的目标时容易出现内心冲突,从而阻碍儿童个性发展,催生一些适应不良的行为。父母教养方式是父母教养态度、观念和行为的综合,它影响孩子运动的态度和行为,从而影响伤害发生的风险,父母应该改善亲子关系,并为儿童提供一个安全的运动环境[4]。父母的拒绝、否认和惩罚、严厉都暗示了其过高的要求和对子女能力的怀疑,并常伴随批评和冷漠,因此儿童在运动时便会恐惧和焦虑,从而更容易导致伤害的发生。为了减少儿童运动伤害的发生,父母应该减少拒绝、否认、惩罚和严厉的教养方式,降低高危气质和危险行为形成的风险,并为儿童提供一个安全的运动环境,从而促进儿童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 马自芳,唐颖,胡瑞杰,薛钟瑜,王莉,李济.父母教养方式对儿童运动伤害的影响:儿童气质的中介作用[J].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18,22(09):889-892.
  2. 舟涛.运动,如何才能不受伤?[J].健康之家,2020(09):88-89.
  3. 郑苗苗.预防运动伤害的黄金法则[J].名医,2020(13):44.
  4. 邹敏,王国娇,平永忠,等.青少年家庭内信息流通在亲子体育态度与行为间的效应[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2017,25(3) :275- 27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