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为什么去实习?

1、学校对应届毕业生收“实习报告”——不要为了这个原因去,那个实习证明你随便找个已经工作的朋友,胡乱写一些实习评语,盖上他们单位的章就OK。剩下的就不多说了。

2、挣点钱or增加点工作或者社会经验——这个想法很好,假期打工正是这样的,但不是终极目标。有钱的孩子也许不屑或者不愿去,尽管统计数据表明,穷人的孩子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和比例越来越少,但我相信,依然有很多爸爸不是李刚的同学。

3、为毕业找工作准备——bingo。我个人以为,实习是你毕业后找到一份工作的有效途径之一,PS,父辈是李刚的同学可以略过。

国内的大学生实习 关于大学生实习(1)

第二.实习的机遇和风险

1、先说机遇

你可能在每年数百万同龄人中谋一个养活自己的差事。我的第一份工作正是当年3月在人才市场上投简历给一家公司,然后去实习,实习结束后公司就让我毕业后直接去上班的。

同时,你会真正意义上接触到工作(这和你暑假打工是有区别的),你可能因此了解某个工种的业务范畴、业务流程、行业特征,等。就像你高考填志愿,对专业的认知一样——实习有助于你了解工种之间的差异,有助于你选择自己的职业。

2、风险

当了“杨白劳”——很多所谓大公司,招实习生一分钱不给还不管食宿,完了直接把你KO。尤其是到他们所在行业的繁忙季节,招你过去出个力、搬个设备、跑个腿什么的。孩子们,你的劳动即便再不值钱也是劳动,不要害怕新闻上几百万毕业生的数字,就业形势再严峻,你也不能把自己低贱到倒贴的份上。

耽搁了找工作的时间——实习的时间也许正是找工作的好时间。这个要你做取舍了,下面再说。

学不到你想要的东西——走出校门你就知道了,十几年学的东西,到工作中根本就是0,因为学校教育和社会现实是完全的两码事。没关系的,慢慢来,很多看似NB的工作,只要有个人三天什么都不干,手把手用心地教你,你也很快就轻车熟路了。但是,没有人愿意教你的,因为一没时间,二也没人教过他们。你要自己多看,多问。记住,多看,多问。

第三.怎样选择实习单位?

原则一:进成熟的大公司。

这样的公司有完善的制度和工作流程,管理也较有条理——就像学外语,一开始就说正宗的地道的口语,肯定好。

原则二:进创业型公司。

这样的公司氛围好,有发展前景,最重要的是,有相对的人才需求——你留下来的机会较多。唯一要注意的是,切忌做错事——把工作搞乱了,不但给你增加负担,也给别人的工作带来不便,同时影响别人和整个工作流程的进度。老大会炒了你的。

原则三:不要轻易偏离自己的专业。

这很重要。很多人毕业时不知道自己适合做什么,也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只有工作一段时间后才真正意识到自己的兴趣、特长——然后急切地想该行。我就是工作2年后才转行进互联网行业的。

原则四:做自己喜欢的。

没什么,我对幸福的定义就是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和自己喜欢的人在一起,有点自由的时间。人生会面临许多的选择,这时你的取舍也许会决定你的此后的人生。不管怎样都要追求快乐,不要妄自菲薄,做决定时最好问问身边人的看法,不要事后后悔。

第四.应该“习”什么?

1、学你所从事的工作或工种的标准流程和操作规范。

社会化分工使得一般的工作都有相对的标准或流程,这就是所谓的“工作经验”。即便你离开这家实习单位,去别的公司面试,你能头头是道地说出某项工作的流程和关键环节,没准就被选中了。

2、学行业知识。

这个就像大学课程里的某某概论——当你打算入行,这是一个基本的常识。

3、学与人合作和与人相处。

也许你在学校里的社团做过事,但那种分工协作的意识还是太浅。在学校的时候多交几个真心的朋友。因为工作后你可能就永远丧失了交朋友的权力和勇气。你可能一直到离开某个单位的时候都恋恋不舍,觉得这个单位的同事很不错。但是没准在后来的某一天,你突然因为偶然的机会发现,每天对你温柔微笑的同事曾经在你背后捅了一刀或n刀,而这些刀的直接后果就是你滚蛋。

第五.主动争取机会

当实习临近结束,你最好写个总结,说下你在这段时间工作上的得失,说说你对这个工作的看法和你对这个公司的看法(适当地表达下你想留下来的意愿,如果你真的想留下来的话)。提前和你的领导谈下(主要是表达你想留下来的意愿),把报告给他。

国内的大学生实习 关于大学生实习(2)

PS:实习时间的选择,建议在年后——因为这样实习2~3个月就临近毕业,如果你做的好,这份工作就能定了,回去做完毕业设计拿了证就可以来上班了。

有种东西叫做经历,有好的也有坏的。但他们都是宝贵的属于你自己的财富。 即使没有学校的倡导自己也应该多经历一些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