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能大师,相信很多人都听说过,是唐代禅宗的一代高僧大德,是禅宗第六代祖师。他三岁丧父,家境贫寒 ,没有机会读书,不识字。但他听人读诵经典,就能悟透其中的义理,不但有解悟,还有实证。下面摘抄他的十句名言,与大家分享:

一、若欲修行,在家亦得,不由在寺

简析:要想学佛修行,并不是说必须到寺院才行,也不是必须剃发出家才行,自己在家修学,也是一样的。

二、在家能行,如东方人心善;在寺不修,如西方人心恶

简析:如果能在家里如法修行,一心向善,虽然身处东方的五浊世间,但还是可以明心见性,获得解脱的。即使身在寺院,如果不能够依教奉行,如法修行,就好比身在西方清净世界,内心却污浊不堪,仍然是不能获得生死解脱的。

六祖惠能100句经典语录(六祖惠能大师10句名言)(1)

三、但心清净,即是自性西方

简析:修行的核心,就是修心,只要内心清净,无有染著,保持如如不动,那就等于恢复自性,如同身在西方清净世界了。

四、心平何劳持戒,行直何用修禅

简析:如果能够做到清净心、平常心、平等心,无染无著,那就不需要刻意执着持戒了;如果能够念念安住于自性,如如不动,那也就不需要修禅了。持戒和修禅,都是修学的手段,真到明心见性的地步了,也就可以放下了。

五、若能钻木取火,淤泥定生红莲

简析:任何事情,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在修行的道路上,如果能够发扬钻木取火的精神,持之以恒,洁身自好,即使身在淤泥之中也能生出红莲。

六祖惠能100句经典语录(六祖惠能大师10句名言)(2)

六、日用常行饶益,成道非由施钱

简析:修行离不开生活。在日常生活中,时时保持正念分明,一切言语行为,不离自利利他,勤修戒定慧三学,把佛法落实在实际生活当中,这才是修行。仅仅靠修布施,给寺庙里捐一点钱,是无法成道的。

七、恩则孝养父母,义则上下相怜

简析:报答佛恩最好的方式,就是孝养父母;为人处世,最应该具备的品质,就是尊老爱幼,恭敬老人、长辈,爱护小孩、晚辈。

八、让则尊卑和睦,忍则众恶无喧

简析:如果能够养成谦让的习惯和德行,一个家庭就可以上下齐心、和睦相处了。如果人人都能够忍耐,不再浮躁、冲动,就能化解一切纠纷,世间就不会再有冲突和争斗了。

六祖惠能100句经典语录(六祖惠能大师10句名言)(3)

九、苦口的是良药,逆耳必是忠言

简析:那些喝起来很苦的汤药,都是治疗我们疾病的良药;那些听起来很逆耳的不同意见,都是对我们有益的忠言,要虚心接受。

十、菩提只向心觅,何劳向外求玄

简析:佛法是内心,是心学,菩提大道,不是向外去求,而是要从我们的内心去体悟,去证得。老子说过:“为学日益,为道日损”,修行是减法,而不是加法,只有除掉那种障碍自性的妄想、分别、执着,才能彰显我们原本具足的菩提自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