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6号,对于德云社的相声演员们来说,是一个值得放开酒量喝几杯的日子,因为在这一天,由郭德纲的徒弟张栾执导,老搭档于谦监制并主演的电影《老师·好》票房破亿了,仅仅才上映5天,同期公映的电影中排第一,而且不仅票房好,口碑也硬,豆瓣评分7.0,对于这样一部歌颂师生情的非紧俏类型片,着实不易了。

郭德纲于谦最伤心的一件事 郭德纲那些年拍电影丢的面子(1)

郭德纲和他的徒弟吗之前也曾捅咕了不少电影,包括各种客串的,主演的,导演的,几乎没拿过什么成绩,反而是骂名不断,例如当时志在必得《祖宗十九代》,最后也放了哑炮,和一出手就名利双收的另一大喜剧社团开心麻花相比,电影成绩就是天上地下的区别。

现在好了,于谦给德云社正名了,凭着一个事先并不张扬的类似主旋律的校园片,无非感(老)人(套)的故事,好老师带好坏学生,受了很多委屈,牺牲了很多自己的利益,也顶住压力,实现了逆袭,热血熬鸡汤,这种故事以往基本上就是电影院里凑数填坑的聊,像去年的印度神片《嗝嗝老师》也没多大水花,现在被德云社的代表人物于谦演成了黑马大电影,票房也有,口碑也有,说句不好听的,还要什么自行车?

郭德纲于谦最伤心的一件事 郭德纲那些年拍电影丢的面子(2)

而实际上,《老师·好》可能也确实占了类型稀缺的便宜,另外于谦老师的正统式表演和以往的喜剧形象形成了反差萌,给观众带来了很好的新鲜感。电影里,于谦饰演苗老师古板、严厉,却是真心对学生们好,为了修正这些“差孩子”的品行和成绩,让他们重新回到学习和人生的正规上,他可算是操碎了心,磨破了嘴,全心全意恪守自己的职责。其中和大多数的校园片一样,孩子们的恶作剧和成长故事充满了轻松和欢乐,以及一些略为夸张无伤大雅的虐心戏,最终双方放下曾经的隔阂,共创了一段最美好的时光。

郭德纲于谦最伤心的一件事 郭德纲那些年拍电影丢的面子(3)

郭德纲于谦最伤心的一件事 郭德纲那些年拍电影丢的面子(4)

是的。故事确实非常的老土,除了于谦老师的戏骨级的表演,学生们的表现有点稚嫩和浮夸,在我们国产校园片里面,比这个好看的要太多了。

而观众们之所以争相买票入场,看这样一部卖相一般的校园片,根本原因或许不是电影本身,而是这些年出现的师德荒。众所周知,随着时代的发展,老师队伍中出现了很多害群之马,轻者误人子弟,重者践踏良心,体罚虐待、假教育之名发泄私怨,还有各种骚扰勾搭,玩弄女学生感情。

郭德纲于谦最伤心的一件事 郭德纲那些年拍电影丢的面子(5)

和这些公然作奸犯科的“毒师”相比,现在一线城市整体的教育风气更让人担忧。很多家长朋友应该深有体会,现在的老师可没有什么苦口婆心,全是一副公事公办的态度,照本宣科讲完课,督促和带动孩子学习的任务全都交给家长,拉个家长群,学生学习不好犯了错误就批评家长,竟然会说出“这是你的孩子不是我的孩子”这样的话。家长们出来要会辅导功课,带孩子写作业,还要精通各种花式作业,做课件,做手工,才艺作品全靠家长来完成,活生生把家长们培养成心灵手巧的“三好家长”。

郭德纲于谦最伤心的一件事 郭德纲那些年拍电影丢的面子(6)

不仅于此,现在的老师还会看人下菜碟,对有钱有势的家长会笑脸如花,对布衣家长就会横眉冷对,这把嫌贫爱富的价值观传递给学生,促成了有钱孩子攀比炫耀,没钱孩子抬不起头的现象。

郭德纲于谦最伤心的一件事 郭德纲那些年拍电影丢的面子(7)

每个行业的风气,都是现实的缩影,人心不古是不争的事实。《老师·好》的可贵之处大概就是在师德稀缺的时代,给当下的老师们上了一堂师德课,希望老师们都能看一看这部电影,感觉脸红,感到鞭策,做一个苗宛秋式的老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