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的“怪兽电影”大概可以追溯到1933年的《金刚》,这种体型巨大或变异的虚拟生物开始轮番登陆大银幕,成为恐怖、奇幻或科幻片常有的主角。
△《金刚》(1933)
例如“哥斯拉”,又或者《环太平洋》中的“开菊怪兽”(kaiju,是日语中“怪兽”的读法,所以才被音译为“开菊”),还有“异形”等等。
△《异形4》(1997)
怪兽在电影中,一般总是作为人类的敌人出现,他们的体型巨大、面目丑陋,所到之处寸草不生。这种形象的设计,除了给人带来厌恶感的目的之外,也侧面折射出了人类内心的恐惧。
△尼斯湖水怪
除此之外,它们的丑陋和出生地也有迹可循。我们很少见到可爱的小狗小猫成为怪兽,怪兽形象也颇受到现实世界那些令人恐惧的生物的影响,或令人感觉到有毒性,例如蜥蜴、鳄鱼等。
△神秘生物卓柏卡布拉想象图
而它们要不是从未知的外星那里来,便是从深邃不见底的海里来,天上和海底都是人类尚未探索完毕的地方。
△《哥斯拉》(2014)
二、对未来的恐惧
在二战和核战阴影的影响下,怪兽形象的设计也有所改变,它们不再仅仅是天外来客,或者是本就存在于地球只是未被发现的生物,它们也有可能是受到现代科技发展影响而发生变异的怪物。
例如1953年的电影《原子怪兽》,描述一只虚构的恐龙(Rhedosaurus)因为原子弹的测试而从北极的冰层中苏醒,并且进入纽约市大破坏,一般认为此片带动了50年代“以怪物为主角”、或结合核子恐慌的电影风潮。
△《原子怪兽》(1953)
《哥斯拉》也是这一风潮的产物。
直到21世纪,转基因、基因编程等生物工程技术迅猛发展,电影人也在思考科技的发展是否会给人类带来反噬。
4月13日上映的《狂暴巨兽》讲的便是这么一回事。
巨石强森饰演的灵长类动物学家面临了一个危机,他的好友乔治——一只银背大猩猩在基因实验之后发生了变异,体型越长越大。
△《狂暴巨兽》(2018)
除了乔治以外,还有一头狼和一只鳄鱼也同样发生了变异。
狼不仅体型巨大化,还像蝙蝠一样长出了飞翼。
△《狂暴巨兽》(2018)
鳄鱼则变得有点像哥斯拉。
△《狂暴巨兽》(2018)
这三只巨兽控制不住体内的野性,狂暴地摧毁目之所及的一切。
我们熟识的巨石强森,和人见人恨的“尼根”(杰弗里·迪恩·摩根,在美剧《行尸走肉》中饰演反派尼根)即将联手拯救世界。
这部电影会是又一部《哥斯拉大战金刚》吗?还是能够开创出一个新的怪兽世界呢?
不管怎么样,去电影院直面恐惧吧!
文丨刻苦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