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平原游击队》中智勇双全的主人公李向阳和《剑吼长城东》中令日寇闻风丧胆的主人公鲍真,早已是家喻户晓的传奇式抗日英雄。其艺术形象的原型,就是冀东抗日根据地的主要缔造者之一、冀东军分区副司令员兼十三团团长包森。

平原游击队李向阳老片(平原游击队中的李向阳家喻户晓)(1)

包森

包森,1911年7月生,陕西蒲城县人,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冀东军分区副司令员、八路军第十三支队副司令员、冀东军分区十三团团长等职,1942年2月17日在指挥部队与日军作战时不幸牺牲。

活捉赤本大佐

1938年6月,宋时轮部和邓华部合编为第四纵队,奉命挺进冀东。7月底,四纵主力一部抵达兴隆县东南部,即将入长城与抗联会师。行前,包森奉命率一个连,留在兴隆之激河川活动。孤军活动困难极大,但战士们久经锻炼,包森又有在渭北打游击的经验,所以既有信心又有办法。他们夜间住在村里,天亮前佯称向远处转移,上山隐蔽,晚上再更换村庄宿营。日军连连出击,多次接近我军隐蔽地,并以火力侦察,不见踪影,只好收兵。

包森率队坚持到1939年1月,原中共北平城委委员姜林到来,任二支队政治主任,包森有了得力助手。此时,日军派宪兵大佐赤本坐镇遵化。赤本异想天开,妄图亲手捉捕包森。4月26日,他率领一股日军守备队出城时,仅带一名翻译和一名被俘者,前出守备队数里,进入遵化东北之孟子院(村)时,恰与二支队侦察员相遇。被俘者与侦察员相识,就给出暗示,侦察员立即扑上去,将赤本捉住带走。后面的日军赶到时,早已找不到踪影。

包森到盘山后,在地方党负责人李子光等密切配合下,工作极为顺利。首先整顿游击队,加强了纪律性,提高了战斗力;继而剿灭了蒋德粹、白老八等几股悍匪;又加强了蓟平密一线伪“警防队”的争取工作。他成立了盘山地区八路军政治处,还建立了小规模的随营学校,训练军政干部。整顿工作就绪后,就开始作战,使盘山游击区有所巩固和扩大。

平原游击队李向阳老片(平原游击队中的李向阳家喻户晓)(2)

冀东八路军在战斗中

日军视盘山为眼中钉,不断出动大批日伪军“扫荡”,并多次焚烧,以致庙宇荡然无存。1940年7月,日军一骑兵中队窜入盘山。包森率所部和十二团一部,于白草洼痛击日军。日寇顽抗14小时,自中队长武岛以下70余人全部被歼。

自1941年3月起,日寇实行所谓“治安强化运动”,其华北方面军密谋对冀东“大扫荡”,派遣大批特务潜入抗日根据地侦察,并调集两个旅团以上兵力和伪军,进入机动位置。

平原游击队李向阳老片(平原游击队中的李向阳家喻户晓)(3)

冀东抗日军民使用过的物品 摄影:刘平

6月1日,日寇大军压境,与十三团激战一日。入夜,司令部率十三团向西北转移,3000日军猛扑而来。敌人火力极强,并大量投放燃烧弹、毒气弹。包森沉着指挥,机关干部皆以短枪应战。7月中旬,包森率十三团接连攻克小孙各庄、八面城、蓟县太平庄、三河县灵山等据点,并多次打击小股日伪军,先后缴枪400余支。此后,包森又佯攻蓟县北赵各庄伪军,诱马兰峪之敌来援,于丈烟台进行伏击,重创伪军一个连。

强攻据点化危机

日寇以《十万精兵,扫荡冀东》为通栏大标题,在报纸上吹嘘“大扫荡”之胜利,洋洋得意,不可一世,以为冀东“土八路”不足为“患”了。当时日寇在侵略战争中越陷越深,深感兵力不足,决定在冀东进一步推行其“以华治华”的政策,由伪“治安军”代替日寇控制冀东。秋季,先后调入伪军3万余,调出日军一部。

面对新的形势,我军决定乘伪军立足未稳之际,灭其威风。首战于遵化之四十里铺。李运昌、包森、曾克林等率十二、十三两团各一部,布成长达30里的袋形阵地,伏击自三屯营向遵化进驻之伪军第六团。10时许,敌人大部进入伏击圈,十二团二营首先开火,各部全线出击,经几十分钟战斗,歼其团部,缴轻机枪五挺,步枪300余支。

1941年11月26日,包森率十三团三营、特务连和遵化游击队,进攻东双城据点。战斗由奇袭开始,遵化游击队长曹致福、特务连长贾子华、八连排长张子余率三支突击队,化装为赶集、送粮、探亲等群众,打算进入据点后强占敌营部,内外夹攻迫使敌军放下武器。不料伪军强行检查,突击队只好开枪,毙敌10余人,强占东南角和西北角两座碉堡,困守待援。三营100余人亦被敌人火力压在小河边,进退不得,我军处于不利局面。

包森深知此中利害,若撤退则甘受损失,无异于失败,对今后作战极为不利。他冷静地分析形势,认为敌军自侍装备精良,又有援兵可待,依靠工事作战尚有一定战斗力。若断其援兵,集中兵力打击,则不难攻克。他分析敌情,派出部队阻击敌人援兵,并集中三个连兵力主攻。入夜,总攻东双城开始,特务连和七、八连从多处突破敌边沿阵地,展开逐院逐屋争夺,激战达数小时之久。敌人待援无望,又遭受沉重打击,士气迅速低落,在突围失败后大部缴械投降。余敌逐渐龟缩于一隅,终被我军全歼。打扫战场后,天已将近黎明。此战毙俘伪军300余人,缴迫击炮1门,重、轻机枪5挺,步枪200余支。

1942年1月3日,包森率部于刘备寨迎击自平安城来犯之伪军一个营,将其一举歼灭。1月5日,侦知另一营将再犯刘备寨,为日籍教官收尸。包森立即设伏于亮子河一带。

翌日清晨,敌军果然前来。我军先按部署将敌放过,然后与特务连前后夹击,将其全部歼灭。敌余部闻风丧胆,仓皇放弃据点逃走。

以少胜多名声显

1月12日,包森侦知驻玉田城的伪军两个团共3000人将进燕山口“扫荡”。包森根据战场形势判断:敌对我毫无所知,其兵力虽大而骄傲狂妄,拟天明进攻又不做纵深配备,附近无援兵,战而胜之仍有把握。于是,他立即调动队伍:命四连从正面坚决咬住敌人;命三营长率八、九两连潜回到敌人背后五里之处,相机行动;命七连进至敌右后侧,占据有利地势,天明时相机进攻;命特务连策应于四连、七连之间;命二营以一个连警戒西北。敌陷入蹄形包围之中而全然未觉。

拂晓,我军首先开火,敌军阵地大乱。包森命吹起冲锋号,我军一路追击,敌军吓破了胆,不少人扔下武器举手投降,仅300人奔上别古寺,在日籍教官督战下固守待援。我军以新缴来的迫击炮轰击别古寺,因无熟练炮手,未能命中;重机枪又对庙墙无能为力,以致久攻不克。包森亲临山下,观察形势,以求速战速决。他在阵前问三营营长耿玉辉:“老耿,你多大年纪了?”又意味深长地说:“老了!”这激将法立即生效,只见年近半百的耿玉辉甩掉上衣,拔出驳壳枪,身先士卒冲上山去。顷刻,庙墙上挂起白旗——伪军打死日籍教官,投降了。

此战我军以7个连兵力,全歼伪军第四团,击溃第三团,毙俘中校团副以下官兵千人;缴山炮两门、迫击炮四门、重机枪4挺、轻机枪22挺、弹药10万发,取得我军在冀东以少胜多的战例。

此次战役,大挫日寇“以华治华”的阴谋,摧毁了伪军接替冀东日军防务的计划。原驻冀东的日军第二十七师团不得不再调回来。日伪之间矛盾加深,互不信任。这对争取和瓦解伪军极为有利。

1942年2月,日寇一个大队来犯,包森率队占领小山头以机枪猛扫,当即毙敌中佐大队长以下70人。余敌因失去主帅不敢再战。包森亦因夜幕降临难于观察,不宜再战,率部向北转移。

不幸的是,1942年2月17日,包森在和日寇交战时,爬上山坡,用望远镜观察敌情,被日军狙击手击中胸部,壮烈牺牲,时年31岁。

(原标题:他是真的“李向阳”)

来源:北京晚报 作者▌叶介甫

流程编辑:u002

版权声明:文本版权归京报集团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改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