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你新朋友,关注自述:在头条写作对我的影响和意义 中做了详细分享。

离这篇分享已经过去28天,今天回顾,我认为除了人尽皆知的那几点对于写作者非常重要的因素外(改变思维与认知、找到同行者、找准个人定位和坚持输出),还有两点很重要的事未提及

如果说坚持输出是在践行“一万小时定律”,为了让我们的写作技能从一个初学者到专业者而发生质的变化;那么这两件很重要的事,就是“一万小时定律”的加速器或者叫“能力翻倍神器”。

怎么样提高文章的推荐量和阅读量(比起10000小时定律)(1)

我不否认“一万小时定律”对于掌握任何一项技能的重要性,但同时我认为,如果没有“翻倍神器”,很有可能我们花费出去的“一万小时”,是在原地踏步,浪费时间。

修炼任何一项“武功”都离不开“道、法、术”,这项“神器”看起来像是一种术法,实际上是选择一种“赛道”。

犹如近段时间,我给2020届高考生家长分享的有关志愿填报的干货知识:

5个有“隐形”门槛的专业,普通家庭的孩子别选

选学校和专业,就像是在选“赛道”,“赛道”选对了,事半功倍。但做所有这些选择前,无异于要有一个选择条件:就是有可供选项放在我们面前。

怎么样提高文章的推荐量和阅读量(比起10000小时定律)(2)

在写作这个维度,我认为越是新手越有写作的拓展面,相反对于一些几十万粉丝的大V 来说,他们没有新手优势明显。

那么能决定我们花出去的时间是否能事半功倍的神器是什么呢?

怎么样提高文章的推荐量和阅读量(比起10000小时定律)(3)

下面,千晓将拿自己作为案例,借年中总结,为大家详细解析这种“神器”的使用方法。为了方便大家记忆和理解,在下面的文字中,我们统一称呼这个“神器”叫做“事半功倍”。

分享前也求个赞,希望看到这篇干货分享的朋友,能真心决定有帮助,欢迎关注我《包法利夫人》:为何“富养”的农家女经不起外遇诱惑,自甘堕落

重读《跃迁》:普通人和高手之间的差距远不只有认知升级

夜读 | 从争不到遗产到家财万贯,全靠不可思议的《生命清单》

《春潮》:没有爸爸,姥姥当妈,9岁女孩如何做到成绩优异?

《流浪猫鲍勃》影评:没有贝蒂,流浪歌手能改变命运吗?

影评 | 每个《天才少女》的背后必有最懂孩子的父母

《完美陌生人》罗科:看透人性弱点,唯宽容理解是慈悲

豆瓣8.8:有一种活着是《一个叫欧维的男人决定去死》

如今回看,这些文字对我最大的帮助是,成功使我拿到了原创标和黄V外,其实并没写好。难道被平台通过的优质文章还不算好吗?并不是这个意思。千晓认为,衡量一篇文章到底写的好还是不好,一定要参考两项指标。

第一项是稀缺性。不论是在观点论证上很有见地,还是在内容选题上足够稀缺,都是受平台欢迎的。这也是为何我当时选择写的电影和书都尽量避免了“热门”的奥斯卡得奖、诺贝尔得奖的作品。

怎么样提高文章的推荐量和阅读量(比起10000小时定律)(4)

因为这样的好书、好电影,很多人都会写。

第二项是阅读量。和一开始,我认为头条的读者只喜欢读“轻松”、“娱乐”的消遣类文章不同,从我这一个月对头条平台其他优质内容创作者(不限领域)的观察看来,一篇被大众广泛阅读、点赞、评论的文章,不一定是“肤浅”或者“情绪化”的,还有很多文章是有深度的同时,能让人有阅读的收获感、愉悦感。

从读者的数据反馈来观照自己的内容创作质量,是非常重要的方法;在官方训练营,我们经常听到对文章的要求是要有“知识增量”,事实上,对文章是否有“知识增量”最有发言权的,就在系统推送文章到达的每个读者眼里:

怎么样提高文章的推荐量和阅读量(比起10000小时定律)(5)

作为一个写作者,也同样是头条用户的读者,我回顾自己关注一个感兴趣作者前的心态,至少满足我这2点要求:

参考这两条标准,我们就不难理解:

为什么已经很努力的表达真情实感了,很努力的在向读者表达我的观点,并且觉得自己写的还行,阅读量还是不高?

怎么样提高文章的推荐量和阅读量(比起10000小时定律)(6)

我在第一阶段写的那几篇影评就有这个问题。

虽然客观看来,我写的很认真,逻辑分析也是有的,但对作品是深挖和拿捏不够,观点的表达缺乏“稀缺”感,难以给读者以强烈的“收获感”,无法超越读者们点开文章后的预期,所以传播力、点赞率都不高。

另外几篇特别强调自我表达的文章,虽然真诚的在和读者分享:

周杰伦:即使到过“神坛”也不过是个普通人

野马难驯:哪有什么文艺,不过是贴了标签也极难被定义的陈粒

选择比努力重要?80%的人被这句话骗了

但文字的锤炼能力、句段结构中的叙述,并不是很吸引读者,所以虽然很花心思的写了,阅读量也不高。

怎么样提高文章的推荐量和阅读量(比起10000小时定律)(7)

而对准了读者痛点、着实给读者以收获感的几篇热点干货文,收获了不错的流量和读者反馈:

2020高考志愿填报、录取流程详解:真正考验选择能力的时候到了

2020高考志愿填报(2):除了分数,还有这些因素决定是否能录取

除了野鸡大学,这类“院校”万万不能送孩子去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

读者的反馈是重要的内容创作依据,优质的内容创作者会不遗余力的争取拿到更多用户的反馈,而不是“闭门造车”。

怎么样提高文章的推荐量和阅读量(比起10000小时定律)(8)

比起为了抒发个人感情而进行的“自我表达”,写出读者希望看到的内容才是最重要的

所以为此,我暂时放下了一直在写的书评、影评(放下不等于放弃,如果是真的喜欢这个领域,还是会不放弃积累过程,只是不急于发表),而是连续更新了高考前后的热点干货。

当然了,能选择“高考”这个主题,和我的个人职业经历相关,我是真的有热情去做这件事,才会拿出真诚的干货,收获读者的肯定。

所以再次提醒同行的写作者,一定不要局限在较为个人的“自我表达”,一定要多关注读者的反馈,既不盲目蹭热点,也不要脱离用户的认知。

怎么样提高文章的推荐量和阅读量(比起10000小时定律)(9)

“事半功倍”法则二:比“停更”更严重的是从来不调整总结

看到这的读者朋友应该发现了,千晓今天写这篇文章的目的,不仅仅只是简单为了和大家分享我的写作心得感悟,我还在有意识的回顾我这一个月来的实践过程。

我们总能在平台上看见各类教授写作方法的课程,很多在头条“混的不错”(粉丝高、收益高)的大V 都走上了,“学而优则教”的路,卖课程、卖方法论。

怎么样提高文章的推荐量和阅读量(比起10000小时定律)(10)

我不能说所有老师的课程都是“割韭菜”、“收智商税”,毕竟也有很多老师的确拿出了“看家本事”和大家分享——还是那句话,有料没料,大众的眼睛是雪亮的,都2020年了,没有谁的钱是那么好被骗走的。

但还是有一点我认为有必要提醒大家注意:

所有大V老师做出的课程,都是一套经过个人验证的方法论,尽管的确拿到了成绩,但不代表每个人都能复制那套“方法论”。

普通写作小白和那些大V 的差距,不是在不知道这些方法论上(当然,很多小白是真的一点也不懂),但最关键最核心的问题,是从来不知道从自己的实践中复盘经验和教训。

怎么样提高文章的推荐量和阅读量(比起10000小时定律)(11)

每个人最珍贵的财富是自己的实践心得,别人的经验、方法始终是别人的,没有经历过,我们就永远没法真正掌握那些对我们真正有效的“方法论”。

一个实践太少、没有过复盘的小白,学再多方法论,只是在行走的鞋子上加满了各种“变速器”,不仅累赘影响实操效率,还可能陷入“依葫芦画瓢”的陷阱,最后写出“四不像”的内容。

我的早期剧评从人设、演技、音乐解析:这部拍出电影感的网剧为何又火爆又高级 ,就是一个失败的案例;还有看似追到热点了的这篇情感文刘芸到底哪儿配得上郑钧?情感关系中的3个规律告诉你答案

这两篇文字的通病是,企图讲很多个点以达到“知识增量”的目的,但因为能力限制,每个点都讲的不够深、不够透,举例和素材的运用也不好。

怎么样提高文章的推荐量和阅读量(比起10000小时定律)(12)

回顾整个6月,我只有一篇文章是比较满意远离虚伪的“断舍离”:扔东西不是高级生活的标配 ,它可以算是我初步形成的一种行文风格:选题感兴趣、结合了个人经历、能带给读者新观点;

但文字部分、文章结构都很多值得优化的地方,这些能力,就真的急不来的,得靠“一万小时定律”的刻意练习。

今天是7月19日,这两天自认为写的很真诚的杂文:2020思考:普通人还有逆袭的机会吗? 阅读量惨淡,是我7月更新的所有文章里阅读量最低的一篇。

怎么样提高文章的推荐量和阅读量(比起10000小时定律)(13)

这一篇有典型的标题不够好、文章开头故事不够吸引人(稀缺度不够)、没有蹭好热度、观点不够新颖的问题

流量推送虽然也很少,但我始终认为:内容的优质是写作者最需要考虑的问题,不要过分关注流量的高低——高流量涨粉的文章还是通过优质内容来的,这是一件水到渠成的事,不要妄图走捷径。

怎么样提高文章的推荐量和阅读量(比起10000小时定律)(14)

结语

写作最考验作者的地方就在于,如果没有很高的阅读量、流量也低迷的情况下,你还是否能够坚持写下去?

看到自己辛辛苦苦写了几个小时的文章流量低、没人读,说不心灰意冷太假了,我的解决办法是:利用这个档口好好回顾下自己的文章内容和一路走来的内心变化,就像是走着走着,鞋带已经松了我们却没发觉,这时需要停下来,好好整理一遍再出发!

怎么样提高文章的推荐量和阅读量(比起10000小时定律)(15)

相信我,写作的路,是越写目标越清晰的,越是坚持写,我越是自信。

眼里有读者、文字有力量、不停往前走、时时来回顾,这是我给慢热的、不够聪明的、但足够认真的自己,选择的马拉松长跑“赛道”。

尽管总有比我们优秀的人,写的那么好,素材那么丰富,热点蹭的到位又得体,但别人始终是别人,我们欣赏他们的同时,不要忘了给自己的园地修缮、铺路、添砖加瓦。2020年还在继续,先为我们自己点个赞吧!

我是@夏侯千晓,一个泡枸杞的中年少女,喜欢看治愈的电影、深度的书籍,有拥抱变化的心态,是个理性乐观派!我近期的文章,在今天的梳理中已经全部放在了分享文字里,我会把这篇文字置顶,方便新关注我的朋友交流、查阅!点赞转发是对我最大的鼓励,也欢迎在留言区留下你的写作故事!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