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各分管建设部门召开了一个叫<上海市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应用推广联席会议>,连市长都在里面说了句:BIM技术的应用推广还是要加大力度.理顺产业链和政府审批程序,充分发挥综合效益一系列的要求、审核、监管、补助、保障等应运而生(详细规定要求不赘述)详细的规定性条例是会议部分针对BIM的推广更进一步的延伸,可从技术方面考虑以上针对的实际运用又是什么样呢?相信多数只是用来绘图,弄个漫游给领导们看看(领导们看不懂CAD,只能看动画,请领导看到不要打我)可是除了这个,其他有啥用呢?其实可用之处非常广,详见下列描述:越看越不知道这个东西能帮您干嘛,可能唯一容易理解的是要用新的软件,诸如AutodeskRevit,Bentley-Architecture,ArchiCAD和Project等然后就有人去用了,然后大家又都不用了,道理很简单,好像还不如Auto CAD来得快但BIM却没有因此退出历史舞台,反而越来越热闹,在发源地美国热闹得不亦乐乎,连美国的国家BIM标准都弄出来了而且百尺竿头,同所有山姆大叔好的和不好的东西一样,非得冲出美国,走向世界香港一直是亚洲的潮流风向标,BIM也不例外,这几年,用BIM的项目大大小小早就超过100个了,看样子可以用一句话形容:一发不可收拾香港是一国两制的地区,最大的特点是那里的业主们一定是无利不起早的,这么看来,BIM一定是为香港的业主带来了利益了BIM可能真是个好东西(绝对是褒义),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bim究竟错在哪里?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bim究竟错在哪里(BIM是真的好)

bim究竟错在哪里

上海各分管建设部门召开了一个叫<上海市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应用推广联席会议>,连市长都在里面说了句:BIM技术的应用推广还是要加大力度.理顺产业链和政府审批程序,充分发挥综合效益。一系列的要求、审核、监管、补助、保障等应运而生。(详细规定要求不赘述)详细的规定性条例是会议部分针对BIM的推广更进一步的延伸,可从技术方面考虑以上针对的实际运用又是什么样呢?相信多数只是用来绘图,弄个漫游给领导们看看!!!(领导们看不懂CAD,只能看动画,请领导看到不要打我)可是除了这个,其他有啥用呢?其实可用之处非常广,详见下列描述:越看越不知道这个东西能帮您干嘛,可能唯一容易理解的是要用新的软件,诸如AutodeskRevit,Bentley-Architecture,ArchiCAD和Project等。然后就有人去用了,然后大家又都不用了,道理很简单,好像还不如Auto CAD来得快。但BIM却没有因此退出历史舞台,反而越来越热闹,在发源地美国热闹得不亦乐乎,连美国的国家BIM标准都弄出来了。而且百尺竿头,同所有山姆大叔好的和不好的东西一样,非得冲出美国,走向世界。香港一直是亚洲的潮流风向标,BIM也不例外,这几年,用BIM的项目大大小小早就超过100个了,看样子可以用一句话形容:一发不可收拾。香港是一国两制的地区,最大的特点是那里的业主们一定是无利不起早的,这么看来,BIM一定是为香港的业主带来了利益了。BIM可能真是个好东西!(绝对是褒义!!)

这么说来,国内干这行的地球人好像还没完全弄明白这回事,但有一点是尝试过了:BIM不是简单地换一个软件。那BIM是什么呢?要回答这个问题,咱们得先一起来瞧瞧房子是怎么造出来的。

1、房子是怎么造出来的?业主/投资商——出钱,设计师——画图,发展商——照图卖房,工料测量师——照图算钱,发展商——照图招投标,施工企业——照图砌砖,物业管理——照图管理除此之外,大凡跟房子有过亲密接触的干这行和不干这行的地球人还知道另外一些事情:装修的时候总是要钻断电线、打穿水管,豪华酒店、写字楼总有些地方挂着“请勿碰头”、“注意脚下”的 牌子,总是有些房间冻死、有些房间热死,总是看到有些刚造好的地方砸了又重来,水管爆裂总是要大半天以后才能找到阀门把它关上,“胡子工程、豆腐渣工程、钓鱼工程”的说法又生动又形象,“错漏碰缺”听起来很专业,改起来很花钱,“设计变更”变一次花一次钱,该留洞口的的地方没留,或者留的不够大。怎么办?雇人砸。不可预见费,注意这可不是不可抗力如地震海啸引起的,是在什么都正常的情况下发生的费用。

我想大家都看明白了:不是看图的人看错了,就是图纸本身出错了。恭喜您,答对了!

2、您拿到的图纸是错的。

说这句话,设计师肯定不会跟我玩儿命,因为我说的是事实。也绝对不是设计师不专业、不认真、不敬业,这对绝大部分设计师来说也是事实。难道是设计师故意的,这句不是我说的,是您说的。图纸出错的原因很多,大致有几个方面:首先是:各行其是。设计至少有建筑、结构、给排水、暖通、电气、概预算等专业,还有数据、通讯、安全、节能、景观、配套燃气、配套自来水、配套电气等等,这些专业之间分工是清晰的,合作是模糊的,每个专业的图纸都是对的,合在一起是一定有问题的。没有一个专门的职位负责多专业协调,有的只是专业协调会,开会的时候大家还是盯着自己的图纸,特专业、特认真、特敬业。其结果就是每套项目图纸都有问题,不是不同专业的内容互相打架,就是造好以后等您进来了撞您脑袋。其次叫做:纸上谈兵。这个更好理解,设计和施工学校里学的是两个专业,出来干的是两个活,一个是脑力劳动,一个是体力劳动;设计师认为施工人员理论水平欠缺,施工人员认为设计师是纸上谈兵,第一个说法本人没找到有力证据,第二个说法很不幸,是事实。具体表现为,设计师的图纸有些内容在施工的时候是做不出来的,或者即使能做出来也得花吃奶的力气。这时候就得请设计师改图纸,施工人员告诉设计师应该怎么改,改好了施工人员再按新的图纸施工。第三称之为:变更频繁。大家都知道大款娶人造美女生出小丑女索赔的事情。所谓变更就是在原始的图纸上整容,整好了必须记住哪里是修正过的,哪里是原装的,否则后果很严重,业主只能很生气。

干这行的地球人都知道,竣工图是怎样练成的。而物业管理公司是按照竣工图去运行和维护物业的。剩下的问题大家都会回答了,例如:水管是怎样打穿的?图纸和实物没对上呗,地球人都知道……

3、我们被电脑效果给忽悠了

干电脑效果图这行的专业叫法不少,Visualization、ComputerGraphics、虚拟现实(VirtualReality)等,明白是干什么的了吗?没错,演戏的。戏说房子。人类有史以来的绝大部分时间里,绝大多数人是文盲,戏是容易看懂的,所以可以起到教化民众、传承文明的作用。造房子的过程中,一套项目图纸有十几个甚至几十个专业的成百上千以致上万张图纸,而项目的参与人员也成百上千乃至上万,是不是图盲都力不从心,电脑效果图、动画或虚拟现实可以达到沟通信息、辅助理解的作用。不同的是,戏中人物与原型有差距也许还可以起到更好的教化作用,但是如果电脑效果中的房子和实际的房子不一样的话,就不是有问题了,而是有很严重的问题。事实如何呢?房子是根据图纸造出来的,图纸是不断地在变更的。效果图也在不断变更吗?不是。

4、业主是个冤大头(>-<)

(1)前提一:业主花钱请设计师做设计,设计师把图纸交给业主;前提二:施工过程中,发现机电和土建打架了。接下来就是:施工暂停,等设计师修改图纸,工料测量师重新计价,业主追加投资,施工重新开始;设计师损失了什么?图纸、墨水。承包商损失了什么?没找到。也许可以多挣钱。业主损失了什么?金钱、工期。推理:业主是个冤大头。。。(2)前提一:业主花了九牛二虎之力,照图招投标,按照质高价低者得的原则确定了项目承包方;前提二:施工开始,发现有几处地方图纸上忘记画了。接下来:业主请设计师补充图纸,重新计价,追加投资,继续施工。这个时候,不能再招标了吧?您答对了!设计师损失了什么?图纸、墨水。承包商损失了什么?您说呢?业主损失了什么?金钱、工期、质量……推理:业主是个冤大头。。。那么,BIM是软件吗?其实您已经知道答案了,软件只是BIM的一种工具。例如螺丝刀。当然只有螺丝刀是造不出汽车的。BIM是建筑物的那个信息模型吗?当然也不是,信息模型只是BIM的结果。而且大多数人做出的这个结果还是错的。估计地球人已经要骂我了,扯那么多干啥,你说BIM是什么?我的答案是:BIM是BIM咨询师。证明如下:BIM=让业主看见项目未来的水晶球=省钱 省时间 高质量。要实现上述目标,没有BIM工具(软件)很难做到,没有BIM专业人士肯定做不到。BIM=BIM专业人士 BIM工具。BIM专业人士肯定会使用BIM专业工具。BIM=BIM专业人士。我们把BIM专业人士称之为BIM咨询师。BIM=BIM咨询师。

5、请设计师做BIM咨询行吗?

既然BIM=BIM咨询师,那什么人可以做BIM咨询师呢?答案很简单:BIM咨询师=懂专业的 懂BIM的。不懂BIM的人当然做不了BIM咨询师,而不懂专业的人会把BIM做成可视化,变成戏说建筑。BIM可以做CAD做的事情,但是BIM不是CAD。BIM可以做可视化做的事情,但是BIM不是可视化。估计您看明白一点了:设计师学会BIM就可以做BIM咨询师了!非常正确!如果纯粹从技术层面来说的话。但是,设计师不能做BIM咨询师。道理很简单:因为,BIM咨询师的其中一个重要工作是找出设计图纸的错误,所以,如果设计师是BIM咨询师,后果您自己知道。就好像会计和审计是一家的情况下会出现的后果一样。BIM咨询应该是业主在聘请策划、设计、施工、工料测量、节能、建筑智能、销售、物业管理等服务以外的另外一个独立的咨询服务供应商。BIM咨询的任务就是帮业主从施工垃圾堆里把浪费的钱捡回来,从而保证工期、保证质量、保证性能、保证造出来的房子是客户要的房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