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网·闪电新闻4月19日讯 民间有句顺口溜叫:千年琵琶万年筝,一把二胡拉一生。一根琴杆顶天立地,两根琴弦连接东西。内弦如龙吼,沉稳雄厚;外弦如凤吟,高亢明亮。传承千年的二胡,音律呈现出中国传统美学“和”的思想。74岁的高振保是郯城县乐泉村二胡的“代言人”,也是临沂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二胡制作技艺传承人。

“自从十五六岁,我就跟我父亲做二胡,做了五十多年二胡以后,学了不少经验,也积累了不少技术。”提起自己做二胡的手艺,高振保十分自信。他告诉闪电新闻记者,一把二胡由琴杆、琴筒、琴轴、琴弓、琴弦等组件构成。二胡虽小,但每一把都得经过选料、打磨、抛光、调试等上百个工序,每一道工艺都在考验着制琴师傅的功夫。高振保做的二胡不仅仅是乐器,更是倾心打造的艺术品。

二胡独奏曲目斗琴(山东手造郯城乐泉二胡)(1)

“做一把好琴首先得选料,你就跟做人一样的,你得规规矩矩的,每个步骤都得做好,精心制作,才能做出一把好琴。”高振保说,想做一把如意的好琴,选料的关口一定要把好。料选不好,对二胡的音质也会有影响。“方方面面都有不少诀窍。选木材,你得知道这个木头是朝阳还是朝阴;选皮子的时候,春秋四季你得能看准。”

除了在木材的挑选上十分讲究之外,制作二胡的手艺也充满了丰富的细节。高振保制作的二胡大部分环节靠手工,需要极强的耐心和技术。尤其是“蒙皮”的环节,看似简单,却包含了制琴人的许多巧思。

高振保介绍,在相同材质及工艺条件下,“蒙皮”是决定音色的重要角色。“蒙皮”要通过仔细作业,经过挑皮、剪皮、裁皮、泡皮等十几道工序,最大限度发挥这张皮子的作用,以取得上乘的音色、音量、灵敏度。

“全凭着俺蒙皮时候的手感。”高振保告诉闪电新闻记者,“咱是手工的。你要薄就薄,要厚就厚,咱能做出来。”

二胡独奏曲目斗琴(山东手造郯城乐泉二胡)(2)

制琴五十多年,高振保对二胡的热情不变。古稀之年的他还在坚持学习音乐知识、参加乐器展销会,看到新颖的手法和工艺,还是会仔细琢磨、反复推敲。他现在的制琴技术,已经在先辈的基础上做了很多改进和提升,但他仍然没有停下技术提升探索的脚步。

“我很喜欢乐器。”高振保说,“咱做乐器就是想着满足这些音乐爱好者的需求。咱做工艺品,你不虚心学习,行吗?人家改了样,人家改的什么,咱争取还得结合人家的长处,咱改的可能比他改的还好看或者还好用。”

高振保说,未来他还想把乐器制作规模再扩大点,乐器制作水平上更加精心。“得接受人家音乐爱好者提的宝贵意见,再提升提升!”

闪电新闻记者 夏雨 孙硕 孙雪霏 通讯员 郯城台 胡祥振 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