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4日至18日,山东大学文学院“以新焕兴”东营市高素质农民培育情况调研团开展首周政府访谈与调研。在此期间,调研团队先后与利津县农民农村局、扶贫开发办公室、发展和改革局、统计局等相关部门领导、负责人进行深度座谈,并受团县委接待与大力支持。

农民是乡村振兴的主体,是推动全面脱贫成果巩固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关键。政府作为乡村振兴全局工作的统筹与引领,作为牵头高素质人才、新型农民队伍建设的主体,是团队首先需要联系与调研的对象。为此,团队与利津县政府机关的系列走访座谈。

山东青年大学主题团课(山东大学文学院)(1)

团县委书记孟华鲁对调研团进行指导

团队对政府部门的调研访谈围绕高素质农民培育这一主题,体现深度化聚焦、纵深向了解特点,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一、县级政府对本县乡村振兴的规划,特别是接下来一个阶段的规划;二、各机关单位在培育高素质农民之间的分工、执行情况;三、政府人员对高素质农民培育的认知、评价与方式方法等。

面向高素质农民队伍的培养情况,调研团首先来到农业农村局,在走访、座谈中了解到:农民培育主要包括培训的多方主体、内容、形式等;农民职称评定是一个行之有效的环节,能够带动农民提高生产积极性,从而实现通过职称评定推动经营主体带动当地就业、发展当地经济的具体效益。

山东青年大学主题团课(山东大学文学院)(2)

在农村农业局访谈

随后,调研团队在利津县扶贫办公室了解实际情况与面临的问题。有关负责人介绍道:截至2020年底,利津县共完成120多个产业扶贫相关项目,包括光伏项目、种养殖项目、入股分工项目与基础设施项目四个大类,并起到了促进产业振兴、提高人才技能水平的现实作用。

山东青年大学主题团课(山东大学文学院)(3)

在扶贫办公室访谈

接下来,在调研团队与利津县发展与改革局的座谈中,队员们对利津县乡村振兴战略的规划、实施情况有了系统的、进一步的了解:利津县当前的农业发展、乡村振兴战略规划仍处于探索阶段;立足县域经济现状,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是发改局当前工作的主要抓手;未来一个阶段,实现农业、农村、农民高质量协同发展将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基本,全力推进“一核一带三区五园”生产力建设布局、“2 3 3”产业体系打造。

山东青年大学主题团课(山东大学文学院)(4)

在发展改革局访谈

最后,调研队来到利津县统计局,在掌握调研情况的基础上获得了相应的数据支撑,包括反映高素质农民收入变化状况、体现培育效果的相关数据、能够反映利津县乡村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与农民生活水平改善状况的基本数据。

山东青年大学主题团课(山东大学文学院)(5)

在统计局访谈

通过与上述单位有关领导的全方位座谈,调研团队对利津县高素质农民培育的方向、取得进展与现实问题有了初步的了解,搭建起了调研的实际框架。

相应的,调研团队也了解到了培育过程中的现实问题,比如高素质农民的培育仍在探索阶段,培育机制与各部门职责划分仍待进一步完善;长期以来的化工产农业发展造成土地盐碱化严重,成为发展阻碍;人才外流是摆在高素质农民培育过程中的一大难题……不过,调研团队基于政府激励措施的投入与培养体系完善过程的分析,对利津县高素质农民队伍不断发展、乡村产业经济带动效应显现持乐观态度,并将进一步通过针对性调研予以印证。

接下来的一周,调研团队将深入到乡村振兴服务基地、乡镇街道、农民群众与农民培育场所等地开展实地调研。在县团委的大力支持下,经充分整理第一阶段数据、调研成果,并根据各部门人员的回访、意见等对调研计划进行针对性调整后,山东大学文学院“以新焕兴”调研团将会再接再厉,打好调研基础、以问题为驱动,更好地完成第二阶段调研任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