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版西游记第九集“偷吃人参果”对应原著第二十四至二十六回,这一难足足用三回描述,其中包含的细节也更丰富。

由于信息量较大,这三回估计要拆分为两篇甚至三篇来完成解析,希望大家饱含耐心读完。

这三回分别为“万寿山大仙留故友 五庄观行者窃人参”、“镇元仙赶捉取经僧 孙行者大闹五庄观”和“孙悟空三岛求方 观世音甘泉活树”。

注:本序列旨在将电视剧与原著做比较来了解原著真相,但原著依然为小说,并非正史。


万寿山距离西天还有多远?

剧中,并未对万寿山的景色和位置做过多的描述,师徒四人是径直来到五庄观的正门前的。

原著中,对万寿山的景色做了详尽的描写:这里山清水秀,花鸟鱼虫俱全,还有白鹤玄猿、龙虎相伴,五峰放毫光、山石生瑞气,真真是个仙山福地,蓬莱阆苑。

万寿山的景色如此优美,以致于唐僧误以为已经到了西天雷音寺,正准备整理衣冠,面见如来呢!

悟空此时泼了点儿凉水,说:这十万八千里的取经路,咱们连十分之一都没走到呢!

呃……

那么,这万寿山到底位于什么地方呢?原著中写道:根接昆仑脉,顶摩霄汉中。

也就是说,五庄观应该在昆仑山脉附近,如图。

八四版西游记全集(剧后的细节与真相)(1)

昆仑山脉的位置


念念回首处,即是灵山

书接上回。

当得知“路还远着呢”之后,唐僧问悟空:你说咱们得啥时候到呢?

悟空答:你自小时走到老,老了再小,老小千番也还难;只要你见性志诚,念念回首处,即是灵山。

这句回答的信息量有点儿大。

“你自小时走到老,老了再小,老小千番也还难”,一句话说明唐僧不是第一次取经。

此番也与前文沙僧戴的九个骷髅头项链相呼应。所以,悟空知道唐僧的前九世一直在取经,且全部以失败告终。

“只要你见性志诚,念念回首处,即是灵山”,一句话点明了取经的真谛:

取经能否成功,并非拘泥于“取经路是否走完、是否求得经书”这个外在形式。

只要诚心向佛,心中有佛,便处处是佛。人人都有佛性,不要向外弛求,应该反观自心,自心觉悟就是佛。

就像“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做任何事不在于花费了多少时间、多少精力,而在于是否用心去做。

唉,有时候真不知道悟空和唐僧,到底谁是师父……

八四版西游记全集(剧后的细节与真相)(2)

灵山在那里呢?


镇元子的地位及实力如何?

剧中,关于镇元子的实力和地位没有正面描述,只从三个方面进行了侧面描写:

1.五庄观的对联:长生不老神仙府,与天同寿道人家。悟空只说了句:好大的口气!在太上老君的门前,也不曾见过这样的对联。

2.清风明月两个仙童介绍自家师父时说:三清四帝是家师的朋友,九曜星君是家师的晚辈。现在家师奉元始天尊之请,前往弥罗宫听讲混元道果去了。

3.悟空前往南海观音处寻找医人参果的方时,观音如是说:那镇元大仙连我都要让他三分,你竟敢推翻他的果树?

原著中,关于镇元子的介绍更加详细:

话说镇元子是地仙之祖,混名与世同君。

在他的观里有一株宝贝,乃是混沌初分,鸿蒙(古人认为天地开辟之前是一团混沌的元气,这种自然的元气叫做鸿蒙)始判,天地未开之际,产成这颗灵根。盖天下四大部洲,惟西牛贺洲五庄观出此,唤名“草还丹”,又名“人参果”。

在《西游记》中,神仙分为天仙、地仙、人仙、神仙和鬼仙。孙悟空是天仙,但却是太乙散仙(编制外天仙),编制内的天仙称作大罗仙。

当清风明月介绍自己的师父时,说自家师父奉元始天尊之请,去弥罗宫听讲混元道果去了。

我们来看一下悟空的反应:

行者闻言,忍不住喝了一声道:“这个臊道童!人也不认得,你在那个面前捣鬼,扯什么空心架子!那弥罗宫有谁是太乙天仙?请你这泼牛蹄子去讲什么!”

这段描写说明悟空知道,能在弥罗宫听讲的都是大罗仙,连太乙散仙都是没有资格的。所以,悟空兀自认为两个仙童是在他们面前吹牛。

那元始天尊又是谁呢?

在道教神仙谱系中,最高的神为“三清”。

三清本指三处胜境:玉清圣境、上清真境、太清仙境,合称三清境;

后来又代指居住三清境的道教三位至尊神:玉清大帝元始天尊、上清大帝灵宝天尊、太清大帝道德天尊(太上老君)。

三清有四位辅佐的天神,称为道教四御尊神,地位仅次于“三清”,分别是:玉皇大帝、北极紫微大帝、天皇大帝和后土黄地祗,其中,玉皇大帝为四御之首。

所以,根据原著中仙童对自己师父的介绍:“三清是家师的朋友,四帝是家师的故人;九曜是家师的晚辈,元辰是家师的下宾。”

可知,镇元子在仙界的地位还真是蛮高的。

既然地位很高,战斗力自然也不会低了。

从师徒四人两次逃跑、两次被抓的过程来看,无论是悟空一个人单挑,还是师兄弟三个人群攻,都被镇元子轻松拿下。

所以,悟空根本不是镇元子的对手呀!

八四版西游记全集(剧后的细节与真相)(3)

我可不是吹牛哦


八四版西游记全集(剧后的细节与真相)(4)

我师父就是这么牛!

至此,先分析了“偷吃人参果”一难中的部分内容,还请大家多多点赞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