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话风俗年味稠,腊八依例早熬粥。
而今不为炊食累,但愿儿孙问事由。
————
“小孩小孩你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
腊八,是春节的序幕。
一碗饱含五谷丰登含义的腊八粥喝完,
最令人兴奋的新年脚步也就近了。
腊八节,俗称“腊八” ,即农历十二月初八,古人有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吉祥的传统,一些地区有喝腊八粥的习俗。相传这一天还是佛祖释迦牟尼成道之日,称为“法宝节”,是佛教盛大的节日之一。
岁终之月称“腊”的含义有三:
一曰“腊者,接也”,寓有新旧交替的意思(《隋书·礼仪志》记载);
二曰“腊者同猎”,指田猎获取禽兽好祭祖祭神,“腊”从“肉”旁,就是用肉“冬祭”;
三曰“腊者,逐疫迎春”,腊八节又谓之“佛成道节”,亦名“成道会”,实际上可以说是十二月初八为腊日之由来。
腊八一过,年味渐浓,
家家户户洒扫庭院、杀猪宰羊。
在外漂泊的游子归乡,
与倚闾而望的亲人团聚,
共话家常,句句都是乡音;
踏上故乡的土地,闻着泥土的芬芳,
让飘零的心暂时有了栖息之所。
这注定是团聚的时光,
是安详的季节。
腊八节,节期在每年农历十二月初八,主要习俗是“喝腊八粥”。腊八节是佛教盛大的节日之一。
按佛教记载,释迦牟尼成道之前曾修苦行多年,形销骨立,遂发现苦行不是究竟解脱之道,决定放弃苦行。
此时遇见一牧女呈献乳糜,食后体力恢复,端坐菩提树下沉思,于十二月八日“成道”。
为纪念此事,佛教徒于此日举行法会,以米和果物煮粥供佛。
南宋吴自牧《梦梁录》载:“此月八日,寺院谓之腊八。大刹等寺,俱设五味粥,名曰腊八粥。”
自从佛教传入中国,各寺院都用香谷和果实做成粥来赠送给门徒和善男信女们。腊八这天,各寺院举行法会,效法佛陀成道前牧女献乳糜的典故,用香谷和果实等煮粥供佛,名为腊八粥。
传说喝了这种粥以后,就可以得到佛祖的保佑,因此,腊八粥也叫“福寿粥”、“福德粥”、“佛粥”。“腊八”本为佛教节日,后经历代演变,逐渐成为家喻户晓的民间节日。
在漫长的历史中,腊八粥曾温暖过无数僧众,而以腊八粥为“主角”的腊八节,也以一己之力丰富了中国的饮食文化。
明日腊八,一年岁尾最重要的日子。
我们纪念它从一个“馋念”开始,有一碗粥,又有一碗面,还有一罐腊八蒜。但儿时总被父母笑,“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
而如今最馋的却是父母思思念念为儿女。
■ 喝腊八粥
煮腊八粥、喝腊八粥是最主要的习俗。腊八粥也叫“七宝五味粥”、也叫“福寿粥”,是以很多种瓜果、豆、米等五谷杂粮煮成。
各地区所用材料不一。根据口味,还有甜、咸之分。部分地区还有用腊八粥祭祀的习俗;佛教用腊八粥供佛;部分寺庙还会煮腊八粥分给信徒吃。
■ 祭祀
腊八本来就是祭祀的日子,一些地方至今还保留着这样的习俗。
祭祀的对象包括:先啬神神农、司啬神后稷、农神田官之神、邮表畦神、开路、划疆界之人、猫虎神、坊神、水庸神、昆虫神等。
唐宋后来又融入了拜祭佛祖的成分,佛教习惯在这天祭佛。部分地区很隆重。
■ 吃冰
据说这天的冰吃了以后可以在一年里都不会肚子疼。
前一天,人们就用钢盆舀水等结成冰,等到腊八节就把冰敲成碎块。
■ 泡制腊八蒜
北京、华北大部分地区还有在这天泡制腊八蒜的习俗,腊八蒜即是用醋泡的蒜;
用紫皮蒜和米醋,把蒜瓣的老皮去掉,浸入米醋中,装入小坛封上口放到一个冷的地方,直到蒜变成绿色。
■ 制腊八豆腐
腊八豆腐是安徽省黄山市黟县的民间风味特产,也是腊八节的食俗。
在腊八前后,黟县家家户户都要晒制豆腐,久而久之,民间将这种自然晒制的豆腐称作“腊八豆腐”。
■ 吃腊八面
中国北方一些不产或少产大米的地方,人们不吃腊八粥,而是吃腊八面。
隔天用各种果、蔬做成臊子,把面条擀好,到腊月初八早晨全家吃腊八面。
腊日常年暖尚遥,今年腊日冻全消。
今年腊日远思家
兄酬弟劝情如昨
今日是腊八节,
不论你在哪里,
记得喝腊八粥,
给身体和心灵都送去温暖。
也愿我们最爱的人,
都平安健康快乐!
过了腊八就是年,一年一岁一团圆,送来的是,平安;传递的是,吉祥;祝福的是,健康。祝福朋友们,
腊八安康,幸福吉祥;
2022年,事事粥全;2022年,事事粥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