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世界的,世界是油城的”,走入这座世界上第一座以石油命名的城市,琳琅满目的“小世界,大油城”将会晃得你眼花缭乱,“世界石油城”、“世界魔鬼城”、“世界汽车城”…,只要是属于油城的,那也必然是属于世界的,这里,就是世界,在油城人的眼里,脚下就是世界,地球有界,油城无疆…

克拉玛依风光(世界的克拉玛依)(1)

世界石油城—克拉玛依

长久以来,各类饭局酒桌上一直流传着一个调侃克拉玛依的段子,“人傻,钱多,速来”似乎成了贴在克拉玛依身上一个挥之不去的标签,得益于资源城市的庇护,克拉玛依人的人均工资水平在全疆乃至全国来说确实不低,“中国迪拜”、“人居GDP最高的国内城市”等等诸如此类土豪般的描述词汇也常常让克拉玛依人自豪不已,长久以来,克拉玛依人一直是新疆乃至中国一个非常特殊的群落。说实话,克拉玛依相对于内地许多文化悠久风景秀美的城市来说,确实没有多少好看的,到克拉玛依旅行,除了戈壁滩上那密密麻麻的“磕头机”,领受最深的便是盲目自信的克拉玛依人。

克拉玛依风光(世界的克拉玛依)(2)

克拉玛依国际汽车城

对于克拉玛依人来说,长久的文化闭塞导致克拉玛依人有许多心照不宣的地域傲慢和狭隘的自我吹捧,甚至形成了一整套扭曲的心理文化,说得响亮好听一点,可以称之为“克拉玛依文明”。一个外地人到克拉玛依,不管在公共汽车上,在商店里,还是在街道间,很快就会被辨认出来,主要不是由于外貌和语言,而是因为这种狭隘的地域文明。甚而有之,克拉玛依人将所有外地人统称为“盲盗”,一来二去,来克拉玛依的外地人恼怒了。几乎全国各地,对克拉玛依人都没有太好的评价。骄傲、能说会道、自由散漫、不厚道、排外、没有集体观念、对人冷淡、自私、赶时髦、浮滑、好标新立异、琐碎,世俗气……如此等等,加在一起,就是外地人心目中的克拉玛依人。

克拉玛依风光(世界的克拉玛依)(3)

克拉玛依乌尔禾世界魔鬼城

如果单纯从GDP的贡献来说,新疆乃至中国离不开克拉玛依(备注:有些吹牛,见谅),克拉玛依人儿子娃娃,酒桌上一坐甚至可以陪你一晚上,能喝,能侃,能玩,几杯猫尿下肚,天南海北,男盗女娼,无所不知,无所不侃,偶尔聊到某个克拉玛依名人或者他们周边认识的人出了什么事犯了什么错,一定会不做任何调查盖棺定论—“他们哪是克拉玛依人?都是外地来的!” 但是,究竟有多少地地道道的克拉玛依人?真正地道的克拉玛依人,就是伫立在黑油山发现原油的那位叫赛里木的维吾尔老人,于是乎,克拉玛依人陷入了一种无法自拔的起源尴尬。这种尴尬远不是自今日起。依我看,克拉玛依人的这种尴尬是来自于我们长久以来的自我封闭。剖视克拉玛依人的这种尴尬,是克拉玛依今后发展研究的一个沉重课题。客观说,文化赋予了一切社会命题以人格意义。克拉玛依不是没有自己的文化,尽管这种文化时间不够悠久,但透过克拉玛依人的文化心理人格,我们或许能看到一些属于全民族的历史课题。

文章结尾,我想说,资源赋予了我们这座城市和人民发展的底气,但不足以让我们硬气,我们这代青年,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才能不负老一辈克拉玛依人付出的青春热血,我们应该给自己 “加油”,因为我们脚下不缺油,如果我们更加努力,更加勤奋,才能跑得更快,跑得更猛,才能让我们自己的“大油泡”泛出更加优秀耀眼的光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