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常常说的“坐山观虎斗”,讲的就是看着两方互相厮杀,等到他们都元气大伤的时候,在一鼓作气的把它们拿下。人们往往将他和“作壁上观”或者“渔翁得利”等同一个意思。那么这个成语第一次出现,究竟是什么时候呢?

其实,这个成语跟秦国有很大的关系。

话说秦国在秦孝公变法后,逐渐强大,甚至取代了当时的魏国成为了天下第一大诸侯。于是,自秦孝公开始,秦国的君都以东出函谷争夺天下为最终目标。

坐山观虎斗有多可怕(坐山观虎斗这个典故)(1)

秦孝公死后,他的儿子秦惠文王继位。虽然为了稳固当时的政局,不得不车裂了商鞅,但是商鞅建立的制度仍旧被秦惠文王争取保留了下来,并在后来通过张仪、陈轸等精英的治理下,国力提升了很高的程度。

而相反的是,这个时期的魏国,由于魏惠王的无能,将国都迁往大梁。从此魏国开始了和韩、赵、楚等国争夺中原的斗争中。

这个时期,韩国经历了申不害变法后,国力开始强大,逐渐吞噬郑国等中原小国。这就无异于成为了魏国继续称霸的一个绊脚石。终于,曾经从晋国分裂出来的两个盟友,开始反目,一场大战瞬间展开。

秦惠文王敏锐的发现了这个机会,他想的是能够派兵援助韩国,达到削弱魏国的目的。这时候,名臣陈轸站了出来,提出了反对意见。

坐山观虎斗有多可怕(坐山观虎斗这个典故)(2)

陈轸不慌不忙的给秦惠文王讲了一个故事:

说从前有个叫做卞庄子的人,在下山的时候发现山下有两只老虎在打架,卞庄子一下子来了兴致,马上要冲下去击败他们。

这时候,他的随从说到:现在下去的话,两只老虎说不定会联合起来一起对付你,到时候你就有被吃掉的危险。我们不如在这里等着,看着他们自相残杀,等到小一些的老虎被打死了,大一些的老虎耗尽体力了,我们再去,这样能够轻松收获双杀!

聪明绝顶的秦惠文王恍然大悟说到:你的意思是,如果我这时候出手,很有可能让这两个曾经的朋友联合起来对付我,还不如等到他们互相残杀,等到双方都耗尽了兵力,我们再行动,这样就能同时击败两个国家了。

坐山观虎斗有多可怕(坐山观虎斗这个典故)(3)

于是,秦惠文王采纳了陈轸的计策,坐山观虎斗,果然击败了曾经的霸主魏国和实力较弱的韩国。

自此,“坐山观虎斗”这个成语就这样流传了下来。

这个故事出自《战国策—秦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