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宝刀未老,比喻年纪虽老但功夫或技术仍不减当年,恰是形容老将黄忠。

“五虎上将”是刘备军团的确立初期,武将至高无上的荣誉,人气值直接拉满,流传千古。关张赵马黄,分别是关羽、张飞、赵云、马超和黄忠,可最末尾的黄忠却让人有些费解。咱们顺次分析一下。

三国演义十大武将黄忠(黄忠凭什么位列五虎上将)(1)

关羽、张飞不必详说,既是武力值高的原因,更重要的是亲属关系,拜把子兄弟,手足般的存在。

赵云是刘备的铁杆,长坂坡杀得七进七出不仅仅是战斗力的体现,更是救下了蜀汉的“太子”,居功甚伟。若非与刘备相识较晚,说不得就是桃园四结义的“赵四”了。

马超虽然在归附之后毫无建树,可人家曾经杀得曹操割袍断须。且马超是羌族的吉祥物,只要立在那里就能震慑一方。

经过和前四个人比,黄忠就显得太过普通了。他和刘备非亲非故,也没有救过“太子”,也不是吉祥物,那么为什么他能位列之一呢?

三国演义十大武将黄忠(黄忠凭什么位列五虎上将)(2)

原因很现实:黄忠在平定汉中时立下了汗马功劳。"宝刀未老"这个成语也是在黄忠攻打汉中时用到的。

刘备占据了川蜀之地后,曹操拿下了汉中。以曹操当时的实力若能挥军而下,很大可能性会将刘备连根拔起,也就没了之后的三国鼎立。可惜曹操驳回了诸位谋士的意见,打道回府,休养生息。曹操走了,手下的小弟可没消停,特别是张郃,在边界线上不断地骚扰。刘备派黄忠和严颜两位老将军前去救援。

张郃见了两位白发苍苍的老爷爷前来救援,差点笑出眼泪来,看来刘备身边确实无人可用了,竟然派两个老头子。

三国演义十大武将黄忠(黄忠凭什么位列五虎上将)(3)

宝刀未老的黄忠老爷子直接给张郃上了一课,让他知道了老爷子吃的盐比他吃的米还要多。张郃虽然输了一阵,内心是不服的,因此就有了之后连续多次的败仗。别无他法,张郃只能撤退到天荡山。还未等张郃喘口气,天荡山的守将被严颜斩于马下,张郃等人只能落荒而逃,跑到了定军山。

守卫在定军山的夏侯渊是个狠人,不仅深谙兵法、身经百战,更重要的是他还是曹操的亲戚,因此曹操颇为倚重。

黄忠一听,对面终于来了个能打的了,于是抖擞精神再次出战。配合法正的谋略,黄忠出人意料的斩杀了夏侯渊,定军山自然也被刘备占据。

自此之后,曹操虽然亲自引兵前来,但已经被刘备先机,之后是输多胜少,失了汉中之地。

有了荆襄、两川之地,刘备才有了争夺天下的底气,没多久就自立为汉中王,开启了三国鼎立的局面。

平定汉中一战,黄忠解葭萌关之急,数次大败张郃、韩浩、夏侯尚。在天荡山力斩韩浩,派严颜放火、斩夏侯德于马下。天荡山黄忠生擒夏侯尚,斩夏侯渊于马下,开创了大好的局面。之后又是深入敌后,夺了曹操的军粮。综合来看,黄忠可谓是夺取汉中郡的第一功臣。所以,其位列五虎上将合情合理。

三国演义十大武将黄忠(黄忠凭什么位列五虎上将)(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