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垂曲线定义:在河流受到大量有机物污染时,由于有机物这种氧化分解作用,水体溶解氧发生变化,随着污染源到河流下游一定距离的溶解氧由高到低,再到原来溶解氧水平,可绘制成一条溶解氧下降曲线,称之为氧垂曲线。

氨化反应:在未经处理的废水中,含氮化合物主要有机氮(蛋白质、尿素、胺类化合物,硝基类化合物和氨基酸等)和氨氮存在,在胺化菌的作用下,有机氮化合物分解转化成氨态氮。

水解过程:大分子有机物或不溶性有机物经微生物水解酶的作用变成小分子有机物,是需氧 代谢和厌氧代谢的共同途径。

污水处理的三个重要步骤(污水处理知识)(1)

丝状菌:主要球衣细菌和白硫细菌,与菌胶团相互交织在一起。活性污泥系统正常时,丝状体长度不长,活性污泥的密度略大于 水。当丝状菌过度繁殖,外延的丝状体缠绕在一起并粘连污泥颗 粒,使絮凝体松散,密度变小,污泥沉降性能变差,造成污泥流 失,此现象称为污泥膨胀。

分解代谢:指机体将来自环境或细胞自己储存的有机营养物质分子(如糖类、脂类、蛋白质等),通过一步步反应降解成较小的、简单的终产物(如二氧化碳、乳酸、氨等) 的过程,又称异化作用。目的是为合成代谢反应提供所需的能量和反应物。

生物氧化:有机物质在生物体内的氧化作用。生物氧化通常需要消耗氧,所以又称为呼吸作用。主要通过脱氢作用来实现,是生命活动中最重要和最基本的供能方式。

污水处理的三个重要步骤(污水处理知识)(2)

合成代谢:又称同化作用或生物合成,是从小的前体或构件分子(如氨基酸和核苷酸)合成较大的分子(如蛋白质和核酸)的过程。由于生物合成导致分子更大、结构更复杂的物质产生,这个过程需要消耗自由能,能量通常由腺苷三磷酸(ATP)直接提供。合成代谢和分解代谢是代谢过程的两个方面,二者同时进行。分解代谢生成的ATP可供合成代谢使用,合成代谢的构件分子也常来自分解代谢的中间产物。

生物除磷:活性污泥法处理污水时,将活性污泥交替在厌氧以及好氧状态下运行,能使过量积聚磷酸盐的积磷菌占优势生长,使活性污泥含磷量比普通活性污泥高。污泥中积磷菌在厌氧状态下释放磷,在好氧状态下过量地摄取磷,从系统中排出这种高磷污泥,就可达到除磷的目的。

污水处理的三个重要步骤(污水处理知识)(3)

水解:通过兼性细菌分泌的细胞外水解酶将复杂的有机物( e.g.蛋白 质,碳水化合物和脂类物质)分别转化成为简单化合物(例如氨基 酸,糖类和长链脂肪酸)的过程。当处理含有大量脂类和颗粒物质 的废物时,水解过程可能成为整个厌氧处理的速率限制过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