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想当一枚安静的小可爱(温顺又敬业的小可爱是视障者的)(1)

导盲犬参加宣传活动时非常听话。

只想当一枚安静的小可爱(温顺又敬业的小可爱是视障者的)(2)

导盲犬是视障者名副其实的“眼睛”。

只想当一枚安静的小可爱(温顺又敬业的小可爱是视障者的)(3)

导盲犬豆豆每天都会领着王晓军到户外散步。

文 大连新闻传媒集团记者 唐东丽 图 受访者提供

2008年9月6日的北京残奥会开幕式上,我国首位残奥会冠军平亚丽在导盲犬Lucky的引领下,手举火炬出场,不仅展示了中国残疾人的精神面貌,也让更多人认识了导盲犬。

2010年,导盲犬Peter、珍妮亮相上海世博会生命阳光馆,中国导盲犬再次受到世界瞩目。

Lucky是中国导盲犬大连培训基地培训出的第一批导盲犬之一,它和Peter、珍妮如今都已经退役。

4月的最后一个星期三,也就是昨天,是国际导盲犬日,让我们走近这些温顺又敬业,为人类奉献出它们爱的小可爱们。

有了导盲犬生活大变样

“豆豆,我们出去啦。”昨日一早,吃过早饭,视障者王晓军如往常一样,和她的导盲犬豆豆出门散步。一声招呼,豆豆乖乖地跑到门口,等待给它穿上导盲鞍。

经过多年的宣传普及,大家对导盲犬的认识也大大提高,大连市民面对导盲犬的友善和理性,让视障者能够自如地领着导盲犬行走在街上。过马路、走楼梯、乘电梯……王晓军和导盲犬豆豆的行走速度一点不比正常人慢。

确切地说,之所以有这样的速度,完全是因为有豆豆的引领。王晓军这次的目的地是植物园,从家到那要走一个小时,豆豆领着王晓军沿着人行道前行,避过灯杆等障碍物,通过斑马线。上台阶、过桥、爬山,一股宜人的香气伴随着小鸟欢快的叫声扑面而来,王晓军知道应该是已经到了植物园的山顶。

她特别信任豆豆,完全依赖豆豆的引领,边走还能边接打电话,和记者聊天。王晓军今年60多岁,1975年海城地震,老家庄河也受到波及,造成她视网膜脱落,导致完全失明,没有丝毫光感。王晓军很长一段时间都生活在痛苦之中。“以前没有导盲犬时,我要在家人陪伴下才能出门,家人忙,我就只能困在家里。女儿出国留学后,我更是每天只能等老公下班回来才能领着我出门放放风。”王晓军不愿意回忆那段没有导盲犬的日子,觉得特别憋屈。

2004年,中国导盲犬大连培训基地的创办者、大连医科大学教授王靖宇向视障人士征询意见,是否有意愿使用导盲犬。“那时,导盲犬基地还没成立,只听说国外有导盲犬,国内还没有,就特别好奇,我当即就表示愿意使用。”导盲犬申领面向全国视障者,并且是免费的,申请人很多。

2009年,王晓军申领到她的第一只导盲犬贝贝。贝贝来到家里后,她整个人都精神焕发,生活状态一下子大变样。“觉得自己完全自由了,随时随地想走就走。”王晓军说,导盲犬让她的活动范围变得特别开阔,女儿从小就有下雨天妈妈能来送雨伞的愿望,在导盲犬的帮助下也实现了。

女儿因为贝贝成了训导员

说起来,王晓军的女儿王鑫起初并不看好贝贝,觉得自己领着妈妈出门都难免磕磕绊绊,一只导盲犬就能安全稳妥地领着妈妈走在街上?于是,妈妈每次和贝贝出门,她就偷偷地跟在后面,“跟踪”了3个月,贝贝竟没有出现过一次失误。

王鑫的担心消除了,不过好奇心却越来越重了。“究竟是怎样的工作能把一只狗训练成这样?”王鑫大学在日本留学,获得心理学硕士学位后回国,在一家外贸企业工作,月薪上万元。可她却毅然辞去外企工作,选择到导盲犬基地担任训导员。身边的家人和朋友非常不理解,“你读了那么多书,回来训狗?”就连受益于导盲犬帮助的妈妈最初也不支持。“一开始只是为了满足好奇心,但时间长了,就是无法割舍的感情。”王鑫这一坚持就是12年。

“训导员和导盲犬之间最理想的关系应该是师生关系。”王鑫神情坚定地说,“看着它们成才、顺利毕业,送到全国各地视障者手中,有种老师桃李满天下的自豪。”

一般来说,导盲犬的服役时间为5年至10年。2018年,贝贝光荣退役,它把做王晓军“眼睛”的任务交给了后辈——豆豆。

豆豆和贝贝一样,都是金毛犬。其实豆豆早在2016年就来到了王晓军身边。导盲犬在幼犬阶段要送到寄养家庭中,以便更好地与人类建立亲密关系。2016年一天,王鑫询问妈妈愿不愿意领养一只导盲犬幼犬,王晓军有些为难,幼犬比较调皮,她担心自己照顾不了。她的丈夫却立即站出来表示同意,并表示由他来照顾,“咱家不能光受恩惠,也得为导盲犬公益事业贡献一份力量。”

于是,豆豆在王晓军家成长到一岁,之后被送回基地进行培训。有了贝贝的言传身教,豆豆在送回基地前就有了一些导盲犬的基本素养,比如它对导盲鞍不排斥,省去了导盲鞍适应过程。”经过一年多的训练,豆豆正式成为一名导盲犬。正好,2018年,贝贝年龄大了已经不能适应导盲工作,王晓军再次申领导盲犬。据了解,为了导盲犬使用者能良好的接续使用,基地会优先考虑像王晓军这样的老使用者,以保证他们的生活不受影响。两只导盲犬“无缝衔接”。

据了解,退役导盲犬大都会被爱心家庭领养。贝贝退役后也一直由王晓军一家人继续照顾。如今,贝贝已经16岁,因为年龄太大,身体状况也不是太好。为了更好地照顾它,王鑫每天固定时间抱它出门晒太阳、排便、梳理毛发。

基地已培训出278只导盲犬

中国导盲犬大连培训基地成立于2006年5月15日,位于大连医科大学校内,是中国大陆地区首家导盲犬培训基地,也是唯一一家面向全国视障者提供导盲犬的培训基地。截止到今年4月27日,基地已培训出278只导盲犬,无偿交付给全国26个不同省市的视障者使用。

经过16年的发展,目前基地拥有工作人员35人,国际认证训导员12人,训导师5人,科研人员12人,专业覆盖动物行为学、动物生理学、动物遗传育种、动物饲养、动物医学、动物检疫等多个领域,基地不断精进培训技术,发展科研项目,提高导盲犬的培训成功率。

2019年,基地承担了导盲犬国家标准及行业标准的起草工作;承担了“十三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国家无障碍战略研究与应用丛书《无障碍与导盲犬研究》的撰写工作;并且通过了国际导盲联盟(IGDF)的考察,获正式授权,成为中国大陆地区第一个IGDF成员。

同年9月,大连医科大学导盲犬科研团队成功申报了科技部设立的“科技冬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导盲犬培育、培训及筛选评估体系和标准研究与应用示范》。该课题主要是面向2022年北京冬残奥会,建立复杂、严寒环境条件下导盲犬专项培训科目的技术方法,研发相应的导盲犬专项培训科目,并制定考核标准。

疫情期间,学校封闭管理,基地犬只,尤其训练犬的活动范围大大缩小。工作人员、训导员、训导师每四人组成一个小组,轮班照顾200余只种犬、幼犬、训练犬等。每天喂食、遛狗、清理粪便、打扫犬舍,值班员24小时陪在狗狗身边。

导盲犬作为改善视障人士生活条件的主要手段,是无障碍环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的文明、社会福利、公益事业的发展标准以及对残疾人、对弱势群体关注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随着一批批新生代导盲犬的成长,导盲犬为越来越多的视障者带来生活改善,成为视障者名副其实的“眼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