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老朋友

Best whishes for you

央美毕业写实油画作品(一生跋涉求本真)(1)

01

两幅油画历史画

在靳之林的艺术生涯中,油画历史画《毛主席在大生产运动中》、《南泥湾》是其浓重的一笔。

到陕北去,到延安去,是他多年的夙愿。伴随中国历史博物馆交给的创作油画历史画《毛主席在大生产运动中》的任务,这个愿望终于实现了。

1959年春的一天,当他乘坐的飞机下午4点在延安机场降落时,金色的宝塔山倒映在清澈的延河里,黄土、蓝天、红彤彤的脸庞、白羊肚毛巾、老羊皮袄,古元木刻中那浓郁的色彩、质朴的气质,一齐涌进他的眼帘。这不就是自己狂热追求的理想境界嘛!他俯下身,深情地喝下第一口延河水,他的脸热辣辣的,和宝塔山的倒影紧紧地贴在了一起。

靳之林的第一站是延安东二十里堡。清晨,他和羊倌一起消失在黄土层峦之中;白天,跟着农民犁开第一垅黄土;晚上,向老乡了解毛主席在延安垦荒时的情景。他和修延惠渠的一位佳县民工老汉交上了朋友,两次完成了他的肖像画《陕北老农》。这幅作为《毛主席在大生产运动中》创作素材的土油画中质朴的农民形象,在以后辗转岁月里一直跟随着他,多次出现在他的作品中,成为他的艺术之魂。

随后,靳之林在枣园生活了一个多月。毛主席曾在这里写下《为人民服务》等不朽篇章。村外老柳树下的土台,是当年毛主席劳动间隙同农民拉家常的地方。他在这里确定了毛主席同农民谈话、向农民请教的创作构图和故事情节。在前川的写生,既是独立的风景画,又可作为创作素材。回到北京后,他从生活感受完成的创作构图,又采纳观摩会提出的意见,将环境由川道改为山上,年底完成了这幅画的创作。

1961年春天,他又承接了军事博物馆创作油画历史画《南泥湾》的任务。他首先查阅了当年359旅在南泥湾开荒时的电影记录片、照片及大量文献资料,画出创作草图。这幅画和《毛主席在大生产运动中》一样,他不想孤立地画领袖人物的劳动,也不想孤立地画指战员开荒,他要表现的是当年干部与群众之间的亲密关系,于是确定了以359旅干部战士向农民请教作为主要故事情节。接着,他翻阅了当年延安出版的《解放日报》,查到359旅进驻南泥湾时,每个连队都请来一位当地的老农做技术指导的报道,从而为他设计的故事情节找到了生活依据。随后,靳之林在军博的李凌云同志陪同下,到当年359旅旅长王震同志家里听取意见。

王震看了创作草图,第一句话就是:“主题明确,生产、战斗、学习,画得很真实,就像当年南泥湾开荒时的情景。这幅画是我看到的表现南泥湾开荒最好的一幅。”然后嘱咐靳之林:“不要着急,现在什么都讲多快好省,画油画就不能讲多快好省嘛! 慢慢画,一定要画好。”

接着王震向靳之林介绍了当年开荒时的情况。他取出一个褪了色的灰布小包,里面是他当年用过的笔记本,记录着战士们写在桦树皮上的诗,还有一些记录开荒生活的文字。字是用钢笔写的,由于雨淋加上老化,蓝色墨水都已洇开并褪色。他还取出当年120师师长贺龙同志在南泥湾开荒时的照片给靳之林看。王震指着草图上指战员休息时与农民拉家常的场景说:“这很真实,当年战士大多是经过二万五千里长征的南方战士,不会开荒,所以每个连队都请了一位老农做指导。”后来,王震还专门委派他的秘书陪同靳之林到北京青年剧场观看了中国青年艺术剧院演出的反映南泥湾开荒生活的话剧《豹子湾的战斗》。

得到王震同志的热情鼓励和指导,靳之林满怀信心地回到南泥湾。在紧张的两个月的时间里,他完成了全部环境的生活写生。黄土群峦的垦荒场面、劳动间歇播种和两位战士钉镢头的情节,就是这次深入生活时记录下来的。

1961年4月,他刚刚从延安回到北京,就接到学院人事处一纸调令:到吉林艺术学院工作。这突如其来的变故,打碎了他的延安梦,中断了他为之献身的艺术进程。领导说“这是革命工作需要”,他只能服从。

在吉林艺术学院他担任油画教研室主任、美协油画组长。虽然可以带学生到吉林农村各地写生,但他自己则不可能像在中央美院那样随意到延安去了。

由于这次工作的调动,《南泥湾》直到1964年才告完成。

《毛主席在大生产运动中》和《南泥湾》,是靳之林现实主义创作道路上的一次重要实践,连续3年的延安生活,是靳之林艺术生涯的一个重要转折。当时正值3年经济困难时期,他要用“艰苦奋斗,自力更生”、“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军民团结如一人,试看天下谁能敌”的南泥湾精神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去鼓舞全国人民战胜暂时经济困难。“在群众中,在劳动中”,始终是他这一时期创作的主题。几十年后他回忆说:“那时我已经和那块黄土地融为一体,难解难分了。于是心里萌生出一个强烈的愿望:全家到延安落户,在那块土地上扎根,做延安人!”

央美毕业写实油画作品(一生跋涉求本真)(2)

02

长白山下

靳之林调到吉林艺术学院的当年冬天,他带上干粮和雪橇,来到长白山林海,在与世隔绝的林海心脏地带和护林老人相伴。清晨,他们爬上红松摘松塔,白天背起画箱,到距长白山主峰12.5公里的山头写生。这里是当年杨靖宇将军领导的抗日联军的活动中心。护林老人指给他抗联曾经种过的土地,以及小河上抗联搭建的独木桥。两个半月的时间,他完成了《长白远眺》、《长白红日》、《桦林风雪》、《林海深处的独木桥》、《东北抗日联军种过的地》、《玉树琼枝》、《帐篷前的雪景》、《林海小舟》等一批油画写生。回校后,他创作了巨幅油画风景画《长白林海》,同《桦林风雪》写生画一起入选“第四届全国美展”。

靳之林后来回忆起在吉林的日子时说:“迷人的长白林海、桦林飞雪,虽然激发我纵情地描绘祖国大好河山的雄浑壮丽之美,但我更深切地怀念着作为中华民族摇篮和革命圣地的黄士高原的质朴之美。我日夜思念着陕北,只有通过《延安报》来关注和了解延安的一切。据说我是全省唯一的私人订户。这种感情上的折磨,使我痛苦至极,每当银幕上出现延安宝塔和陕北信天游民歌的旋律时,我的热泪就扑簌簌地落了下来。”

1969年,他夹着仅剩的一条缀着补丁的棉被来到吉林省青沟“五七干校”。3年后,大家纷纷调回城里。省文教办发调令要他返校任教,他不肯,因为那将意味着再也没有机会去延安落户了。他忍受着政治上的屈辱,围着熊熊篝火,和着战友自制的“锯琴”,击缶伴奏,慷慨悲歌:“俯吮延河水,脸贴宝塔山,十年不眠夜,热泪想延安。”在干校又坚持了一年。期间,他背着省文教办多方联系,闯过重重难关,终于在1973年只身调到延安。他把母亲的遗骨埋葬在清凉山上,并告诉爱人和孩子,“身葬清凉望宝塔,誓将余生荐延安”,他死了以后也要埋在这里。

央美毕业写实油画作品(一生跋涉求本真)(3)

03

陕北剪纸

1973年8月,几经周折的靳之林调到延安地区文化馆工作。

他放下行李,便背起画箱和速写本,沿着毛主席当年转战陕北的路线,徒步400公里,深入偏僻的拐峁山村访问写生。路过沙家店时,他看到在沙家店战役中做出重大贡献的全国著名老英雄折多富,长期重病卧床却无钱医治。一天晚上,他住在佳县一个小山村支部书记家里,昏暗的油灯下是一筐高粱糠窝窝,主人却给他端上来一碗富强粉挂面,里面还卧了两个鸡蛋。这是书记儿媳妇要坐月子,托人辗转从西安捎来的。已经解放这么多年了,农民怎么还这么困难?男儿有泪不轻弹,这一晚,靳之林掉下了眼泪。一路上,他问当地的农民:“是毛主席在的时候生活好,还是现在生活好?”他听到的却都是:“毛主席在的时候生活好,那时耕三余一,耕二余一,家家有余粮。”靳之林陷入深沉的思考:我能为延安做些什么呢?我的作品可以拿到西安、北京去展览,但陕北的农民却看不到。

1974年,地区文化馆搞了一次专业作者美展,参与作者和作品寥寥无几,这是他始料不及的。靳之林在山大沟深、最偏僻的吴旗县调查时发现,陕北农村虽落后,但喜欢画画的倒不少。他想,如果在基层有一个像户县那样为农民服务的群众美术队伍就好了。于是他下决心将工作重点放到农村去,把自己的主要精力从创作转向组织辅导基层美术队伍上来。他把这个想法和馆长李梓盛说了,得到了他的支持。

靳之林首先到户县文化馆丁济堂那里请教,接着跑遍了全区13个县市的农村,建起黑板报、壁画、剪纸、农民画等美术小组。那两年,他大多数时间是在最艰苦的吴旗县。天不亮就和农民踏着薄冰挖白土,白天下地劳动,晚上收工回来端着脸盆到各家收锅烟,提着灯一起办黑板报,画壁画。一天夜里,洛河水猛涨,威胁着崖窑台村农民辛苦一年筑起的大坝。在紧急时刻,有两位农民拿起铁锹冒着倾盆大雨上堤护坝,然而却有人跑到河边去“捞河财”,有的在热炕头上睡懒觉。靳之林和美术小组知道了,连夜赶出一期黑板报连环漫画,并配发了一首诗:“倾盆大雨普天降,有人雨中上坝梁,有人雨中捞财忙,有人自留地里跑趟趟,人人为啥不一样,请让大家想一想。”第二天出工时,大家在黑板报前议论开了,护坝的农民受到称赞。就在第二个洪峰到来时,没有人号召,社员全部出动护坝,堵住了决口,保住了大坝。事后支部书记赵海清说:“如果没有这期黑板报,大坝肯定保不住了。”村里把美术组的事迹报到县里,美术组长乔正东以特大功勋出席了全县劳模大会。

1975年,他们举办第二届全区美展,特意将深受农民欢迎的黑板画刊和农民画突出出来,搞得热火朝天。地委书记看了很受感动,把各市县文化局长、文化馆长叫到吴旗县,召开了群众美术工作如何为农村建设服务的现场会。

在陕北,历史最悠久,最有群众基础的要算剪纸和刺绣了,农村妇女大多会剪窗花。它作为中国原生态文化的直接延续,经过劳动妇女代代相传,遗留下大量古老民俗甚至远古的图腾。特别是老年妇女的剪纸,简直可以说是活文物。但是,“文化大革命”中,民族民间文化艺术被当作“四旧”被“破”掉了,农村妇女被迫放下手中的剪刀,剪纸艺术处于万马齐喑的局面。

从1978年开始,靳之林为了抢救面临断裂的民间艺术,弘扬民族文化,首先培训了延安地区各市、县文化馆的美术干部和农民美术骨干。这年冬天,他依靠这支骨干队伍,从剪纸和刺绣入手,开展了遍及全区13个市、县的民族民间文化艺术普查挖掘工作。他亲自带领普查队伍到安塞和洛川,进行县不漏乡、乡不漏村、村不漏人的拉网式普查。结果,仅安塞县就有会剪纸的妇女2万多人,剪纸能手5000多人,称作“农民艺术家”的“种子选手”40余人。

他把各市县的“种子选手”集中起来办学习班,鼓励他们拿起剪刀,将几千年的民族民间文化艺术传承下来,创作发表作品。在安塞,白凤兰老大娘剪出的喻生命之门的《双鱼》、《双蛙》、《双猪》、《双鸟》令他惊奇。这不正是古代生殖崇拜、生命崇拜的再现吗?在黄陵,丁巧老大娘的《扣碗》剪纸更使他振奋。它上为垂阳男娥,周饰象征男阳万字不断头,即富贵不断头图案。下为双乳女娥,周饰象征女阴的图案。这一剪纸组合不正体现了天地相合,男女构精,化生万物的繁衍意识吗?在随后的普查挖掘中他发现,这种体现混沌化分阴阳,阴阳相合化生万物,万物生生不息的本原哲学宇宙观,以及基于这种宇宙观产生的生命意识、繁衍意识,在老大娘的剪纸题材中比比皆是。于是他不厌其烦地向她们求教、提问,如饥似渴地向她们学习,向她们的艺术学习。后来他这样谈到自己当时的兴奋心情:“陕北老大娘剪出的不只是一幅幅剪纸,而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结晶,有着千斤重的分量。”“我特别喜欢农村老大娘的剪纸,它不仅积淀着让你一辈子也研究不完的内涵,而且它那随心所欲的大写意的外轮廓,古拙、明朗而淳朴的艺术气质,是你一辈子也难以学到的。”

在将近10年的时间,他每年春节都是在乡下度过的,看妇女们剪窗花、贴窗花,收藏她们贴剩下的剪纸。最后竟搜集到1万多张,并作了系统整理研究。

于是,1980年,靳之林组织延安地区各市、县“农民艺术家”创作的剪纸,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了粉碎“四人帮”后第一个民间艺术大展“延安地区民间剪纸展览”,它和之后连续举办的“延安地区安塞、洛川、君宜农民画展览”、“民族美术之乡展览”一起,推动了20世纪80年代中国民间美术运动高潮的到来。

于是,1981年,靳之林和延安民间剪纸艺术家李秀芳赴法国7个城市访问,成为中国民俗艺术走向世界的第一枝“报春花”。

于是,1985年,靳之林带领陕北、陇东6位老大娘登上中央美院的讲坛,进行民间美术和中国民间艺术造型体系的教学,促成了中央美院民间美术系的成立。这是中国美术教育里程碑性质的改革。

于是,他用这把金钥匙,打开了通向民族与人类文化宝藏的大门……

央美毕业写实油画作品(一生跋涉求本真)(4)

— 未完待续 —

(图文来源《翰墨春秋六十家》作者刘士裕,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