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抗日神剧备受质疑,但是依然有投资方前赴后继的投资拍摄,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此类题材泛滥呢?

(手撕鬼子裤裆藏雷)(1)

抗日神剧由来

“抗日神剧”,也被广大网友戏称为“抗日雷剧”。剧情展现的时间是:1931年9月18日到1945年9月2日这十四年抗战,在剧情中,战争往往被游戏化,戏谑化,我军被美化以及偶像化,友军呈现软弱,懦夫化,日伪敌对分子展现的却是白痴化,还有不少抗战剧甚至出现多过度夸张、时空穿越、超乎常理的雷人场景,因此被网友称为“抗日神剧”。

(手撕鬼子裤裆藏雷)(2)

抗日神剧雷人的几个类型

一、武林高手、剧情玄幻

主要人物如同一些武侠小说人物一样,拥有各种绝世武功,杀敌如囊中探物。

《利箭行动》:于震扮演的男主角面对十几个带着枪的敌人,从枪林弹雨里毫发无损地穿过,依靠一次掷一把飞刀硬是把成片的敌人撂倒了,就好像古龙笔下的小李飞刀。根据八路军老兵的回忆,在战场上杀死一名日军非常困难,杀5名就可能升少尉。但看看这个,一堆枪打不过单枪匹马的汉子。

《抗日奇侠》:剧中人物一拳将城门击打得四分五裂并震飞两个鬼子,甚至一拳击穿了一个鬼子的身体,并将鬼子的身体分为两半,这也正是网上著名的“手撕鬼子”。

(手撕鬼子裤裆藏雷)(3)

二、雷人武器和装备

剧中主角发挥出远超常人的实力,不仅视敌军如无物,甚至在谈笑风生间杀死敌人,并且凭借着传统器械发挥出比现代武器还要威力的效果。

(手撕鬼子裤裆藏雷)(4)

《箭在弦上》:男主角徐一航多次在实战中用弓箭达到堪比子弹杀敌的效果。

《黑狐》:方天翼在肩膀中枪的情况下,面对日军十余名士兵的居高临下,竟然能用飞刀当场杀死站在高台上的日军指挥官。

《敌后便衣队传奇》:包子雷、蔬菜雷、磁性定时穿甲弹、带防弹裤衩的防弹裤子、四星级炮楼。

三、时空穿越,不分今夕何时

剧中主人公的衣着甚至比大多数现代人都更为时尚,中方武器过于精良,经常出现一些当时年代根本就不存在的武器。

(手撕鬼子裤裆藏雷)(5)

《英雄使命(女子炸弹部队2)》:穿制服的女日军(实际上还是国民党女兵)肩扛带激光测距仪,英国1987年才装备部队的劳80式94mm火箭筒。

四、想象力丰富,违背常理

一些任务行动或是作战效果拍摄的极其夸张,将不符合客观现实和科学原理的事物描绘得有理有据,仿佛跟真的一样。

(手撕鬼子裤裆藏雷)(6)

《黑狐》:主人公方天翼等人凭借远离飞机场上百米远的一个油桶,便能瞬间点燃并摧毁整个飞机场。

《神枪》:发射出去的子弹被认为是可以水平拐弯并轻易击中敌人的,当时的科技没有GPS定位功能吧?

《铁血使命》:女子炸弹部队队长薛敏居然想出了用炸弹引爆山上的石头,将飞机打下来的“妙计”,飞机一般都是在数千米高空,当时的炸弹威力也不足以把石头炸几千米远的高空。

(手撕鬼子裤裆藏雷)(7)

《永不磨灭的番号》:第34集,营长孙成海向天上扔了一颗手榴弹,竟把一架日本飞机打了下来。即便以飞机最低的飞行高度和飞行速度来作假设,依靠投掷手榴弹来击中飞机仍属天方夜谭。

五、神话自己、诋毁敌友

剧中把我方描绘智勇双全,往往把国军描述得软弱无能、把日军塑造得胆小愚钝,虽然看得人感觉很爽,但是与历史却完全不符,试想一下,愚钝的人能上战场打仗吗?

(手撕鬼子裤裆藏雷)(8)

六、雷人台词、奇葩言论

1、同志们,八年抗战开始了!(这是,神预言啊!)

2、同志们,抗日战争已经第七个年头了,还有最后一年,大家一定不要放弃。(易经高手,预知未来)

(手撕鬼子裤裆藏雷)(9)

3、我爷爷九岁的时候就被日本鬼子残忍地杀害了,我恨日本鬼子。(这不是亲爷爷吧?要不是太早熟了,有点违背生物常识)

4、每人携带150公斤炸药。(普通人需要四五个人抬得动,难道是李元霸天生神力?)

5、八百里开外,一枪干掉鬼子的机枪手。(这是什么枪,子弹带火箭助推器?)

(手撕鬼子裤裆藏雷)(10)

6、你是神雕侠侣的后裔,把这些倭寇全部杀光。(金庸写作《神雕侠侣》在1959年到1961年期间,有点穿越了)

七、抗日剧过于偶像化,情感大戏太多

现在许多的抗日剧其实是披着战争外衣的情感大戏。剧中的男女主角,衣着光鲜,打仗不是最主要的,谈个恋爱,耍个帅,装酷才是他们的重要情节。

(手撕鬼子裤裆藏雷)(11)

八、战斗场面不严肃,过于儿戏化

当下流行的抗日剧中,在战场上拼命的有女人,有和尚,有儿童,有土匪,他们总是能料敌制胜。我就不明白了,为什么鬼子在把中国的青壮军人打败之后,总会败给这一群妇孺呢?

(手撕鬼子裤裆藏雷)(12)

抗日神剧备受质疑,为什么屡拍不止?

首先,抗日神剧有一定的喜剧成分,看剧的人轻松愉悦不压抑,尽管存在情节不合理,但是很多人就当娱乐节目,就是为了开心。很多人知道剧情不符合常理,可依然乐此不彼。在追究的群体当中,不乏大学教授等知识分子。

其次,抗日神剧剧情简单,不深奥不复杂,虽然荒谬,但看懂的门槛低,不论年龄大小,不论文化高低,不费劲就能看明白。不像谍战剧,穿越剧,商战剧太费脑子。对于绝大多数国人来说,几乎都知道抵抗日本法西斯这段历史,看抗日神剧很容易进入这个剧情,没有陌生感。

(手撕鬼子裤裆藏雷)(13)

还有,看电视的观众往往以中老年居多,他们更熟悉这段历史,而且剧中的家国情怀也贴合了中老年观众的心理。

另外,剧中的英雄人物,胜利情结吸引观众,现实中,不论性别,不论年龄大小,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英雄梦,而抗日神剧满足了个人的英雄梦想。当然电视剧往往是以战胜敌人作为结果,这也契合了很多人的现实愿望,那就是艰苦的开始,完美地收官。

最后,抗日神剧尽管备受质疑,依然拍摄不止,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投资少,但是获利很丰厚。因“手撕鬼子”情节而广受争议的电视剧《抗日奇侠》在多家电视台成为收视冠军,第二轮播出一集200万,利润翻倍;热门抗战剧的利润率普遍达到200%。因为利润高,投资客们趋之若鹜奔向抗日题材,虽然情节雷人,故事离奇,虽然广受争议,但是越争议,越是有人看。

如何看待“抗日神剧”

抗日战争,中国人民付出了巨大牺牲,最终战胜日本法西斯,战争是残酷的是曲折的,绝不是某些抗日神剧描写得风轻云淡,一边谈着恋爱,一边轻松打鬼子。

抗日神剧的泛滥成风是对当年无数抛头颅洒热血的抗日英雄先辈们的严重不敬,是对那段值得深思哀悼的痛苦历史的自欺欺人。

抗战神作的层出不穷是制片方和投资商片面追求经济利益、审批部门把关不严、观众只顾追求娱乐心态三者共同作用下的结果。这样的结果不仅歪曲了历史,传递的实际上是错误的价值观、思维观。

(手撕鬼子裤裆藏雷)(14)

有关部门对此现象的监督过程应该是长期和严格的,为了历史的真实、为了孩子的价值观、为了民族的荣辱感,应该引起足够重视,避免这类不良影视作品卷土重来或变相复燃。

艺术来源于现实,又升华现实,在现实的基础上可以加工改造,但是绝不能胡编乱造,像抗美援朝战争片《长津湖》,不仅还原了历史,也反映了了战士们不怕牺牲、保家卫国、爱国这一主旋律。

所以说“抗日神剧”可以休矣,国人需要的是严肃不失活泼,却又真实反映历史的抗战剧,而不是把战争当儿戏的神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