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由高希希导演,何润东、印小天、叶璇等主演的革命历史题材剧《马上天下》正在热播今年正值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马上天下》这部题材严肃、制作精良的抗战题材电视剧,再次得到了广泛关注,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马上天下电视剧全30集 塑造文气英雄抗战正剧回归?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马上天下电视剧全30集 塑造文气英雄抗战正剧回归

马上天下电视剧全30集 塑造文气英雄抗战正剧回归

当下,由高希希导演,何润东、印小天、叶璇等主演的革命历史题材剧《马上天下》正在热播。今年正值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马上天下》这部题材严肃、制作精良的抗战题材电视剧,再次得到了广泛关注。

由小说改编的抗战剧受欢迎

《马上天下》改编自军旅作家徐贵祥的同名小说,2004年同样由高希希执导,由徐贵祥的小说改编的军事历史题材电视剧《历史的天空》,得到了观众的广泛好评,张丰毅饰演的草莽英雄姜大牙的形象深入人心。而2015年,电视剧《马上天下》再次成功塑造了陈秋石这样一个个性独特、性格饱满的革命英雄形象。在小说原作者徐贵祥看来,电视剧的创作团队破译了小说《马上天下》的密码,提取、提炼、体现了原著的思想和艺术精髓。在当下的电视剧市场,战争题材电视剧中乱象丛生,各式各样的抗战“神剧”、“雷剧”饱受争议,而《马上天下》的热播,为电视荧屏提供了一份兼具思想价值和审美价值的大作,也取得了不俗的收视成绩。

《马上天下》以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为时代背景,以太行山和大别山这两个地方为地理文化背景。徐贵祥并没有经历过抗战和解放战争,但是他体验过两次南方局部战争,从一个新兵成长为一个基层指挥员,对于战争有刻骨铭心的体验,而这也是他进行战争文学创作的得天独厚的优势。与此同时,他还多年担任解放出版社的编辑,接触过很多战争亲历者,听过他们的讲述,也阅读过很多军史和战史,脑海中储存了大量有关战争的信息。用他自己的话说,久而久之,这些信息就像粮食一样,“在不知不觉中就发酵成酒了。”

《马上天下》对英雄人物塑造到位

《马上天下》的主角陈秋石的形象,在艺术创作上明显迥异于之前为人所熟知的革命战争将领形象,与近年来以《亮剑》中的李云龙为代表的草莽英雄式的人物明显区别开来,也不同于徐贵祥之前在《历史的天空》中所创作的姜大牙的形象。陈秋石出身富庶之家,却投入无产阶级革命事业;一身儒雅文人气,却也是在战场上叱咤风云的将领。谈到对这位英雄人物的塑造,徐贵祥表示,一方面陈秋石怀着“家国天下”的情怀,另一方面,“上战不战、上兵伐谋”这一传统兵法的精髓已经渗透在他的生命当中。陈秋石是智慧与弱智同在,血性与怯懦并存,崇高与卑微一体,超凡与世俗交替的复杂混合体。对于陈秋石究竟是怎样一个人,很难一言以蔽之,但他是从中国文化土壤脱颖而出的人物。既不是古典英雄的复制,也不是西方英雄的模仿,他的身上集合着中国式英雄的传统基因。作为中国的知识分子,血液里流淌着修身齐家平天下的理想,追求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境界。

事实上,电视剧中呈现出的陈秋石形象,是对小说原著的二次创作。原著里面的陈秋石是一个少言寡语、深思熟虑的人,电视剧里的陈秋石则要外在得多。在刚开始看到电视银幕上的陈秋石时,徐贵祥觉得有些不太习惯,但久而久之,他觉得陈秋石似乎本来就应该是这个样子的。陈秋石是个奇才,他出生富庶,受过良好的制式教育,但他不食人间烟火,不太懂人情世故,甚至有点疯疯癫癫的,但是在战争领域里,则有超常的多愁善感。在电视剧里,这个人物的成长经历,重要转折,精神世界的变化,安排得都比较合乎他这个人的内在逻辑,而且随着剧情的深入,人物形象越来越饱满。

另一个男主角是陈秋石的儿子陈三川,自幼没有受过正规的教育,野生野长,是靠大刀片子砍杀出来的草莽英雄,这个形象同他的父亲的儒将形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和互补,由这一对父子派生出来的人物的经历、情感、命运变化,形成了符合中国特色和审美意趣的基本结构,这也是小说和电视剧受欢迎的基本前提。

抗战正剧回归令观众欢欣鼓舞

电视剧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在于陈秋石这位英雄人物的成功塑造,与观众心中对英雄的固有概念明显区别开来。在小说原作者徐贵祥看来,这与其说是创新,不如说是一种回归。因为从某种意义上讲,回到本来面目,其实就是创新。陈秋石这个崭新的面孔让观众眼睛一亮,他不是神话人物,是真真实实地存在着的,这是观众早就期盼的英雄。

除了人物塑造上回归真实,电影所要弘扬的主题也在回归理性与人文关怀。徐贵祥认为,战争意味着杀戮,但战争又是不可避免的,所以理智和审慎地对待战争,用智慧和人格化解战争,也许就是最好的战争。在《马上天下》里,主人公陈秋石说过,“三流的指挥员被敌人消灭,二流的指挥员消灭敌人,一流的指挥员既不是消灭敌人,更不是被敌人消灭,而是让他甘拜下风。”这样的言论,可以看成是《马上天下》的核心价值。而徐贵祥之所以这么设计,就是想通过陈秋石表现知识分子将领在战争中的作用,发扬光大“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战争理念。

从《历史的天空》到《马上天下》,这十几年来,不论是原著作者徐贵祥,还是导演高希希,对于中国革命战争历史的认识,对于民族文化的认识,对于中国军人内在特质和外在行为的认识,都越来越回归于真实。这在众多的“神剧”“闹剧”充斥影视市场的当下,是一次十分有益的理性回归,甚至起到了拨乱反正的作用。(丁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