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有什么样的故事(李白之谜101)(1)

最近十来年,“床”成了《静夜思》最大的争议焦点。诗中的“床”究竟为何物,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各执一词,争论一直没有平息,也未达成共识。

争议有如下说法:

一指井台。二指井栏。从考古发现来看,中国最早的水井是木结构水井。古代井栏有数米高,成方框形围住井口,以防止人跌入井内。这个方框形装置既像四堵墙,又像古代的床。因此古代井栏又叫“银床”,说明井和床有关系,其关系的发生则是由于两者在形状上的相似和功能上的类同。

三是“窗”的通假字。从意义上讲,“床”可能与‘窗’通假,而且在窗户前面是可能看到月亮的。但是,参照宋代版本,“举头望山月”,便可证实作者所言乃是室外的月亮。从时间上讲,宋代版本比明代版本在对作者原意的忠诚度上更加可靠。

四是取其本义,即坐卧的器具。《诗经·小雅·斯干》有载“寐之牀(同‘床’)”,《易·剥牀·王犊注》亦有“在下而安者也”之说,讲的即是卧具。

五为胡床。以马未都等人为主。胡床,亦称“交床”“交椅”“绳床”。古时一种可以折叠的轻便坐具。马扎的功能类似小板凳,但人所坐的面非木板,而是可卷折的布或类似物,两边腿可合起来。现代人常为古代文献中或诗词中的“胡床”或“床”所误。至迟在唐时,“床”仍然是“胡床”(即马扎,一种坐具)。

360百科“床(通假字‘牀’)”有如下意思:

(1)供人睡卧的家具。(2)古代坐具。(3)安设床铺。(4)在床上睡觉。(5)安放器物的支架、几案等。(6)井上围栏。(7)物之底部。(8)量词。犹架,座。(9)量词。犹套,副。(10)量词。指一对夫妇所承担的租调量。(11)量词。犹条,用于被褥等物。

从词的释义看,“床”最基本的意思是“卧具”。从争论的选项看,也有“卧具”之意。那么,李白《静夜思》中的“床”是否是“卧具”,或者说是不是今天一般人所理解的“供人睡卧的家具”呢?换句话说,在唐代诗歌语境里,“床”有不有我们现代人所用的“卧具”之意呢?

《静夜思》中的“床”究竟该作何理解呢?要得出这个答案并不太难。先看李白诗中还有哪些带“床”的诗句?这些诗句中的“床”分别为何物?有没有与《静夜思》中的“床”用法用意一致的?在唐人乃至更远的古人诗歌中,有不有与《静夜思》中的“床”用法用意一致的呢?比较之后,即可得出结论。

先看李白自己诗句中的“床”——

《寄远》:

美人在时花满堂,美人去后空余床。床中绣被卷不寝,至今三载闻余香。

《平虏将军妻》:

君心自不悦,妾宠岂能专?出解床前帐,行吟道上篇。

以上两首诗中的“床”除了当“卧具”讲,还有别解吗?显然没有。

再看李白诗中的其它“床”为何意?“去时无一物,东壁挂胡床。”(《寄上吴王三首》)“庾公爱秋月,乘兴坐胡床。”(《陪宋中丞武昌夜饮怀古》)这两句写得很明确,是“胡床”,无别解。“承恩初入银台门,著书独在金銮殿。龙驹雕镫白玉鞍,象床绮食黄金盘。”(《赠从弟南平太守之遥二首》)句中之“床”当是精美的坐具——刻着象形纹饰的精美座椅。“怀余对酒夜霜白,玉床金井水峥嵘。”(《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梧桐落金井,一叶飞银床。”(《赠别舍人弟台卿之江南》)在这两句诗中,与“玉床”“银床”相对应出现的都是“金井”,可见,此当为“井栏”“井台”之意。

可见,在唐朝,“床”是一个多义词。在李白诗中,已经存在与今天含义、功能一致的“床”了。同时也存在今人争论的其它义项。

再看唐人诗句中的“床”都有哪些义项。

一是“胡床”。比如:“舍人下兮青宫,据胡床兮书空。”(王维《登楼歌》)。“露顶据胡床,长叫三五声。”(李颀《赠张旭》)“邀人裁半袖,端坐据胡床。”(李贺《谢秀才有妾缟练改从于人秀才引留之不得……嘲谢复继四首》)“池上有小舟,舟中有胡床。”(白居易《池上有小舟》)从这些诗句看,“胡床”的规模不大,的确像今天的马扎。当然也有例外。比如权德舆的《跌伤伏枕,有劝醲酒者暂忘所苦,因有一绝》:“一杯宜病士,四体委胡床。暂得遗形处,陶然在醉乡。”如果是马扎,何以能承载“四体”——四肢。这个“委”字言人的整个身体,而非体重。

二是“井台”。比如:“薜荔垂书幌,梧桐坠井床。”(唐彦谦《红叶》)“碧井床空天影在,小山人去桂丛疏。”(胡宿《淮南王》)很明显,句中的“床”前都有一个“井”字,其意别无二解。李白会躺在这样的井台上吗?李白露宿院外的井台上吗?月光单单照在井台前吗?似乎都不太可能,李白似乎一生都未曾经历过如此窘境。

三是“绳床”。供一般人纳凉或出家人修炼之用,类似于今天的“吊床”。看如下诗句:“江云入袈裟,山月吐绳床。”(岑参《上嘉州青衣山中峰》)“木槿花开畏日长,时摇轻扇倚绳床。”(钱起《避暑纳凉》)“脱巾斜倚绳床坐,风送水声来耳边。”(裴度《凉风亭睡觉》)“洗浪清风透水霜,水边闲坐一绳床”(白居易《秋池》)这些“床”都有个“绳”字,这些“床”都用于纳凉时睡卧,当然也可以倚、可以坐。再看,“石室无人到,绳床见虎眠。”(王昌龄《遇薛明府谒聪上人》)“朝持药钵千家近,暮倚绳床一室空。”(韩翃《题玉山观禅师兰若》)“过斋长不出,坐卧一绳床。”(张籍《题清彻上人院》)“坐倚绳床闲自念,前生应是一诗僧。”(白居易《爱咏诗》)“自出家来长自在,缘身一衲一绳床。”(白居易《赠僧五首·自远禅师》)“绳床欹坐任崩颓,双眼醒醒闭复开。”(齐己《静坐》)很显然,这些诗句中的“绳床”是供出家人修炼用的,当然也可睡可倚。

四是供一般人睡觉的“床”——卧具。只有在平躺的“卧具”上才能真正放松地睡觉。“胡床”上可睡,似乎只能勉强打个盹。“绳床”上可睡,也只有在夏季,一般人不会专门睡在上面练功修行。

其一,这种“床”可以休息,睡不着的话,还可以看看书。古人也有“枕边书”,以看书的方式催眠或休息。比如:“寂寂寥寥扬子居,年年岁岁一床书。”(卢照邻《长安古意》)以看书打发寂寥闲暇的时光。“图书纷满床,山水蔼盈室。”(陈子昂《秋园卧病呈晖上人》)以书“满床”尽显文人居室的雅致。

其二,这种“床”常常与“卧”相呼应,是专用来睡觉的。比如:“愿君解罗襦,一醉同匡床。”(乔知之《倡女行》)注意“醉同匡床”的前一个动作,是“解罗襦”,是脱掉外衣踏踏实实地休息。这是“醉卧”。“高卧一床上,回看六合间。”(王缙《同王昌龄裴迪游青龙寺昙壁上人兄院集和兄维》)躺在“床”上睡不着,就东张西望。“结发为妻子,席不暖君床。”(杜甫《新婚别》)老杜的这句诗最明显,“席”与“床”同时出现,足见二者的关系与今无异。再看老杜《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诗句:“布衾多年冷似铁,骄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雨大,屋漏,床头无干处,多么窘迫。如此窘境,老杜竟责怪“娇儿”不会睡觉(恶卧),明明是布质的被子(布衾)“冷似铁”嘛,明明是“床”被雨漏湿了无处安放嘛。

其三,这种“床”还有枕头、帐子一类的辅助品。比如“闺门半掩床半空,斑斑枕花残泪红”(张祜《车遥遥》),一点也不用解释句中的“床”有何用途。李白在《平虏将军妻》诗中有同样的写法:“出解床前帐,行吟道上篇。”

其四,这种“床”上还有必备的被子,否则无以御寒。比如:“帷横双翡翠,被卷两鸳鸯。婉态不自得,宛转君王床。”(郭震《冬歌》)“懒正鸳鸯被,羞褰玳瑁床。”(李义府《堂堂》)“寒尽鸳鸯被,春生玳瑁床。”(刘希夷《晚春》)李白自己也如是说:“美人在时花满堂,美人去后空馀床。床中绣被卷不寝,至今三载犹闻香。”(《赋得盈盈楼上女》)人去“床”空有余香,多妙,人多美,美人在时有多少美事,直让人禁不住一阵瞎想。

其五,这种“床”还有“空床独守”之意。比如:“此时空床难独守,此日别离那可久。”(骆宾王《代女道士王灵妃赠道士李荣》)“空床难独守,谁为报金徽。”(孟浩然《赋得盈盈楼上女》)这“空床”让那些古代的才子伤透脑筋,这“空床”上少了红粉,少了浪漫,少了温馨,少了慰藉,因而难忍,因而生出这许多的诗意。

“床”有上面这五种情形,《静夜思》的“床”是“井台”“井栏”?抑或“绳床”“胡床”?显然不是,显然与现代的睡床用途、语意一致。李白“床前明月光”之“床”与这些诗句里的“床”有着相同的用意。

再从诗歌本身的特色看,李白“床前明月光”之“床”也当是“卧具”之意。若是“井台”“井栏”之意,清醒状态下显然不会生“疑”——只有睡眼朦胧之际,才会有月光如“霜”之“疑”。若是“胡床”“绳床”之意,李白显然不会于秋天的夜晚在那上面入睡,即使打一小会儿盹,也不会生“疑”——必是长时间睡眠之后、忽然醒来才会有这种感觉。有人说,月光怎么会照在“床前”,实际上不仅可能,也是一定。“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这个“户”就是窗户。虽出自宋代晏殊,但他写了一个事实,写出了对生活的真实感知。几百年前的李白提前“享受”了晏殊所体验到的真实生活场景——只是李白是半夜醒来,而晏殊则一夜未眠。

诗不是“日记”,虽也能“记录”,却是对生活本真的“诗意”升华。

(待续;讲李白我是认真的;版权所有)

李白有什么样的故事(李白之谜101)(2)

李白有什么样的故事(李白之谜101)(3)

李白有什么样的故事(李白之谜101)(4)

李白有什么样的故事(李白之谜101)(5)

李白有什么样的故事(李白之谜101)(6)

李白有什么样的故事(李白之谜101)(7)

李白有什么样的故事(李白之谜101)(8)

李白有什么样的故事(李白之谜101)(9)

李白有什么样的故事(李白之谜101)(10)

李白有什么样的故事(李白之谜101)(11)

李白有什么样的故事(李白之谜101)(12)

李白有什么样的故事(李白之谜101)(13)

李白有什么样的故事(李白之谜101)(14)

李白有什么样的故事(李白之谜101)(15)

李白有什么样的故事(李白之谜101)(16)

文/赵 斌 图/谭昌永、蒋戈

李白故里,四川江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