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嘉庆年间,恰逢大旱之年,七岁的陈尘跟着十四岁的姐姐陈霞逃荒,他们来到一座山脚下的刘家庄前,已经饿得前胸贴后背。

姐姐陈霞,看着骨瘦如柴,一直喊饿,并且已经迈不动步子的弟弟陈尘,忍不住泪如雨下,她跟着父母一路逃荒,可是父母先后在路上倒下,再也没有起来。

“你们两个无论如何要活下来,你一定要照顾好你的弟弟”,陈霞父母的嘱托在她的耳畔回响。

她紧咬牙关,拼尽最后的力气,背起弟弟陈尘,刚走到村口,她忽然晕倒在地,弟弟陈尘拼命地哭喊。

民间故事临终传说(搬运工厚葬老翁)(1)

好在吉人自有天相,他们被村口的刘大状家救了,刘大状十七岁,和他父亲一样,以砍柴为生。

姐弟俩千恩万谢,拼命干活报答刘大状一家人的救命之恩,还有收留之情,陈霞顺理成章地嫁给了刘大状,一起抚养年幼的陈尘。

陈尘十分懂事,七岁开始帮村里的地主放牛,十岁就跟着姐夫刘大状上山砍柴,深得刘家人的喜欢和疼爱。

一晃十年过去了,陈尘十七岁,长成了大小伙子。

陈霞开始操心弟弟婚事,陈尘自打来到刘家庄,他就和同村的姑娘刘芳关系密切,刘芳不仅漂亮,而且温柔。

所以陈尘经常借着给她家送些柴的机会,接近刘芳,二人就越发的熟悉,陈霞就托了媒人去刘芳家里替弟弟说合亲事。

可是做父母的谁不想自己的女儿嫁个好人家呢?刘芳的父母一开始也没有过分的要求,只要陈尘有三间茅屋就可以了,或者改名换姓做上门女婿。

如果陈尘有个哥哥或者弟弟,做上门女婿尚可考虑,可是他是陈家的独苗了,怎么能改名换姓做上门女婿呢?可是该三间茅屋,哪里来这么多钱?

姐夫家收留他们,已经是天大的恩情了,怎么好再拖累他们?再说姐姐刚生了两个孩子,能吃饱饭已经不错了,看着面黄肌瘦的小外甥和外甥女,他于心何忍?

于是陈尘拼命的砍柴,希望早点攒够盖房的钱。

可是那年春节,刘芳的表姑来串门,她给刘芳介绍了一门亲事,男方是在镇上开杂货铺的。

别看开杂货铺的在镇上是普通的人家,但是相比与小山村,那可是富裕多了,刘芳得知情况后,她的态度很快发生了转变。

因为这样她可以从一个山村人变成镇上的人,要知道镇上是她去过最远的地方,而且每次赶集都要去。

陈尘便找机会去询问刘芳的想法,刘芳说她的父母也不是答应你,只是要在盖房的基础上,另外有十两银子的彩礼。

因为这样就可以去镇上租个店铺做些生意,否则她也无能为力,没办法说服自己的父母。

陈尘和姐姐还有姐夫都清楚,刘芳这个要求,摆明了是让陈尘知难而退,不要纠缠自己,让她有个好的归宿。

这让陈尘丝毫看不到希望,因为他算过必须每天砍十担柴才行,另外他也清楚,刘芳嫁给自己只会受苦受累,哪有嫁到镇上好呢?

“算了吧,放弃吧,再怎么拼命都是没用的”,这个声音占据了陈尘的内心。

故而,陈尘心灰意冷,干脆自暴自弃,刚好春节休息几天,他躺在床上不起来了,因为他觉得自己没脸见村里人。

正月十六那天,陈尘正在蒙头大睡,听见屋外姐姐和姐夫大吵了起来,两个孩子哭闹了起来。

民间故事临终传说(搬运工厚葬老翁)(2)

姐姐喊道:“从我踏进你家的门,我那天不是任劳任怨地在干活,还给你生了一儿一女,现在让你去借点钱给我弟弟盖房,怎么样了?”

姐夫怒道:“怎么了?这些年,你们吃我的,住我的,穿我的,我们自己都吃不饱穿不暖,还有钱给你弟弟?光盖房行吗?人家要十两银子的彩礼呢。

你让我去哪里借,借了不用还?谁来还?你看你弟弟现在变成什么样了?春节都过完了,也不起来干活,你要再跟我吵,你和你弟弟从哪来,回哪去。”

陈尘听到这里,一阵心酸,他丝毫不怨姐夫,因为没有姐夫一家人,他和姐姐恐怕活不下去。

但是她心疼姐姐,姐姐带着自己逃荒来到这里,如果不是为了报恩,为了自己,以姐姐的姿色,可以嫁给更好的人家。

更何况这些年,但凡姐夫有一点对自己不好,她都会据理力争,生怕自己受了委屈。

他下定了决心,准备出去闯一闯,这是他这几天躺在床上思来想去的结果,不仅仅是为了自己争口气,更是不想让疼爱自己的好姐姐受委屈。

想到这里,陈尘一骨碌爬了起来,穿上衣服,对姐姐说道:“姐姐,你别和姐夫吵了,姐夫说的我都听到了,我能理解,我想去县城找点事情做,你们多保重。”

陈霞的眼泪刷地落了下来,刘大状有些惊慌失措,不过他说道:“怎么了?我那里说的不对吗?一个大男人,说你两句就要跑?要出去也行,没混个人样,你别回来。”

“孩子他爹,你别再说了啊!”陈霞对刘大状吼道,然后拉着陈尘不让他走。

陈尘含泪说到:“姐姐,没事的,这些年,你为我付出得太多了,这村里,我实在是没脸呆下去了,你就让我出去吧。”

陈霞缓缓松开手,陈尘一左一右抱起了小外甥和外甥女,亲了又亲,说道:“你们乖,别哭了,舅舅出去挣钱,回来给你们买好吃的。”

说完,陈尘大步流星,往外走,姐姐跑了过来,往陈尘口袋里塞了几个窝窝头和几个铜板。

陈霞叮嘱道:“弟弟,别听你姐夫的,无论你在外面怎么样,都要记得回来,在外面要注意安全,爹娘常叮嘱我们,做人要心地善良,千万别学坏。”

陈尘风餐露宿,去了县城,他听村里的人说过,县城有个码头,可以找到活干,自己身强力壮,人高马大,做这些,完全没有问题。

他没敢奢望有朝一日能够和刘芳再续前缘,他只希望,多挣点钱,别让村里人瞧不起,因为寄人篱下的滋味着实不好受,更有人说他是靠着姐姐才活下来的。

可是他到了码头,搬运工领头的压根不打算收陈尘,即便是他苦苦哀求也不行,一个姓王的老翁替他求情,陈尘才得已留下来,大家都叫老翁为王老汉。

民间故事临终传说(搬运工厚葬老翁)(3)

离开家之后,他才知道自己有多么想姐姐,想小外甥和外甥女,还有刘芳,他没日没夜,起早贪黑地扛东西,搬东西,把自己累的像条狗,剩余的时间就是吃饭和睡觉。

闲暇之余,他会和王老汉聊聊天,码头有个工棚,里面有个大通铺,住着很多的人,王老汉让领头的安排陈尘睡在他的隔壁,两个人慢慢熟了起来。

王老汉五十多岁,在码头干活有些吃力,因为他陈尘只能留在码头,陈尘是个知恩图报的人,自己年轻,有力气,没少帮着王老汉。

可是陈尘渐渐发现王老汉有些奇怪,不是他的性格,而是他每天上午在码头干活,下午则不出去,陈尘开始以为王老汉年纪大了,一天只能干半天的活。

后来和王老汉熟了之后,王老汉告诉了陈尘实情,王老汉五十多岁,是个当爷爷的人,他来码头是另有原因。

王老汉说道:“我老伴已经去世,原本我们家在离小镇不远的三岔路口有个凉茶铺,可是不足以养活一大家人,我的儿子就来县城做点小生意。

早些年还挺好的,可是两年前,我的儿子忽然没有任何消息,我的儿媳便去县城寻找,可是也是一去无回。

家里忽然没有了儿子和儿媳,我和孙女王梅度日如年,孙女天天闹着要来县城找她的爹娘,可是一个十几岁的姑娘,我怎么放心?

于是我决定来县城找儿子和儿媳,哪怕找回哪一个也好,不然我那天不再了,孙女王梅变成了孤苦伶仃的人,没成想我一个都没找到。

我带的盘缠用完了,可是我不好意思回去,怕我孙女失望,本想一边乞讨一边找我的儿子和儿媳,想熬到春节再说。

可是我有手有脚,身体尚可,决定找点事做,填饱肚子。

这个码头有货运,也有客运,人流很大,我经常来这里打听,慢慢的和这里的领头的熟悉了,他见我可怜,就收留了我,我上午干活,下午四处寻找儿子和儿媳。”

陈尘听了之后,感慨不已,与家人团聚,是每个人的最基础的愿望,王老汉的经历,让陈尘也钦佩不已。

转眼到了冬天,天气寒冷,虽然陈尘拼命干活,可是才挣了不到五两银子,不过他已经心满意足了,因为手里的钱可以回去盖三间茅屋,减轻姐姐姐夫的生活负担。

他很快想到了刘芳,他知道错过刘芳是必然,说不定此时的刘芳已经嫁做他人妇了,他努力让自己不再想刘芳,可是她想到了姐姐,姐夫还有外甥,外甥女。

每逢佳节倍思亲,春节时万家团聚的日子,陈尘决定回去一趟,不能因为别人的冷言冷语而放弃了和姐姐团聚。

姐夫和姐姐争吵,多半也是那阵子不争气,再说姐夫对自己有恩,岂能因为他说了几句难听的话就能忘记?

再说冬季码头是淡季,活不多,想到这里,陈尘收拾好行李,准备晚上和王老汉辞行,第二天回家,可是天都黑了,不见王老汉的身影,陈尘忽然有种不祥的感觉。

民间故事临终传说(搬运工厚葬老翁)(4)

正当陈尘焦急等待时,有人背着王老汉回到工棚里,陈尘感觉迎了过去,问他怎么回事?

王老汉有气无力地说:“没事,可能是我年纪大了,感染了风寒,头晕脑胀的,忽然晕倒了,幸亏遇到熟人把我背了回来。”

陈尘赶紧伺候王老汉躺下来休息,说去给他请个大夫。

王老汉说:“陈尘啊,没事的,感染风寒而已,过两天就没事了,不用那么麻烦了,平时你没少帮助我,经常陪我去到处找人,已经很麻烦你了啊。”

陈尘连忙说,出门在外,互相帮助是应该的,再说和王老汉相处了近一年,他早把王老汉当成了自己的爷爷,不过他见王老汉这么说,也就没去请大夫。

晚上,陈尘和王老汉提起要回家的事情,也说说自己小时候和姐姐的事情,说着说着,他觉得王老汉好像睡着了,不过呼吸有些急促。

陈尘喊了几声王老汉,还是没动静,他赶紧摸了下王老汉的额头,发现王老汉发着高烧,昏迷不醒,他二话没说,背起王老汉就去了城里找医馆。

好不容易才找到一个医馆,大夫把脉问诊后,摇了摇头说:“他感染风寒不假,但是他应该是长期奔波劳苦,心思郁结,耗尽了精力,如今回天乏力,准备后事吧。”

这个场景忽然让他想起当年逃荒时,父母躺在地上的情景,当时姐弟俩在他们身边恸哭不止,眼睁睁地看着父母断气,还是在好心人帮助下,才将父母草草掩埋的。

想到这里,陈尘泪流满面,求大夫无论如何想想办法,大夫给王老汉开了几粒药丸,说可以让王老汉醒来,可是也就是这几天的事,赶紧问他还有什么心愿未了。

无奈之下,陈尘买了药丸,在大夫的帮助下,让王老汉吃下,大夫说他是出诊回来医馆,否则早就睡觉了,要回家休息,陈尘只好背着王老汉回到工棚。

陈尘伺候王老汉躺下休息,没多久,王老汉烧退了些,缓缓苏醒,陈尘连忙安慰王老汉说,已经带他看过大夫,很快就会好起来的。

王老汉摇了摇头,有气无力地说:“陈尘,谢谢你啊,我的身子骨我清楚,怕是大限将至,你能送我回家吗,我不想死在外面,我想叶落归根。”

陈尘一阵心酸,当年他也想送父母叶落归根,可是父母临终前叮嘱姐姐和自己,不要往回走,往山里走,才有可能活命。

这可能是王老汉最后的心愿了,怎么忍心置之不理?

天刚亮,陈尘就背着已经昏迷的王老汉,去往王老汉所在的地方,是另外一个镇。

一直到傍晚时分,才到王老汉的家门口,门口有个凉茶铺,不过已经关了门,想必是一个女孩子在家,晚上不安全,早早关了门。

陈尘赶紧敲门,屋里有姑娘的声音喊道:“是谁啊?爷爷,是你回来了吗?”

而此时王老汉,仍然昏迷不醒,陈尘赶紧说自己背着她爷爷回来了,打开门之后,只见一个端庄秀丽的姑娘,是陈尘从未见过的美丽女子,她应该就是王梅。

王梅得知情况后,赶紧谢过陈尘后,看着躺在床上尚未醒来的爷爷。

王梅嚎啕大哭,喊道:“爷爷,我叫别去找我爹娘,让我去,你非不同意,怕我一个女孩子出门你不放心。

可是你这一走就是一年多,去的时候还好好的,回来的时候怎么变成这样了啊,你要是有个三长两短,可让孙女我怎么活啊,呜呜呜。”

陈尘也忍不住落泪,似乎是王梅的哭声惊醒了王老汉,他缓缓地睁开了眼睛,王梅赶紧拉着爷爷的手,询问他的情况,陈尘也凑了过去。

王老汉有气无力地说道:“梅儿啊,我怕是不行了,我现在最放心不下的就是你。陈尘啊,我走之后,梅儿身边再无别的亲人,我想把她托付给你......”

王老汉话未说完,永远地闭上了眼睛。

王梅当场哭晕了过去,陈尘一阵忙乱,等王梅醒来,陈尘首先考虑的是安葬王老汉的事情,因为一个姑娘,如何能安排这些呢?

在陈尘的帮助下,王老汉得已体面的下葬,陈尘决定等王老汉过完头七,他就回家,可是王梅该怎么办?

但是王老汉临终前亲口将她托付给了自己,可是自己只是个穷小子。

因为给王老汉看大夫,厚葬王老汉,陈尘挣得银子已经花费的所剩无几,王梅跟着自己只会挨穷受苦。

民间故事临终传说(搬运工厚葬老翁)(5)

可是王梅说:“陈大哥,你的大恩大德,小女子没齿难忘,我爷爷将我托付给你,以后无论你去哪里,我都跟着你,伺候你。”

陈尘连忙说:“这如何使得?我以前只是个砍柴的樵夫,现在只是在码头扛东西,怎好让你跟着我受委屈?”

然而,孤苦无依的王梅,几天的相处,她早就对心地善良,对自己关怀入微,并且没有趁人之危的正人君子陈尘心生爱慕,她一定要跟着陈尘。

可是当地的按照习俗,王梅的爷爷刚去世,第一年春节她不能出门,所以陈尘决定春节后再来找王梅,因为几天的相处,陈尘觉得王梅是个勤劳坚强,温柔孝顺的好姑娘。

即便不娶王梅,认她作妹妹也行。

王梅听到陈尘的决定,几天的悲痛缓解了许多,因为作为一个孤苦伶仃的女子,她看到了希望,终于有了可以依靠的人。

晚上,陈尘梦见了王老汉,陈尘赶紧问他在那边过得怎么样?王老汉感激涕零地说:“陈尘,谢谢你让我叶落归根的心愿实现,又同意照顾我的孙女。

我到了地府才知道,我的儿子儿媳遇到了歹人,早已去世,而且已经投胎转世,而害我儿子儿媳的人已经得到了严惩,只是我和孙女王梅不知道而已。”

陈尘感慨世道的艰难,让王老汉放心,自己一定会照顾好王梅。

王老汉点了点头,又忽然说道:“我知道你不仅心地善良,而且为人正直,你和我孙女同处一室,你并没有趁人之危,见色起意,你让我十分感动,也十分放心。

因此我不仅希望你不仅是照顾我的孙女,更希望你能娶了我的孙女,我知道你为我付出了太多,让我无以为报,在我的后院的桂花树下,我埋了些东西。

里面有二十两银子,是我儿子儿媳以前给我的,还有我的凉茶铺攒的,准备留给孙女做嫁妆的,里面还有我做凉茶的秘方,这是我祖传的秘方,传男不传女。

我本想找到我的儿子,传给他让他在县城开个凉茶铺,可是事与愿违,虽然我家以后没了男丁,但是我十分愿意将它传给你,这些足够你和我孙女过上好日子。”

陈尘刚想在说些什么,王老汉说他要投胎转世去了,被两个差人带走。

陈尘醒来之后,天已经方亮,他和王梅去王老汉的坟墓前祭拜,回去之后,他跟王梅说出了自己的梦,果然在后院桂花树下,挖出了银子和凉茶秘方。

陈尘说:“阿梅,如今你有了钱,和秘方,还是另找个好的人家嫁了吧,跟着我只会受苦。”

王梅含泪说:“陈大哥,你这说的是什么话呢?我爷爷的心愿,也是我的心愿,我不会有了钱,就会嫌弃你,我等你过完春节来接我。”

陈尘辞别王梅,王梅非要把钱和秘方交给陈尘,可是他没有收,说过完春节来找王梅的时候再说。

陈尘匆忙往家赶,到了镇上遇到了村里的熟人,简单说了几句后,他去给姐姐姐夫,还有外甥,外甥女买些礼品,虽然他身上的钱不多,但是这份心意不能少。

民间故事临终传说(搬运工厚葬老翁)(6)

还没到村口,只见姐姐陈霞和姐夫刘大状,还有他的外甥和外甥女远远朝自己的方向张望。

只见陈尘的小外甥和外甥女,奔跑了过来,边跑边喊道:“舅舅,舅舅,你可算回来了。”

陈尘激动得一左一右抱着两个孩子,还未等泪流满面的姐姐开口。

刘大状说道:“陈尘啊,你可算是回来了,你姐姐听说你回来了,高兴坏了,你走的时候,我说得有点过分,你可别介意啊,都是你姐姐的主意,让我激一激将你。”

陈霞抹干眼泪,冲了过来,紧紧地抱着弟弟陈尘,两个人第一次分开这么久,而且陈尘走的时候带着怨气,长姐如母,她岂能不担心自己的弟弟?

一家人欢欢喜喜地回到家中,陈尘说了自己在外的经历,说自己出门一年,回来并没有带钱回来,十分惭愧,他没有说王老汉和王梅的事情。

陈霞说:“弟弟,你能平安回来,姐姐已经很高兴了,这次回来,就别出去了,深得我整天提心吊胆的,过去的事情都过去了。

你走的第二天,刘芳就订了亲,很快就嫁过去了,我和你的姐夫,还有公公婆婆这一年挣了些钱,也找人借了一些,过完春节,就给你盖房,我会托媒婆给你寻门亲事。”

陈尘感动得泪流满面,他赶紧把自己王老汉和王梅的事情说了出来,陈霞说:“弟弟啊,你做得对,爹娘常和我们说,做人要善良,知恩图报。

既然你和阿梅姑娘有缘分,那就跟他去县城发展吧,因为这样我放心,只要你过得好,姐姐心里高兴。”

过完春节,陈尘离开刘家庄,去找王梅,二人一起去了县城,沿街买了个铺面,和后面的小宅子,他们的王记凉茶铺开业。

二人同心协力,勤勤恳恳,凉茶铺做的有声有色,一晃一年过去,二人返回刘家庄,在姐姐的操持下,二人成婚。

民间故事临终传说(搬运工厚葬老翁)(7)

没多久,陈尘将姐姐一家人接道了城里,新开了一个分店,交给他们来打理,陈尘和王梅生儿育女,行善积德,乐善好施,和姐姐陈霞一家都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故事完】

声明:本故事旨在传承民间艺术,劝人为善弃恶,弘扬传统美德,与封建迷信无关,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