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天收夏色,木叶动秋声。专注力是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基础,甸柳一小始终重视学生专注力的培养,10月31日下午,我校六个年级同上一堂心理健康教育课,旨在引导学生集中精力,专注做事。通过课程让学生意识到专注力的重要性,理解专注力与学习效率的关系,觉察自己目前的专注力表现,通过活动探索提升专注力的有效策略,激发培养专注力的兴趣和动力。

小学开展心理健康示范课 济南市甸柳第一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系列课(1)

为更好地提升课堂质量,全校班主任老师提前集体备课,统一制作教学课件,群策群力。课程以注意力理论为基底,班主任老师结合班级学生特点,以趣味交互的课堂场景为主训练场,围绕学校 学生的联动场景,通过难度螺旋渐进的视知觉、听知觉、手眼脑协调能力训练等,帮助学生提升专注力。

小学开展心理健康示范课 济南市甸柳第一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系列课(2)

“专注力是专心于某一事物的心理状态,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重要的心理素质。”课堂伊始,老师带领同学们一起交流什么是“专注”,温故知新,同学们一起回顾自己的学习和生活,有哪些时刻自己的专注力很强?专注地做一件事情时会有哪些表现?你对专注的自己有什么感受?

小学开展心理健康示范课 济南市甸柳第一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系列课(3)

通过交流发现,同样的学习时间、学习内容、学习任务,影响学习效率的主要原因,就是专注力的差异。专注能力弱、注意力易分散的同学不能将注意力集中于某一件事上,在课堂上容易分心,难以将所有精力都投入到课堂学习中,自主学习时也心不在焉,因此学习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

专注或注意是一种普遍的心理状态,每个人都有注意力。但对不同的人来说,他们的注意力或专注力是有差别的。同学们很好奇,那我的注意力怎么样呢?

在课堂教学中,老师结合不同年级学生的实际和年龄特点,运用看图找差异、汉字找不同、一笔成画、连点成图、舒尔特方格、古诗填数字等丰富多彩的形式,让学生了解自身的专注力水平。

在了解专注力的基础上,老师进一步带领同学们进行提升专注力的课堂训练。课堂以趣味交互的场景为主训练场,同学们在游戏中进行视觉分辨训练、听觉抗干扰训练、专注力分配训练、手眼协调训练、视觉广度和集中性训练等,在训练中不断提升自身的专注力。

课堂教学各个训练环节环环相扣,循序渐进,老师们以这种别样的方式分享保持专注力的小妙招,让学生意识到专注力的重要性,也懂得了如何在学习中去制定目标与热爱学习的方法,真正做到快乐学习,快乐进步。

提升专注力还需要持之以恒,反复练习。人们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并非天资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续不断的努力。课下,同学们不断练习,进行注意力广度、注意力深度、注意力分配等训练,不断提升自己的专注力,成果初步显现。

心理健康教育课让同学们不断受到启发,感悟提升专注力对于提高学习效率的重要性。比如同学们在两幅图片中找不同,目标就是找图片的不同,注意力全部集中到图片上,环境中的其他事物和信息很难通过感觉器官进入大脑,因此同学们得出策略一:提升专注力需要有明确的任务目标。

除此之外,在需要非常专注时出现干扰因素,会直接影响到专注的效果,尤其是对专注力本身不太好的同学来说更像是开启了困难模式。比如在听觉训练这个环节,同学们得出策略二:提升专注力需要排除干扰。

本次心理健康教育课,针对学生注意力提升问题,通过有趣的互动游戏设计,帮助学生掌握提升专注力的方法,提高学习能力。学校将进一步关注学生的积极品格优势,发挥班主任和心理教师团队的专业作用,分层次、多渠道地促进心育工作的有效开展,推进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常态化,助力每一位甸一学子茁壮成长,让心灵沐浴阳光,让生命绽放光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