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冬季,火锅、烧烤等这些自带温暖气质的美食就成为很多人餐桌上的偏爱。随着饮食品类的多样化,原本一些小众的特色蔬菜及药食兼用植物越来越受到消费者欢迎。在北方地区,这两年一种比较典型的这类作物就是苏子叶。

苏子叶种植需要多浇水(反季节栽培新宠)(1)

新商机

苏子叶与烤肉等包裹在一起入口,是苏子叶最常见的食用方式,独特的香气与口感让人有种新奇的味觉体验,这种消费新趋向让很多对市场反应敏锐的菜农嗅到了商机,并开始进行反季节生产,一时间苏子种子也成为冬季农资店的畅销货。

苏子叶种植需要多浇水(反季节栽培新宠)(2)

上周有菜农朋友咨询苏子冬季生产管理技术问题,当时我并没意识到苏子栽培面积在牡丹江本地会有多大,直到前两天与经营农资店的朋友聊到苏子栽培的时候,他告诉我今年冬天种苏子的特别多,往年苏子籽只是零星销售,但前一阵子种子都已经卖脱销,这才引起我对这一问题的重视,并详细梳理了一下苏子栽培管理的技术措施。

但联系到本地的气候特点,发现菜农朋友在冬天盲目大面积上马苏子叶栽培,其实面临一个很大的隐患。

苏子叶种植需要多浇水(反季节栽培新宠)(3)

商机之下被忽视巨大隐患

以笔者所在的牡丹江为例,在绝大多数做反季节生产的棚室里,温度不是限制苏子生长的障碍因素。在光照强度方面,虽然本地冬季寡照天气较多,但是往年能生产芹菜等绿叶菜的棚室,在光照强度上也是能满足苏子生长需求的。

按说能满足温度和光照强度要求后,安全生产就不存在多大问题,这也是多数决定种植苏子的菜农共同的想法,但是,很关键一点却被绝大多数人忽略了,那就是苏子是短日照植物。多数菜农朋友对种植的作物是长日照、短日照、还是日中性植物知之甚少,恰恰是在这一相对专业一点的知识上的认知缺失,让种苏子的农户有可能面临功亏一篑的严重后果。

苏子叶种植需要多浇水(反季节栽培新宠)(4)

专业知识盲区是隐患产生的根源

简单来说,短日照植物是“日照长度短于其临界日长时才能开花的植物”,这一临界温度一般来说是12小时左右,也就是这类植物在日照长度少于约12小时的时候就会开花,即植株由营养生长转入生殖生长,意味着作物的生长重心就由长叶片长植株,过度到开花结籽上。

反季节栽培苏子的目的是为了收获叶片,而不是让它开花结籽,因此苏子在反季节生产,如果得不到足够长度的光照时间,就会导致开花结籽并最终栽培失败。

苏子叶种植需要多浇水(反季节栽培新宠)(5)

冬天为了保温需要,棚室外的保温被需要早晨晚揭和下午早放,也就是棚室内的苏子接受到的光照时间少于自然光照时间,这还是在晴天的状况下,在阴雪天的时候出于保温考虑,揭保温被的时间会进一步延迟,放保温被的时间则要进一步提前,两头一压缩,棚内接受自然光照的时间就更短了。

苏子叶种植需要多浇水(反季节栽培新宠)(6)

以笔者所在的牡丹江为例,现在,晴天的时候早晨一般要在八点以后才能揭开保温被,下午一般三点半之前就要放下保温被,棚内蔬菜接受自然光照的时间不足8个小时,若是在阴天雪天,时间就更短。

因此,反季节栽培苏子,仅靠自然光照的话,苏子都会因为短日照刺激而提早进入开花结籽的生殖生长阶段,具体表现为:苏子出苗后,在长至5-6片叶的时候,开始抽薹开花,从而叶片产量急剧缩减,经济产量和栽培效益必然受损。

苏子叶种植需要多浇水(反季节栽培新宠)(7)

怎么应对

因对的唯一办法就是补光,补光最好用LED灯,LED灯有效光能转换率高,节省用电成本,在延长光照时间的同时,还可以有效促进叶片的光合作用,增加有机营养物质的供应水平,从而提高生长速度。如果不具备条件,也可以采用其它照明设备,因为防止苏子开花的关键是延长光照时间,而对光照强度要求相对较弱。

另外一个很关键的要点是要确保自然光照时间加人工补光的时间应不低于12小时,最好达到14小时为宜,这一点至关重要,否则商机与付出的劳动与成本可能会化为泡影。另外,补光的具体时间以早晨日出之前和傍晚刚落下保温被为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