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马香玉。
现在的年轻人热衷游戏和煲剧。
无非是想从现实逃进虚幻。
听故事,爱挑那些编得离奇的。
追偶像,爱选那些造得完美的。
其实,我们喜欢虚幻,不只是因为它更刺激。
而是因为深究之后的真相,可能会太过残酷。
当别的作品都在满足大众、用幻象制造美梦时,有这么一部作品,用丰富的想象力,还原出比真实更加真实的场景。
它就是刚刚回归的——
《颤抖的真相》 第二季
The Shivering Truth Season 2
Adult Swim出品。
首先就为这部动画打上了未成年人请勿观看的「脏标」。
看多了《瑞克和莫蒂》,都知道他家动画一向画风清奇、内容重口。
血腥暴力、有色玩笑、敏感话题,全部都不会缺席。
论黄暴,这部《颤抖的真相》有过之而无不及。
维农·查特曼自编自导。
又为这部作品添上了黑色幽默、超现实主义的色彩。
凡经这位知名动画人染指的作品,大多都会无所畏惧地嘲弄现实、残酷无情地讥讽人性。
政治隐喻、宗教讽刺、阶级矛盾,个个都信手拈来。
《南方公园》就是很好的例子。
两年前播出的第一季,豆瓣评分8.4。
短短的六集,每集只有十分钟。
以黏土定格动画的形式,讲述一系列直击人心的都市寓言。
虽然评分不低,但不少观众还是被画风劝退。
大多数看过的人都直呼:
慎重选择,不要吃饭的时候观看!
太邪典了,荒诞到严重生理不适!
如今第二季终于回归。
口碑赶超第一季,评分直飚8.9。
一如既往。
发散着无限的想象力。
相比过去那些肢体已经彻底异化的人类,这个叫里斯的男人看着还算正常。
他只是心死了,胸口涌出了一大堆尸虫。
只要穿上衣服、扣上扣子,看上去跟常人无异。
思维逻辑也还算比较合理。
不再相信自己还能拥有一段健康美好的恋情。
就干脆找成人玩具中心定制了一个以高中初恋为原型的塑料爱人。
脑子有问题的不是他,而是这个玩具中心。
说是提供买一送一福利。
买个女友,却送了个百分百还原的老母亲。
更可怕的是。
无论里斯如何推辞,这个塑料妈妈软磨硬泡也要跟着他回家去。
就这样,花钱买来的塑料爱情没戏了。
里斯的生活又变回了被「妈妈」全盘控制的地狱。
可长久相处下来,他竟然开始觉得这样的生活有些治愈。
关于这部《颤抖的真相》,有趣的一点是:
它只呈现别有深意的故事,但不加以黑白分明的说教。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天马行空、跳脱逻辑的剧情,让人们可以各取所需。
同样的故事,你想怎么理解都可以。
比如,这个软弱的男人。
失去了双手,无法完成祈祷的动作。
找不到可以仰视的神灵,就渐渐失去了对世界万物的敬意。
这样的他变得自大无比,脸上冒出了奇怪的痘痘。
这些痘痘都是一座座高耸的双子塔,成因是满溢的傲慢和压抑的人性。
有信仰的自卑和没信仰的自大,究竟哪一种更加致命?
比如,这个流水线上的中国女工。
捡到了一部手机。
电话那头是一位贵妇念叨着奢华生活、浮华人际的无趣。
女工滑动着APP,暴力制止对方向自己输出无法共鸣的负面情绪。
毁灭对方之后,她鸠占鹊巢享受起自己曾经鄙夷的奢靡。
贫穷的清醒和富有的麻痹,究竟哪一方更应该被鄙夷?
再回到「塑料妈妈」故事的后续。
如果你往积极乐观的方向理解,就会看到一个温馨感人的故事:
在感受到塑料妈妈的无私付出之后,里斯终于懂得了爱的真谛。
他不再是一味要求、索取,而是学会了牺牲和付出。
当塑料妈妈在自己的照顾下逝去时。
他胸口的尸虫消失了,重新获得了去爱和被爱的自信。
不用再依靠没有生命的塑料人偶来释放欲望。
遇见了那个暗恋已久的她,也能鼓起勇气表达爱意。
这个女人给他的爱,传递给了另一个女人。
在不断传递的付出之中,每一个心碎的人都获得了重生。
如果你往残酷悲观的方向理解,就会看到一个讽刺无奈的故事:
里斯表面上厌烦着塑料妈妈的唠叨关心,实际上却迷恋着这样的无私付出。
她不求回报地四处散布母爱,悉心照料着他的饮食起居。
当里斯的亲生母亲找上门来时。
他甚至毫无愧疚地将她关在门外,和塑料妈妈一起嬉笑取乐。
在这样毫无怨言的关怀之中,里斯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满足。
他终于不再是那个自卑、孤独的他。
但重生的那一刻,塑料妈妈也被彻底榨干了。
亲密关系的本质,不过是人与人之间的依赖和榨取。
爱到底该是无私还是自私?
人偶式自我牺牲、程式化无私付出的亲子关系,究竟是好还是坏?
或许,你还能有更加残忍、更加深刻的解读。
但这个故事让香玉联想到的是,最近热搜榜上 #建议父母持合格父母证上岗# 的讨论。
一个不少人从小期待的设想,似乎就要成为现实:
家长们应该接受相关教育培训,获得家长资格才能生养子女。
在评论里几乎是一边倒支持的声音中。
我们能看到近些年来频频爆出的虐待儿童事件和未成年犯罪事件。
在这背后,必然存在着教育的缺失和父母的失职。
还能看到无数颗因为缺少父母的陪伴和关爱、或是家庭教育方式不合理而受伤多年的心。
大家渴望给父母这一身份设置门槛,也是在为过去的自己索取更多爱意。
这真的是创造健康家庭关系、养育幸福孩子最好的方式吗?
且不论这项提议难上加难的可执行性。
当父母这个身份被标准化、模板化、流水线式地生产;
当伦理、道德、感情都要以统一的试题来考验。
这真的是我们想要的吗?
极端规范化后的父母,和故事中这个塑料妈妈又有什么区别?
在「她」的身上,香玉只能看到一个被彻底物化的母亲形象。
除了母亲这一身份,「她」一无所有。
我不需要什么。
我不想给你添麻烦。
最重要的是你快乐。
是「她」唯一被允许说出的口头禅。
孩子依赖「她」,将她当做精神层面的泄欲工具;
丈夫厌恶「她」,将她视为需要立刻清理的害虫。
没有人愿意去问,这位母亲真正想要的生活是什么。
也没有人去思考,如此泛滥的感情是否对每人都真的适用。
如果有一天,有人提出了我们真的能像这样,按个人所需定制一个完美母亲。
又会有多少人会将不够合格的生母拒之门外,在程序再造的幸福之中逐渐沉沦。
固然,这样的想象夸张又偏激。
家庭的矛盾和亲情的缺失也是亟待关注的问题。
但我想,回到倡议的初衷,我们最渴望的还是发自内心、互相尊重的爱意。
教育需要规范,社会需要进步。
但人性,也许永远也不该用一纸凭证来界定。
畅想美好,但别让它局限我们的思维。
谎言动听,但别让它麻痹我们的神经。
沉溺于虚幻太久,人常常会圈死在狭小的自我空间之中。
看不到复杂的世界,也听不见多元的声音。
往往也因此断送了自己在现实中探寻更多的可能性。
人人都会渴望某种真相,但能接受的却只有很小的一部分。
看过了残酷和病态,大多都只会选择扭头逃避。
但逃避并不能改变真相的存在,也无法帮助我们正视内心的恐惧。
我们始终需要真相,也需要不断挖掘真相的过程。
偶尔也该像这样,夸张一下人性的荒诞,嘲弄一下生命的虚无。
在自我剖析的疼痛中反省,在直视邪恶的不适中前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