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悬疑迷,几乎不错过任何一部悬疑剧,这不,最近在追正在优酷热播的《迷雾追踪》。为了不错过剧情,感受丝丝入扣的悬疑氛围,尽管是优酷的会员,还是额外花钱买了“超前点播”。

人性黑暗的恐惧(现实生活中的底层巨痛超乎想象)(1)

那这部斥我“巨资”的悬疑剧怎么样呢?首先《迷雾追踪》的故事和剧情都来源于现实中的社会主题,并由此发散开来,用了大量的篇幅和偏写实的表现手法,折射出真相背后鲜为人知的人和事。

尽管剧集的主旨很写实,但整个剧情严谨性差了些,比如作为案件侦破主力的女主,在查案时却让人觉得执着又无力。诚然,现实生活中,查案破案并非人人都是神探,或多或少都有瑕疵,但编剧塑造的女主,给人一种德不配位的感觉。再加上爱瞪眼的演技,着实有点跳戏。

而且这部剧整个画面想要用灰暗色调勾勒出浓郁的悬疑氛围,并以此隐喻案件中的层层迷雾,和这个社会被忽视的阴暗面。灰暗真实的处理方式是很高级,画面也极具质感,但这样的画面也着实有点费眼睛,真心看得人分分钟要“眼瞎”的节奏,网友们纷纷表示要给剧组捐灯泡。

抛开剧情严谨性和画面感不谈,《迷雾追踪》直面社会事件是一大亮点。在第一个案件中,反映出网约车问题、选秀内幕等社会现象,能给人一些警示和启发。而今天我想聊聊第二个案件背后所反映的社会问题。


第二个案件以小男孩杨阳被绑架为核心展开,在查案的过程中,相关嫌疑人的重合,又引出了多年前的一场车祸内幕。那几个正值大好青春年华的嫌疑人,生活却一片晦暗,偷车贼、吸毒、人贩子……

这是他们今天的角色,而过去,他们有着一个共同的身份:留守儿童。他们的父母由于种种原因,留给他们空白荒凉的童年。他们经历了父母陪伴的缺失,经历了弱肉强食,他们长大了,却因扭曲的成长轨迹而游离在犯罪的边缘。

人性黑暗的恐惧(现实生活中的底层巨痛超乎想象)(2)

比如小男孩杨阳的表哥,案件的核心罪犯,袁晓军。在袁晓军很小的时候,父母就外出打工,个把月都未必能见上一面。父母无暇管他,而在他经历校园霸凌的时候,也没有可以依靠和倾诉的对象。为了生存,他不得不选择与混混为伍。等他再大一些,想要去找母亲,却发现母亲和另一个男人在一起,而只有他自己孤身一人。

或许是为了引起父母的关注,也或许是为了战胜恐惧,他真的成了一个小混混,内心有了阴影,在各处角落挣扎求生,谋生的方式千差万别却又无例外地琐碎、卑下。虽然后来他有了一份在饭店后厨帮厨的工作,但童年阴影和过往经历带给他的沉默更长久,可以想见他的生活依旧找不到归宿。

这也不难理解袁晓军为什么要把杨阳卖了。杨阳出生后不久,父亲就坐了牢,母亲也去外面工作,只有年迈的爷爷奶奶陪着。如果不是失踪,可能母亲很久都不会出现。彼时的杨阳还小,很难想象他渐渐成长的日子,会不会遇到跟他表哥一样的经历。卖给一个健全的家庭,或许他真的可以健康成长,而不是重复袁晓军的童年经历。

人性黑暗的恐惧(现实生活中的底层巨痛超乎想象)(3)

剧情的最后,不难想象袁晓军的结局。在他二十几年的生命当中,做了很多让人可恨的事儿,但他的人生又着实让人可悲。而更可悲的是,父母对他的行为尽管内疚,但真正内疚的原因却不是反思自己与孩子缺少交流,而是内疚孩子给别人造成的麻烦。我想,那一刻,袁晓军内心是无比失望的,这失望也促使他更坚定了自己的选择。


或许在今天,有很多少年或青年正在经历这样的轨迹,原生家庭我们无力扭转,早年滑落的人生轨迹和心理上的阴影也很难摆脱。破解这种困境的关键,在每一个父母手中。

我相信亲情是面对一切的根基;爱与关怀,则是成长中最重要的养分。只希望,当下的父母可以多一些警醒,生了孩子就要为他负责,即便不能给他们物质上的富足,也请尽可能不要让他们精神上空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