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一人乐不如百人乐,
百人乐不如千人乐,
千人乐不如万人乐,
万人乐不如天下人乐。
分享乃是快乐的种子,
懂得分享,
才会快乐。
作者琼·穆特 文,
译者阿甲
由南海出版公司出版
作者背景
《石头汤》这个故事最初发表于1947年,作者马西娅·布朗。本书是根据法国民间故事改编的图画故事书。此书是公认的世界经典图画书,曾于1948年获凯迪克奖银奖。美国纽约图书馆推荐“每个人都应该知道的100本图画书”之一。
而目前在国内流行的版本是由美国琼·穆特 (Jon J Muth)创作的绘本,琼·穆特的代表作:《石头汤》【4岁 】《禅的故事》【6岁 】《尼古拉的三个问题》【6岁 】,他的代表有个典型的特征就是,绘本作品中有着东方文化的神韵。琼·穆特 (Jon J Muth)1960年生于美国俄亥俄州的辛辛那提市,母亲是艺术教师,幼时即已游遍国内的博物馆,18岁时就在美国威尔明顿学院举办了自己的首场个人画展。高中毕业后为漫画书配过插图,后在日本出版商的资助下赴日学习石雕与书道,从此对东方文化产生浓厚的兴趣。他不但在英国、奥地利和德国学习过绘画和版画复制,还曾学习过太极拳、水墨画和茶道,更是一位吉他高手。他以优美恬静的画风在绘本创作和插画领域享有盛誉,擅长将清透灵润的水彩画与发人深省的哲思故事结合在一起,作品中透着一种悠远的禅意和古老东方文化的神韵。作品《禅的故事》获得凯迪克大奖,《尼古拉的三个问题》被《纽约时报》称赞为能够“默默地改变生命”。
导 · 读 · 指 · 导
内容简介:
《石头汤》讲述了三个和尚来到一个饱经苦难的村庄,村民们长年在艰难岁月中煎熬,彼此不信任,心肠变得坚硬,不愿接纳任何人。可是,随着三个和尚们的到来,用煮石头汤的方法,让村民们不知不觉地付出了很多,让几块石头作为引子,让大家不断参与,并分享出自己的食物作为石头汤中更丰富的食材,最终通过大家的分享成就了一锅美味无比的大餐。故事本身更让不仅是孩子,包括大人们明白了付出越多回报越多的道理。琼·穆特运用华丽的水彩画,引领读者去深思蕴涵在故事背后的道理。他把自己对禅宗和东方文化的热爱,融入这个古老的故事当中,以此弘扬慷慨好施的力量。
视/角/解/读
这是一个蕴含禅意的故事,简单的故事生动形象的告诉我们“什么是分享”。如何让孩子学会分享?面对“分享”这样一个抽象的概念,许多家长在这个问题上都会束手无策。然而这个作品通过这样一个简单的故事,为孩子们展现了“分享”所带来的改变。也许孩子们读后并说不清“分享”是什么,但是他们可能已经学会了“分享”应该怎么做。
与这个故事相对应的,在我们民间也流传着一个关于三个和尚的故事,“一个和尚挑水吃, 两个和尚抬水吃, 三个和尚没水吃” 的民间谚语从古到今,几乎人人都知道,在我们生活中有许多事情做不成常常是“ 三个和尚” 心不齐在作怪。这三句话很简单, 但有很深的哲理。过去如此,今天也如此,将来还会这样。这两个故事的强烈反差也在故事所要传达的内容上给予孩子和成人更多关于不同视角的思考,但是两个故事作要期望结果应该都是一样的,都是希望人们能够从无论正面的还是负面的故事中明白“人心齐,泰山移”,“分享越多回报越多”等的道理和社会道德风尚。
图画手的一大魅力,就在于图画本身。绘本中的图画蕴藏了很多文字所不能表述的丰富信息,图画本身就能带来很大的阅读乐趣,同时,在欣赏图画还能培养孩子的审美意识和观察力。同时也可以提升孩子在阅读过程中通过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理解,提高儿童美育能力的发展。
问题思考导读参考:
1.先不看文字,先让孩子通过题目想像一下,石头如何做成汤,这可能是一个想象力极为丰富的题目?然后根据阅读内容跟孩子畅想的做个对比,给与孩子更多的肯定和启发。
2.在阅读之前,先不看文字,让孩子先浏览图画,让孩子感受一下中国传统绘画艺术是不是也是一个不错的启发呢?
3.阅读过程中的启发,建议家长跟孩子先把绘本全部读完整后,再跟孩子回头一起来寻找和发现故事中的内容,这样让孩子有一个完整通读绘本的良好习惯。
4、提前引导孩子寻找故事中的细节并和孩子一起谈论:譬如:和尚们到达村子发现村子的人们有什么奇怪现象?人们为啥关门关窗户?村民对陌生人什么态度?
如果你是这些和尚,看到村民这种反应,你会怎么办?谁先拿出了食物作为石头汤的食材的?后来又有哪些人拿出了食物,最后越来越多人拿出来食物?
最后我们能明白阿寿提议煮石头汤的用意是什么吗?石头汤改变了人们哪些想法呢?等等
如果您的孩子有反馈或者有问题
欢迎关注[凡读阅读]公众号留言交流互动
投稿或者教学案例研讨请留言。
各类幼儿园、中小学、教委等申请公益性培训请联系我们。
或者更多咨询和需求也可以直接公众号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