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这里是Oxygen,手机测评已经是很成熟的一个内容方向了,越来越多的爱好者想在闲时尝试做一些手机评测的内容。

本篇文章主要是写给想尝试做手机评测的人一个参考,如果你已经做了一段评测,这篇文章兴许也能给你带来一些帮助。如果你比较喜欢看评测,这篇文章也能帮助你更好的理解评测的意义。

在V2.0版本中,随着不断进行的测试和学习,我们新增了更多进阶级的测试方法,包括对Soc功耗和能耗比的测试方法,屏幕的测试方法,以及一些其他地方的修补和补充。

评测没有最好的方法,我的评测方法只是一种选择,我鼓励大家去尝试不同的评测方式,寻找最适合自己的,或者在我的评测方式上进行一些创新和改变,做出更好的评测出来。


手机,目前来说主要可以评价的部分有外观,做工,性能,拍照,屏幕,快充速度,续航,系统。其中,外观,做工和系统评价相对主观,每个人都有各自的评价标准,并不是很好量化。所以做工和系统方面就不多说了,外观方面只说一下拍摄产品图的方面。

外观

产品图的话其实并不是一个评测重要的部分,在评测中,产品图拍的好只起到一个点缀的作用,因此如果你没有什么摄影方面的爱好话。没必要专门为了拍产品图买套摄影器材,如果你在拍产品图的同时尝试一些其他方面的摄影尝试,买个入门级的也未尝不可。镜头方面推荐大光圈的标准焦段定焦,偏振镜(CPL)一定要买,可以很大程度上减少产品包装盒和玻璃的反光,另外在购置镜头时注意镜头的最近对焦距离和放大倍率,一些镜头会由于对焦距离的原因严重影响你拍产品图(比如我手上这枚55 F1.8 ZA)。

如果不想挑,请直接购买微距镜头,微距无弱旅,用微距拍其他的内容同样会有不错的效果,这里我推荐一下比较便宜的适马70 Art,价格非常合适,仅3000多元,有足够近的对焦距离,光学素质和画质上也强的不像是3000元的镜头,还有丰富的卡口支持。

我自己用的则是适马的105微,锐度和光学素质还要更强一些,底下这张样片的猫毛可以说是清晰可见,这还少用A7M2这样的老机身拍的,不过105端没有防抖比较难受,价格也比较贵(5000元)。

各手机的性能测试(一篇测评都需要什么)(1)

使用适马105 2.8 Marco拍摄

布景方面,如果你家本身采光和装修不错,在家找一个背景比较简洁的地方拍是不错的,家里的采光不太好的话,草坪其实是一个很好的选择,毕竟草坪不需要布景和打光,本身拍摄的难度也很低。不过你的读者可能会嘲笑你是祖传草坪。栏杆和椅子同样不错。

有一点要注意,在使用自然光拍摄时,要注意当天的天气,如果太阳光太强裂,是不适合拍摄产品图的,手机后盖会出现强烈的镜面反射,因此如果当天是晴天的话,我推荐你在日落前两个小时的时候进行拍摄,太阳升起后两个小时也是可以的,这个时候太阳光正好,不强不弱。像下图这样在正午的庇荫下拍摄同样是不错的选择,可以拍出很好看的效果。

各手机的性能测试(一篇测评都需要什么)(2)

当然,我个人目前已经不再在室外拍摄产品图了,目前我搭建的产品图拍摄场景是一个比较普通的木质桌面,通常来说一个好台灯提供的打光效果已经能基本满足产品图的拍摄,例如我使用的米家台灯Pro,我绝大多数产品图的拍摄都只用了这一盏灯。买个不同质感的鼠标垫或者背景纸同样也是不错的选择,我自己目前的背景用的就是BEESIR的皮面鼠标垫。

各手机的性能测试(一篇测评都需要什么)(3)

当然如果你有额外的灯具需求,我个人推荐你购买一到两盏支持RGB的彩灯即可,例如影视飓风灯,iwata GL03等,这些灯可以作为辅光。与此同时,你也可以用这些灯拍摄一些特殊风格的产品图。例如我下图拍摄的赛博朋克风格,虽然这张图用了一盏灯棒(YN360III)作为主光,不过普通的小灯也是完全可以拍出这样的效果的。如果你有直播或者拍视频的需求,想要打亮人脸,那么这样的小灯就完全无法满足需求了。

各手机的性能测试(一篇测评都需要什么)(4)

屏幕

在屏幕测试上,我们优先推荐校色仪 DisplayCAL的测试方案,这套方案的优点是实现价格较低,软件的功能多,完善度好,你不仅可以测手机还可以给电脑校色。缺点是DisplayCAL软件频发的Bug问题。将校色仪设置为Web@localhost模式,校色仪和软件将通过内网的形式建立一个网站,你在手机浏览器登陆了这个网站后,浏览器将会映射内容,校色仪将会采集屏幕的数据并获得你的屏幕数据。

这里注意,在开始测试前,请务必保证你的手机浏览器能够支持DCI-P3色域内容,目前国内依然有不少的浏览器不支持,我们这里推荐你使用夸克浏览器,在我们的测试中,目前主流品牌的手机都可以正常支持内容映射。

各手机的性能测试(一篇测评都需要什么)(5)

在测试开始后,界面的交互式调整将会提醒你测量白电和白电平,这时你可以先将亮度拉到最高,记录手机的默认最高亮度,再使用LED/手电筒等方式扣在光感上,获得手机的最大激发全屏亮度。

各手机的性能测试(一篇测评都需要什么)(6)

在测试结束后,你将会得到这样一个窗口,上面记录了这块屏幕在当前色彩管理模式下的色域覆盖程度和色域容积,你可以测试不同色彩管理模式的色域表现并做成图表展示。而配置文件自检得到的色偏值没有参考价值,具体的色准测试方法我们接下来说。

各手机的性能测试(一篇测评都需要什么)(7)

而在第五个大项“验证”中,我们可以对手机屏幕的色彩准确度进行测量,选择你想测试的色域(sRGB IEC61966-2.1/DCI-P3),勾选“使用模拟配置文件作为显示配置文件”,然后开始测试即可。

各手机的性能测试(一篇测评都需要什么)(8)

最终你将会得到这样一份色准报告,在Summary中,前两项为白点色准,后两项则为平均色偏和最大色偏,Overview中则详细记录了屏幕显示不同色彩时色彩的偏离程度,你可以从中获知手机在显示哪些颜色的内容时不够准确。

各手机的性能测试(一篇测评都需要什么)(9)

在测试过程中,如果测试出现了停止的情况,请刷新浏览器的页面,如果刷新后依然无法正常工作,请单击x号终止测试并重新开始,如果你的内网网况不好,请使用空余的手机开热点连接电脑和测试的手机再进行测试。

最后我们来讲讲校色仪的选择,我个人选择的校色仪是爱色丽家的i1 Display Pro,BUG价购入,只花了1198。选择的原因是总体来说他家的校色仪评价要好于datacolor的蜘蛛系列,虽然大部分时候蜘蛛系列的价格要便宜很多。但是在当前的情况下,i1 Display Pro在未来可能会出现过时的情况,i1 Display Pro支持的最高亮度为1000nit,而当前手机的最高全屏亮度已经来到了900nit左右,我想过不了一两年,手机的最大全屏亮度也会迈过1000nit的大关,与此同时,一些电视/笔记本的亮度同样能够拥有1000nit以上的表现。此时你就需要选择升级版的i1 Display Pro Plus了,支持更高的2000nit亮度,现在京东Pro Plus的价格也和Pro差不多了,除非差价非常大,买新不买旧还是可以让你用更久的

性能

性能测评其实是手机测评里最好测试,数据最好量化的一个部分。因为测试性能你只需要手机本身和一台PC而已,可以说是基本没有门槛的一个项目了。手机的性能测试分为两个部分,分别为基准性能测试(跑分)和游戏帧率测试。

首先是基准性能测试,许多人现在可能在测评中不太看重跑分了,觉得跑分不太能体现手机的真实性能表现,但是跑分依然是一台手机极限性能的标准测试方式,我们也可以通过一些特殊的方法让基准性能测试展现手机性能的性能释放,散热和降频情况。

工具上我推荐CPU项目的GeekBench5(需要Google Play),GPU项目的3D Mark,GFXBench5.0(需要Google Play)和闪存项目的Androbench5.0。不推荐大家使用安兔兔和鲁大师作为跑分工具,这两个跑分工具在过去都存在过不同程度的争议问题,其中鲁大师还出现过“660跑分比835还高”的闹剧,可信度较低。

关于这几个项目,我具体说一下GFXBench的测试,GFXBench的测试项目在这几个测试工具是最多的,分为高水平测试,低水平测试和其他项目,而高水平测试中又分为新项目(阿兹特科)和老项目(Car Chase,曼哈顿,霸王龙),目前来说,我推荐大家使用高水平测试进行测试,低水平测试对于目前的手机性能来说已经非常小儿科了。

通常来说,如果你想测试一款手机的极限性能,单独测试神庙的几项就可以得到成绩了。但如果你想得到手机在高发热情况的性能释放和散热情况话,把整个高水平测试项目跑完是一种很好的测试方式,在跑完神庙测试后,手机的发热已经达到一个很可观的程度,这个时候的性能释放水平就很有参考性了,散热不好或者调度机制保守的手机这时候就会出现降频的情况。

使用软件测试完数据后,尽量不要使用截图的形式展示成绩,目前大家基本上都是使用手机看文章的,使用竖屏截图对于读者的体验非常差,使用Excel整理数据并制出表格是更好的一种方式,在对比测评中,这样也能更好的展示不同产品数据的差异。

各手机的性能测试(一篇测评都需要什么)(10)

然后便是游戏帧率测试了,测试工具首推腾讯的Perfdog,快否由于长期无更新,目前绝大部分手机都不再适配了,而GameBench需要付费使用。

目前来说,腾讯这个既好用,又不需要付费。而且腾讯这个软件支持WiFi传输帧率数据到电脑上,所有的数据都会云备份到电脑端,注意在测试的时候要打开所有的数据采集。

PerfDog | 移动全平台性能测试分析专家perfdog.qq

各手机的性能测试(一篇测评都需要什么)(11)

Prefdog有许多项数据,这些数据将有助于你对手机的性能释放情况和性能策略进行分析,让你知道为何这台手机在游戏里的帧率很高/很低。

CPU Clock可以查看八颗CPU核心在游戏过程中的频率,你也可以单独选择查看一下,下图展示的就是小米11超大核在原神游戏中的运行情况。

而CPU温度则有助于帮你了解一台手机的温度墙,温度墙,顾名思义就是手机预设的Soc温度的临界值,当传感器采集的温度数据达到这一数值时,Soc将会降低性能,将温度降低至一定程度后再恢复满血输出,如果温度墙设定的过低或者手机的性能释放策略不合理,手机在游戏过程中将会出现较为明显的掉帧,在掉帧的同时关注手机的CPU频率和GPU频率,可以有助于帮助你找到原因。

各手机的性能测试(一篇测评都需要什么)(12)

Battery,就是手机在游戏时的功率和消耗的电量,功率上双电芯的手机采集的值通常是手机功率的1/2(当然也有不是的),如果Prefdog采集的功率数过低,而你手上的手机又恰好是双电芯快充的,把数值乘以2就对了。

各手机的性能测试(一篇测评都需要什么)(13)

另外,你也可以使用PrefDog和GFXBench5.0采集手机的GPU功耗数据并计算GPU能耗比。目前绝大多数媒体和发烧友都以GFXBench 5.0为测试GPU的方式,具体方法如下:

GFXBench 5.0需要联网挂载工具运行,因此我们将所有手机的设置统一为“最低亮度”,“开启飞行模式并打开WiFi,连接同一网络”,“后台挂载工具,使用相同节点”,“使用同一版本的GFXBench5”。

使用Prefdog测试功耗,先将手机所有后台和功能关闭,亮度最低,仅开启WiFi,测试手机在此时的空载功耗,具体方法为选择手机桌面为测试软件,将手机静置不做任何操作,关闭动态壁纸和所有的动画,测量1秒后,注意在连接WiFi时部分手机在静置后会开启自动云备份或者APP更新,如果测试出的功耗过高或者测试时出现CPU占用率过高的情况,你可以先将这些功能关闭后再重新测试,如果不是这些情况就需要你自己一个一个排除了。最终我们得到了这样一段功耗曲线和平均功耗值,对数值进行记录。

各手机的性能测试(一篇测评都需要什么)(14)

再挂载工具使用GFXBench 5.0进行单项离屏跑分,跑分时采集平均功耗数据并减去空载数据,得到手机处理器的功耗,我们推荐的单项测试项目为1080P曼哈顿3.1离屏,1440P阿兹特克离屏(OpenGL/Vulkan )。

注意,Prefdog可以选定有效数据再导出,为了排除干扰,选择没有网络运行的数据导出并计算平均功耗

各手机的性能测试(一篇测评都需要什么)(15)

导出的数据是一个Excel形式的表格,最底下记录了各项数值,你也可以单独使用数据制作折线表。

各手机的性能测试(一篇测评都需要什么)(16)

最终得到了帧率,功耗,和能耗比。

各手机的性能测试(一篇测评都需要什么)(17)

具体的测试游戏方面,其实各位可测的选项有很多,但是要注意的是,市面上绝大部分游戏使用骁龙710这个级别的处理器即可满帧,例如王者荣耀,对于百元机以外的产品完全没有测试的必要,既然要测试,那就测试性能需求高的游戏。

目前市面上比较主流,对性能需求较高的游戏有 三款,分别是和平精英,狂野飙车9和原神。开启全高画质,和平精英满帧至少需要骁龙765G/麒麟810级别的处理器,而崩坏3安卓端和原神至今没有能够满帧运行的处理器。

在测试和平精英的时候,你可能会遇到和平精英没有适配测试机型的情况,例如我前一段测试的Mate 40 Pro,其支持的画质仅仅有HDR高清 40帧,这个时候,你就需要PUBG Tool来破解HDR高清 60帧的画质选项了,正版在酷安可下载,但是不推荐购买付费版,因为你就算买了付费版许多机型依然不能破解90帧的画质选项。

各手机的性能测试(一篇测评都需要什么)(18)

还有,许多做手机测评的朋友由于没玩过崩坏3,在崩坏3的测试中会存在一些误区。例如在测试关卡和角色的选择上,崩坏3每个角色都有着不同的粒子效果,有的简单,有的就很丰富,关卡也是差不多的情况,难度高的关卡需要渲染更多的怪物,这对手机性能的需求同样是一种挑战。因此来说,我推荐各位使用活动中的角色试玩关卡进行测试,首先,角色试玩关卡不需要你买新角色,不需要打通多少关卡,门槛非常低,而且角色试玩关卡的内容基本上都是崩坏3新版本的内容,崩坏3每个版本更新都会提升对手机性能的需求,相对来说也有一些前瞻性。

各手机的性能测试(一篇测评都需要什么)(19)

原神这个游戏也和崩坏3比较类似,具体的测试场景我推荐在蒙德城和璃月港跑图,以及在庆云顶飞行,这几个场景大多需要渲染更多的内容,而粒子效果较多的场景,我个人更加推荐打无相之雷,操作最简单,例子效果也比较多。

各手机的性能测试(一篇测评都需要什么)(20)

最后说一下机身温度测试。目前消费电子产品评测使用的温度测试设备为红外热成像仪,便宜的价格通常在一千到两千元不等,贵的就没数了,一般测温使用的测温枪是不适合测量手机温度的,不少媒体用的是Filr的手机热成像,直接插在手机上就可以用了。

拍照

拍照上,我主要讲一下测试的场景和标准,这一点由于各人的摄影基础和知识掌握不同,在测试的标准和场景倾向上都会有不一样的地方。

白天的测试,其实对于目前的手机来说已经意义不太大了,目前绝大部分手机的主摄均能在白天发挥出一个出色的解析力,因此在白天的测试中,要倾向于一些特殊的场景,例如看阳光下的树叶紫边控制如何(镜头素质),把手机曝光点统一,看哪台的高光控制的好,暗部细节出色(宽容度)。

而对于超广角镜头,要关注其的细节表现,畸变程度和广度,长焦镜头关注他在不同倍数变焦的解析力。

而对于手机的白平衡和色彩表现,我更推荐你去描述这台手机的客观表现情况,例如“色彩较为准确”,“色彩较为艳丽”。每个人对于照片的色彩偏好都不太一样,描述客观情况相对来说能够让更多的读者接受内容,而好与坏,就交给读者自己判断就好。

到了夜晚,就到了拍照测试的重点了,首先需要强调一个重点是,在绝大部分夜景拍照场景中,画面并不是越亮越好。夜景创作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合适的曝光和合适的宽容度,我用我在重庆洪崖洞的拍摄做一个范本,虽然A7M2的感光能力能够完爆目前市面上的手机,但是整个场景的曝光恰到好处,唯一的缺点就是一些楼顶的灯牌出现了一些过曝。

各手机的性能测试(一篇测评都需要什么)(21)

使用A7M2拍摄,仅做展示场景

这个场景我也同时拿Mate20上架拍了一张,这张照片的高光控制不错,天空也很干净。但是细节表现依然很感人,而且这是上架拍的

各手机的性能测试(一篇测评都需要什么)(22)

最后我们来看一下手持超级夜景是什么样子,细节远远不如上架,天空出现了很多噪点,同时高光出压制远不如之前,由于曝光值过高,天空盖上了一层诡异的光污染,看起来非常的脏。这就是一个错误范本了,手机拍摄意味着傻瓜拍摄,手机必须得自己针对夜景选择一个合适的曝光策略,因此对于评测来说,这是一个很值得关注的点。同时,手机本身的感光能力有限,手机夜景的画质是必须要关注的,细节,宽容度和噪点控制。不过目前降噪算法都不是完美的,噪点和细节这两个项目通常有一项拉过了另一项就会崩掉,涂抹噪点过很,细节会严重丢失,反之如果不做涂抹噪点,虽然细节保留了,画面中会显得很脏,因此噪点和细节的权衡同样是一项值得研究的学问。

各手机的性能测试(一篇测评都需要什么)(23)

现在不少手机引入了大底的中焦和超广角,测试一下这些摄像头的夜景表现同样是很有意义的,夜间依然有不少的摄影场景需要使用中焦和超广角。另外,主摄,超广角和长焦的一致性也值得关注。

各手机的性能测试(一篇测评都需要什么)(24)

如果你的要求比较严格,你还可以关注一下不同手机的炫光,鬼影像差,伪色,紫边以及边缘画质衰减的情况,这些能够反映一台手机镜头素质。通常来说,手机的超广角镜头或多或少都会存在这些问题,而主摄则会相对轻一些。

各手机的性能测试(一篇测评都需要什么)(25)

最后一个问题,拍样张需要对“拍的好看”吗?我的观点是非必要,但是可以有。样张本质的意义是为了展示一款手机的拍摄性能,并不是展示你自己的拍照水平。但是,如果你对摄影没有足够的理解的话,你自己对拍照的评价标准相对来说也会拉胯一些。况且现在同质化内容这么多,让自己的样张赏心悦目一些,并不是什么坏事。

各手机的性能测试(一篇测评都需要什么)(26)

快充速度

测试快充的方法,通常有两种,第一种是电流表,实时记录从适配器到手机的电流,电压和功率,价格大概在几十块钱到百元不等,另一种则是3C Tool,从系统底层记录手机的电量数据,具体的设置方法,每个手机都不太一样,这个得你自己去摸索了,不过要记得设置成每分钟记录,并且要注意将这个软件锁定后台,避免出现数据没记录上的情况。

各手机的性能测试(一篇测评都需要什么)(27)

在完成记录后,你可以在设置内生成txt文件,再用excel打开并进行转码,生成电量,电流曲线图。

各手机的性能测试(一篇测评都需要什么)(28)

续航

续航测试,最重要的是续航模型的建立,一个人拿起手机用一个小时,可能会干的事情有很多,刷淘宝,看知乎,回微信,打游戏,好的续航模型要涵盖到尽量广的使用场景。与此同时,在测试的过程中必须要控制变量,使用爱色丽i1 Pro光度仪控制亮度到一个合适的值,系统设置同样要相同,例如仅开启WiFi,关闭NFC,蓝牙和定位。

但是有一件事不得不承认,续航模式测试是一件极其枯燥无聊的事情,这也是目前我自己的评测没有引入续航模型的原因)

扬声器

目前各家媒体录制手机扬声器音效使用的设备都不太一样,一些媒体使用的是索尼录音笔,还有一些媒体使用的是一拖二方案的无线麦克风。但请务必选择支持立体声录制的麦克风,现在很多手机都是立体声双扬声器了。


测评有很多种,有的重测,有的重评,我的测评相对来说,是属于重测的测评,我的测评,更侧重于向读者展示一款手机的表现,读者可以从我的评测了解一款产品是否符合他们的心意,属于偏客观向的内容。而评测中的评,更多展示的是笔者对产品的看法,这会一定程度反映笔者的产品观,对于喜欢主管向内容的读者来说,同样具有吸引力。

相信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你可以获得测试手机客观数据的办法,这些数据将会帮助你对一台手机的数据做出评价,当然,我个人希望这些评价更多的建立在对数据的理解上,毕竟每一项数据都能够反映到真实的使用场景中。

最后祝各位都能创作出优质的数码类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