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艳、浓重、倔强无畏、自由绽放……在著名舞蹈艺术家金星看来,《野花》并非是“田野上的花儿”,而是一种有“态度”的存在——凶猛而独特、有目标有决心,表征着一种顽固的生命力,这种生命力可以让野花在坚硬的水泥中盛放、在苍白中五光十色、在禁锢中婉约。
10月15日-18日,金星舞蹈团在上海大剧院演出经典作品《海上探戈》,以及“态度之作”《野花》。《野花》历时近4年构思打磨,也是金星继《笼中鸟》与编舞大师亚瑟·库格兰的二度合作。作品通过看似简单的肢体语汇在不同层次中的重复运动,诠释出野花倔强生存的独特态度,爆发出积蓄于内心深处的力量。
“这个作品最大特点是,16个演员跳满70分钟,没有一刻停下来,就像跑马拉松。”金星介绍,《野花》第一次联排结束,所有演员都累趴在地上。“《野花》只有十几个动作,但通过演员们在台上相互感染、相互影响,叠加出不同的画面效果。在建立、摧毁的反复过程中,观众可以感受到生命的意义。”
为什么取名《野花》呢?金星透露,编导游走在上海马路,对高楼大厦中间生长的一株野花产生了浓厚兴趣,那种恣意的自由、饱满的精神给艺术家全新的创作灵感。于是,便有了这部独特作品。金星舞蹈团团长韩斌认为,舞蹈有着一种特殊力量,“就是像‘野花’般的生命力,在夹缝中、在角落中、在任何不起眼的地方,展现生命的顽强和不屈,坚毅和韧性。”
对于资深舞者而言,挑战《野花》同样需要勇气。2004年就加入舞团的孙主臻说起《野花》,深吸了一口气。在她看来,表演有着与以往截然不同的感受,整整70分钟,从头到尾都没有停下来,“必须以极致状态投入(舞蹈)”。最初排练时,年轻演员对重复叠加的舞蹈动作有些抵触,逐渐进入状态后发现唯有“摇滚演唱会”才能与之比拟,感觉“身上每个细胞都在跳动”。
2018年首演时,80多岁的话剧导演陈薪伊特地去了现场。金星告诉记者,陈导观演后感慨,“人活这一辈子真不容易啊!因为你不能放弃,要一直坚持、坚持、坚持,就像野花一样。每个人都在坚持,每个人坚持的方向和目的都不一样,努力使自己绽放得更好。”
与《野花》不同,《海上探戈》是金星舞蹈团的经典作品。首演时,这台演出叫《海上风》,2003年去法国巡演,改成了《海上探戈》。由此出发,金星开始了中国民营现代舞团在上海的探索。如今,金星依然登台,在《海上探戈》有精彩表演。
《海上探戈》由十个独立剧目组成,其中《半梦》获1991年美国舞蹈节最佳编舞奖,《红与黑》1998年获文华奖。这些作品仿佛是金星回忆中飘落的一片片梦,交织成迷人的故事,以西方舞蹈形式,融合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让人们在宁静中感受到灵魂的力量。
从《梁祝》衍生而来的《半梦》,金星从24岁跳到了53岁。“二十几岁,我腿抬这么高,五十多岁,我腿还得抬起来,不那么高了,但腿还得在那,你不能说年龄大了,把作品改了呀。”金星说。
但当大幕拉开,金星的抵触情绪全消逝了。“这就是舞台的魅力,别管在外面有多大的名声,跳舞那一瞬间,我就是《梁祝》里穿红衣服的女人。”
“作为演员和舞者,站在台上你面对的永远都是最新鲜的观众。哪怕是曾经看过这个作品的观众,过了几年之后,他的个人经历也发生了变化,舞台上的演员也发生了变化,每个演员对作品的诠释和表达也不一样,所以舞台永远是新鲜的。”
对53岁的金星来说,现在还远没有到说退休的年纪,她尝试过直播带货,还计划进驻B站,“年轻人需要独立思考,我来建立这个空间。”
忙碌的金星把时间分配成三块:百分之四十给家庭,给我的父母、孩子、丈夫和我自己的生活;百分之三十给社会活动,我是一个社会人,做直播购物都没问题;还有百分之三十给艺术,有艺术家搞作品,我就像个迷妹给他们当翻译。
“我这人切割得比较清楚,在社会圈、娱乐圈把我的角色扮演好,回到家里把日子过好,互不影响。”金星说。
作者:叶辰亮
摄影:叶辰亮
编辑:王筱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