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之达人,杜渐防微 晋·葛洪《抱朴子·明本》贤明通达之人,在错误或危险发生之初,就加以预防制止 ,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古代经典的词语?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古代经典的词语(古代经典中四字词语原文和阐释)

古代经典的词语

●昔之达人,杜渐防微。

晋·葛洪《抱朴子·明本》贤明通达之人,在错误或危险发生之初,就加以预防制止。

●若欲不忙,浅水深防。

清·杜文澜《古谣谚》卷四十四 要想不邮问题,就要把小事当作大事加以防范。

●翼翼矜矜,福所以兴。

晋·张华《女士箴》翼翼矜矜:小心谨慎的样子。兴:兴起。遇事小心,处事谨慎,也就有幸福了。

●温温恭人,维德之基。

《诗经·大雅·抑》 谓温和谦恭,是高尚道德的基础。

●及溺呼船,悔之何及。

《三国志·魏书·董卓传》到了淹没的时候才来呼船救援,后悔也来不及了。比喻危难的当头要及早消除。

●圣学之要,只在慎独。

清·陈确《别集·学谱》个人独处时要谨慎,这是儒家学说的要旨。

●在上不骄,高尔不危。

《孝经》居于高位而不骄傲,虽高而不危险。即切勿恃权骄纵。

●事无大小,先当孰思。

南朝·梁·萧衍《凡百箴》孰:通“熟”。事情不论大小,事先都要加以周密的思考。

●一言为定,岂可失信。

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56回 一句话就说定了,怎么能失信呢?

●知己知彼,将心比心。

明·佚名《增广昔时贤文》 知己知彼:对于对方和己方的情况都很了解。将心比心:用自己的心情去体会别人的心情。

●前虑不定,后有大患。

《史记·苏秦列传》事前考虑不周到缜密,事后必有大的祸患。

●防人疑众,不如自慎。

清·郭嵩焘《郭嵩焘日记》第1卷 提防、疑惧别人,不如自己谨慎。

●节欲之道,万物不害。

《管子·内业》 节制私欲,一切祸害都能避开。

●人之相知,贵相知心。

汉·李陵《答苏武书》 人们的互相了解,贵在互相能够知心。

●牡丹虽好,绿叶扶持。

明·顾起元《客座赘话》比喻人尽管才能出众,也要靠众人支持。

●山陵之祸,起了豪芒。

汉·李尤《戟铭》山陵:泛指山。深重的祸患,萌发于极为微细之中。

●杜渐防微,慎之在始。

《晋书·王敦传》慎之在始:从一开始就小心慎重,谓不良倾向在刚露苗头时,就要及时防止。

●既明且哲,以保其身。

《诗经·大雅·丞民》谓深明事理的人能保全自己。

●同心报国,青史留名。

明·施耐庵、罗贯中《水浒传》第71回 青史留名:名字载入史册。青史指史书,古人在竹简上记事,因叫青史。

●国之兴亡,匹夫有责。

清·王瑟斋主人《血溅花·嚼雪》匹夫:古指平民百姓。国家的兴亡,每个普通的人都有义不容辞的责任。

●报国之心,死而后已。

宋·苏轼《杭州召还郡状》死而后已:到死才止。

●我思古人,实获我心。

《诗经·邶风·绿衣》 古人:此指故人。 我思念我的故人,只有你最合我的心意了。

●功盖天下,不施其美。

《淮南子·诠言训》 盖:压倒。不施其美:不在人们面前展示其威名业绩。功勋卓著,也不自我夸耀。

●虽富巨万,服食粗弊。

唐·玄奘《大唐西域记》 虽然成了巨富,还是粗衣淡食。

●居安思危,戒奢以俭。

唐·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处于安定太平的环境要考虑隐伏着的危机,而戒奢侈尚节俭。

●欲远是非,慎交为先。

清·史襄哉《中华谚海》 想要避开世俗的是非干扰,首要的是谨慎地与人交往。

●一言之美,贵于千金。

晋·葛洪《抱朴子·释滞》 一句美好的话语,比千金还贵重。

●奢而无度,则不可瞻。

《汉书》 不可瞻:意谓不值得台举,不敢恭维。瞻:向上或向前看。

●分甘共苦,共若弟兄。

《后汉书·应詹传》 同欢乐共患难就象兄弟般亲爱。

●人生在勤,勤则不匮。

《左传·宣公十二年》 匮:缺乏。 勤恳劳作,生活才会应有尽有。

●常指四字,勤谨和缓。

《小学·外篇·嘉言》 为人应勤劳、谨慎、和蔼、不急躁。

●奢侈之费,甚于天灾。

《晋书》 奢侈的耗费比天灾还严重。

●志在守朴,养素金真。

三国·魏·嵇康《幽愤诗》 平时注重坚持朴质的品德,淡泊中永葆身心之真如。

●片言必谨,福之基也。

清·金缨《格言联璧·惠吉》片言必谨:简短的句把话与必须小心谨慎。福之基也:幸福的基础。

●过而能改,民之上也。

《国语·鲁语》 有错误能够改正,这是百姓中优秀的人。

●改过不吝。

《尚书·仲虺之诰》 吝:吝惜。 改正错误,态度要坚决,不能犹豫。

●兢兢业业,如霆如雷。

《诗经·大雅·云汉》形容小心谨慎,勤勤恳恳。兢兢:小心谨慎貌。业业:畏慎貌。如霆如雷:如炸雷、疾雷一样。

●畏盈守谦,乃终有庆。

晋·葛洪《抱朴子·臣节》 盈:充满,引申为骄傲自满。谦:谦逊。乃终有庆:就最后一定有喜庆。

●临祸忘忧,忧必及之。

《左传·庄公二十年》灾祸行将降临而不知忧虑,忧患一定会到来。

●维此文王,小心翼翼。

《诗经·大雅·大明》惟有这位文王,处事恭谨,唯恐有错。

●欲盖弥彰,竟有何益?

《资治通鉴·唐贞观十六年》弥:更加。彰:明显。想掩盖反而暴露得更加明显,到底有什么好处?

●小心翼翼,古训是式。

《诗经·大雅·丞民》 古训:古人的训诫、教悔。式:模式,法式。处事恭谨,唯恐有错,古人这个教悔可以作为行动的准则。

●临渴掘井,悔之何及!

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35回 临渴掘井:到口干的时候才去挖井。 比喻事情到了紧急地步才想办法,已来不及了。

●善恶昭彰,如影随形。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71回 昭彰:明显。 如影随形:如同影子总是跟随形体一样。

●百川派别,归海而会。

晋·左思《吴都赋》川:河流。会:汇聚。

●势利之交,难以经远。

三国·蜀·诸葛亮《论交》 建立在权势和私利基础上交的友情,难以持久。

●各以所长,相轻所短。

三国·魏·曹丕《典论·论文》 轻:轻视。各因自己的长处,轻视对方的短处。

●潜移暗化,自然似之。

北朝·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 外界环境人的影响,是在潜移默化中进行的。

●一言之善,重于千金。

晋·葛洪《抱朴子·释滞》 一句话说得好,比千金还贵重。

●吉人为善,惟日不足。

《尚书·泰誓中》 善人做善事,总惟恐时间不够用。

●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论语·卫灵公》 有过错而不改正,就是真正的过错。过:过错,错失。

●过而能改,今犹未晚。

《资治通鉴·晋纪》 犹:还。 有错误能改正,现在还未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