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笠的强悍(杨笠还要遭受多少次侮辱)(1)

久不出现的杨笠,最近又上热搜了。

这次是严肃的社会新闻——她遭受了人身威胁。

一男子在微博称要买票去剧场,线下单杀杨笠。

杨笠的强悍(杨笠还要遭受多少次侮辱)(2)

这可能不是一时上头的口嗨,因为该男子有前科。

他曾因侮辱、骚扰女性多次违纪,被留校察看直至退学。

杨笠的强悍(杨笠还要遭受多少次侮辱)(3)

他还多次发文攻击杨笠。

杨笠的强悍(杨笠还要遭受多少次侮辱)(4)

这是一个把互联网当法外之地的惯犯。

而被威胁的不止杨笠一个。

不久前,博主王慧玲也遭遇过人身威胁。

有人搜到她的身份信息、手机号、微信号,给她发恐吓信息。

还建了300人的群扬言要“对付”她。

杨笠的强悍(杨笠还要遭受多少次侮辱)(5)

但王慧玲选择在微博公示线索,并表态:不会因为威胁闭嘴。

杨笠的强悍(杨笠还要遭受多少次侮辱)(6)

当然,有同样遭遇的,还有她姐。

时常写女性议题文章的她姐,被辱骂和“问候妈妈”简直是家常便饭。

杨笠的强悍(杨笠还要遭受多少次侮辱)(7)

杨笠的强悍(杨笠还要遭受多少次侮辱)(8)

杨笠的强悍(杨笠还要遭受多少次侮辱)(9)

无论是杨笠和王慧玲,还是她姐遭受的这些荒谬的威胁,很大原因是——

一直在谈女性的处境,为女性发声,但学不会闭嘴。

所谓的死亡威胁,不过是一些人远程捂嘴而不能的气急败坏。

今天,她姐就想谈谈那些不该被捂嘴的人们,不该被抹掉的声音。

这与女性有关,毕竟她们经过了数代人的抗争,才夺得书写和表达权。

但又不止关乎性别。

因为每个人,无论男女,在低处的呼声,都有被听到的权利。

杨笠的强悍(杨笠还要遭受多少次侮辱)(10)

她们为失语的少数派呼喊

每年更新换代的网红那么多,为什么只有杨笠和王慧玲捅了马蜂窝?

两年快过去了,她们依然是聚集火力的活靶子。

无他,因为太火。

而她们一路走红不过气,离不开自己的少数派身份。

杨笠在《脱口秀大会》有一句名言:

“为什么女脱口秀演员这么少?我哪知道啊?又不是我把其他女演员挤走的。”

杨笠的强悍(杨笠还要遭受多少次侮辱)(11)

杨笠再红,她在脱口秀这个以男性为主的圈子里,也是少数派。

少,就意味着新。

公开表达女性个人化的生活观察,在杨笠之前,几乎是一片空白。

于是,在女性集体失语的基础之上,她随便说点什么——容貌焦虑、性别歧视、对女性的刻板印象,乃至用女性凝视来调侃男性......

通通都能翻出新花样。

不怪张雨绮看了要感叹:

“脱口秀的世界,终于不是只有直男的价值观存在了。”

杨笠的强悍(杨笠还要遭受多少次侮辱)(12)

说来好笑又有点心酸。

我们等了太久,才在2020年等到女性的视角、女性的声音,让女性讲述自己的个人体验。

博主王慧玲一个个现象级视频爆红出圈,也基于此。

她用个人逃离基层女性命运的身体经验,替广大失语的基层女性发声。

她讲基层女性在婚姻中要承受的隐形成本:

家庭劳务价值、生育价值、养育孩子的过程中跟社会脱节的风险、竞争力下降......

杨笠的强悍(杨笠还要遭受多少次侮辱)(13)

她讲女性要掌握生育的自主权:

在了解生育的生理和社会成本之后,依旧选择生育并能承担后果,为自己负责的母亲,才是伟大的母亲。

伟大在于清醒下的牺牲,而不是歌颂一个女性健全的生殖功能。

杨笠的强悍(杨笠还要遭受多少次侮辱)(14)

她共情被父母逼婚的女性:

催婚的父母,只是迫切把外界的压力转移到女性身上。

考虑女儿幸福的父母,不会催婚逼婚。

只有不知道高质量的婚姻为何物的人,才会告诉你忍一忍,大家都是这么过来的。

杨笠的强悍(杨笠还要遭受多少次侮辱)(15)

王慧玲这些朴素的观点,确实影响了很多女性。

她写的《基层女性》卖了十万本,有人说“从来没有人跟我如此清晰透彻地分析婚姻”。

杨笠的强悍(杨笠还要遭受多少次侮辱)(16)

说实话,王慧玲和杨笠的话语不太涉及多少高深的智慧,渊博的学识。

她们仅仅把身为女性的生命体验剥开了、揉碎了,再分享出来,就已经能激起惊涛骇浪。

只因为从前的女性声音太少,对比之下就显得她们的观点太新。

新到令人醍醐灌顶,也令一些人如芒刺背。

于是,她们就成了被攻击的异类和靶子。

但她们会停止呼喊吗?

不会。

就像同为女脱口秀演员的颜怡和颜悦所说:

“所有创作,不管是文学还是电影,都是为弱者服务的。

在婚姻里,女性就是很明显的弱势群体,也因为女性是弱者,她们的声音一直没有被听到。”

杨笠的强悍(杨笠还要遭受多少次侮辱)(17)

女性的表达被抑制太久,她们的声音一直被排除在男权话语体系之外。

是少数,是无足轻重,湮没在历史的灰尘中。

而女性的权利,正是从被允许发声开始的。

我们也看到,发声有用。

那些默认无法放在台面上讨论的女性话题,月经、性、生育......我们都已渐渐习以为常。

是那些少数女性不知疲倦的振臂高呼,才推动了集体意识的进步。

是她们,帮我们这些具体的个人,一步步解开了精神锁链。

杨笠的强悍(杨笠还要遭受多少次侮辱)(18)

少数派声音,被遮蔽够了

身为少数派的,从来不止女性。

允许少数派的表达,与性别无关,与每个你我有关。

还记得2019年夏天,蔡依林因为《玫瑰少年》拿到金曲奖,她在台上说:

“叶永志提醒了我,在任何情况我都可能成为某种少数。”

杨笠的强悍(杨笠还要遭受多少次侮辱)(19)

巧的是,为叶永志而写的《玫瑰少年》,最近又有了新的争议。

这次争议,刚好是印证少数派声音常年被遮蔽的最佳注脚。

叶永志的故事,你应该听说过。

他因为外表清秀、举止温柔而遭致校园霸凌,有男同学在他上厕所时硬要脱下他的裤子,检查看他是不是女生。

学校的老师知晓此事,但并未采取有效的措施终止霸凌。

22年前的4月20日,叶永志被发现倒在厕所,血流不止,抢救无效身亡。

杨笠的强悍(杨笠还要遭受多少次侮辱)(20)

蔡依林为此创作了《玫瑰少年》,纪念这个发出了控诉却从不被听到的男孩。

永志不忘记念 往事不如烟

生而为人无罪 你不需要抱歉

杨笠的强悍(杨笠还要遭受多少次侮辱)(21)

如今,“玫瑰少年”已经演变成一个文化符号。

代表那些势单力薄、独自抗争而不能的少数派少年。

但最近,《玫瑰少年》被改编了。

说唱歌手GAI在这首温柔、哀伤又有力量的歌里,加入了一段rap。

而他填的词是这样的——

我身体里藏着虎豹龙胆

压制中学会反击

扣动命运的扳机

杨笠的强悍(杨笠还要遭受多少次侮辱)(22)

这过来人走过低谷、迎接成功的世俗腔调,不能说跟玫瑰少年毫不相干,可以说是面目全非。

“永志不忘纪念”这句被删除,叶永志的名字被隐去。

“反性别歧视、校园霸凌”的内核被遮蔽,玫瑰少年原本的声音被剥夺。

难怪招来骂声一片。

杨笠的强悍(杨笠还要遭受多少次侮辱)(23)

更讽刺的是,GAI曾公开发表过性别歧视言论。

“任何一个男生,千万不要把自己打扮得特别复杂”,眼影、染发,都不可取。

杨笠的强悍(杨笠还要遭受多少次侮辱)(24)

强势的主流价值观,把稀缺单薄的少数派声音压制得毫无反抗之力。

这样的情节,我们并不陌生。

我想到了鹿道森和刘学州。

他们都曾遭遇性别歧视、校园霸凌,背后也都有支离破碎的原生家庭。

他们也都曾呼救,但个体的声音如此微弱,要么不被听见,要么得到的回馈是满满的恶意。

直到他们付出生命的代价,呈上一封遗书,人们才真正听到少年刺痛人心的呼喊。

但为时已晚。

杨笠的强悍(杨笠还要遭受多少次侮辱)(25)

生活中,还有太多像他们一样,是活在“次等人生”的少数派,被压制,被无视。

比如盲人博主吐槽电梯摸不出轮廓,也没有语音提示,建议电梯按键能有盲文。

杨笠的强悍(杨笠还要遭受多少次侮辱)(26)

但他得到的回复却一片冰冷:

“优胜劣汰,成本太高。”

“你要一个城市为你服务。”

“没必要为了个别人去改变所有。”

杨笠的强悍(杨笠还要遭受多少次侮辱)(27)

甚至还有人认真发问:

“从来没见过盲人使用盲道,盲道建设是一种浪费吗?”

杨笠的强悍(杨笠还要遭受多少次侮辱)(28)

残疾人博主出门体验无障碍设施,打卡网红店,希望更多人习惯残障人士出现在日常生活。

但有人立刻发表意见:

“坐轮椅干嘛还要来这里?”

杨笠的强悍(杨笠还要遭受多少次侮辱)(29)

老年人不会用智能手机,出行不便,我也听到有人说过:

“逼着他们学,我就不信学不会。”

很多人都以为自己是永恒的多数,人群相聚的集体,给他们最大的安全感。

一旦有少数派出现,就是打破平衡的异类。

“闭嘴。”

“消失。”

“不关我的事。”

他们这样说。

但一些人,一些问题,并不是不听不看就可以假装不存在。

时至今日,不要再让少数派的声音,跟千百年来女性的呼喊一样,被遮蔽、被剥夺。

杨笠的强悍(杨笠还要遭受多少次侮辱)(30)

少数派的声音,和你我有关

上野千鹤子说:弱者是被社会制造出来的。

这也意味着——

再强的人,也可能在某天被剥下自以为刀枪不入的盔甲。

或者有一天,我们都可能被推到社会边缘,成为那个势单力薄的弱者。

允许此时的少数派发声,就是允许将来某天的自己成为弱者时,呼救能被听到。

毕竟我们已经见证太多生活方式的一夜颠覆。

比如一场疫情,可以让一座城市的人骤然成为少数。

普通居民,随时变成被捉的“羊”。

杨笠的强悍(杨笠还要遭受多少次侮辱)(31)

但我们同时也看到,有人选择用温情对待身边具体的有血有肉的人。

不会用智能手机的老人,可以被反向扫码。

杨笠的强悍(杨笠还要遭受多少次侮辱)(32)

线上的求助帖浩如烟海,那些微茫的声音总能得以扩散。

有人在某篇文章中找到了失联二十多年的老同学。

全班同学帮他联系民政部门、派出所、居委会,解决了物资短缺的问题。

杨笠的强悍(杨笠还要遭受多少次侮辱)(33)

一位网友的求助信息发布后,得到了四面八方各种各样的帮助线索。

最终,她94岁的外婆和74岁的舅舅得以平安回家。

她说:哪怕只有一个人看到,也是看到,蝴蝶就扇动了一下翅膀。

杨笠的强悍(杨笠还要遭受多少次侮辱)(34)

她姐在的文章下面,有辱骂,也常常会有赞赏和鼓励。

他们说,你总是在为弱者发声,你很勇敢。

杨笠的强悍(杨笠还要遭受多少次侮辱)(35)

杨笠的强悍(杨笠还要遭受多少次侮辱)(36)

是这些看见弱者、相信发声有用的时刻提醒着我们:

文明社会不是野蛮丛林,它闪现着人性中共有的善念和守望。

而现实中,还有那么多为少数人扇动的翅膀,一次次掀起了急风骤雨。

比如《人物》最近报道的“侵害未成年人案件强制报告制度”的形成。

杨笠的强悍(杨笠还要遭受多少次侮辱)(37)

杭州一位警觉的医生,在接诊一个下体撕裂的13岁女孩时,选择报警。

而一位敏锐的检察官,发现了众多隐蔽的未成年人被侵害案件中,没被发现、没进入司法程序的空白。

由此,关注未成年人安全的强制报告制度被推进,写入《未成年人保护法》,上升为国家法律。

杨笠的强悍(杨笠还要遭受多少次侮辱)(38)

这意味着得知有孩子被伤害,报警就是我们的一种义务,而不是选择。

在制度实施的近两年里,全国共收到超过1600次报警。

每多一次报告,可能就少一个孩子受到伤害。

这是现代文明为身处弱势的未成年人,提供的更往前一步的保护。

还有之前散装卫生巾事件的大讨论,让很多人第一次知道,原来有一种贫困,叫“月经贫困”。

杨笠的强悍(杨笠还要遭受多少次侮辱)(39)

月经贫困浮出水面,偏远地区的女童卫生问题进一步被关注。

到今天,越来越多的姐姐在为山区妹妹的月经公益尽一份绵薄之力。

杨笠的强悍(杨笠还要遭受多少次侮辱)(40)

远方的女孩和网线这端的我们,都是相隔千百里,但命运相连的姐妹。

我们一次次站出来为被家暴者、被霸凌者、被拐卖者发声时,其实就是在为自己的姐妹、孩子、家人发声。

回到文章的最初,不试图捂住杨笠、王慧玲的嘴,而是让她们发声,就是让未来某一刻的自己发声。

文明之所以为文明,从来不在于对强者的优待。

而在于对弱者的怜惜和关怀。

所谓的弱者——

可能是女性,在绝望的婚姻中求助无门;

是孩童,有暴怒的父母,却无力自保;

是老人,被时代狠狠甩在身后,孤立无援;

是残障人士,连走出家门都是考验;

是性少数群体,正当的爱却不被认可......

同样是生活,他们逼仄的空间、微细的声量,总是被忽视、被压制。

而我们能做的,就是尊重他们的每一次发声,让小的声量共振成巨大的声浪。

看见、听见,然后推动关注,推动珍贵的往前一步。

点个「在看」,每一个在看,每一次转发,每一条留言,都是汇聚星河的点点星光。

蝴蝶大胆扇动翅膀,总有一天,又会卷起新的风暴。她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