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大隐者原创文章,谢绝转载,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山河月明第一集删了什么?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山河月明第一集删了什么(山河月明影评9-10集)

山河月明第一集删了什么

作者:大隐者

原创文章,谢绝转载


昨天的影评在公号上被抄袭了,还被抢注了原创,说来也是无语。本篇来到了9-10集,除了燕王朱棣大婚拖慢了节奏外,其余内容都很精彩。特别是胡惟庸、朱亮祖这些老戏骨们的演绎,尤为出彩。

我们都向往光明,但这种愿望本身就是不切实际的,有光的地方就会有影子,没有黑哪来的白呢?锦衣卫这个词,被影视作品演绎的,仿佛一提到锦衣卫,那就是酷刑昭狱。我们误会了锦衣卫,它的产生,恰恰是为了整治人性的阴暗。

1、嘴上万岁,心里我呸

皇帝,特别是有作为的皇帝,是很难被平常人理解的。有个笑话,说古代有两个老农民畅想皇帝的奢华生活,一个说:“我想皇帝肯定天天吃白面馍吃到饱!”另一个说:“不止不止,我想皇帝肯定下地都用的金锄头!”这个故事揭示了一种井底之蛙式的思维方式,可以理解为贫穷(眼界)限制了想象。

皇帝,天然的和百姓是心连心的(这个观点很刺激吧),都是皇帝的子民,你们家家安居乐业,皇帝坐享太平,这利益上完全没有冲突。即使是封建时代生产力落后,但若是养皇帝一大家子,根本不是难事。

每一个朝代的更迭,本质上都是臣子系统出了大问题。大明王朝刚建立,就面临着这样的问题,一大堆功臣,泥腿子出身,他们要吃香喝辣,他们要指点江山,你还别不高兴,哥几个都是刀上滚过来的,尊敬你叫你大哥,不尊敬你夺了你的鸟位。

偏偏朱元璋又是一个苦孩子出身,又忘不了自己苦孩子出身的人。如果朱元璋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与弟兄们共享荣华,民间欺男霸女的事情不管不问,那么朱元璋后世的名声会很好,没人会搭理小民的水深火热。但朱元璋没有这么做,他不想自己儿时的悲剧在贫苦人身上重演,想法也很质朴,我都当皇上了,这点愿望还实现不了吗?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这点愿望真实现不了。皇帝一言九鼎,那是言,没人会反对你的言,但如何执行你的“言”,这里面学问就大了。这也是我们历朝历代的通病,什么指令,一抓就死,一放就疯,根子的问题就是这些个胡惟庸们在捣鬼。

说来说去就是一个“利”字。朱元璋的想法太质朴,给你口饭吃就够了,比我小时候幸福多了,你就好好的给穷人服务呗。臣子们享了千年的福,到你大明王朝你给我来这个?为民服务?于是,胡惟庸利用了这一矛盾,迅速地团结了宋国公、朱亮祖、蓝玉、傅友德等一切守旧势力,成为大明王朝开国的首要威胁。

2、心里你呸?朕看见了

锦衣卫解决的就是皇帝这个质朴的目的,我看看你的心里,到底有没有呸朕。西游记里面有一集真假美猴王,谁也分不清真假,于是来到了地藏菩萨这里找到谛听,据说此神兽可以通过听来辨认世间万物 ,尤其善于听人的心,这应该是古人对人心难测最浪漫的表达吧。

果然,锦衣卫的恢复,效果立竿见影,关于各王公大臣的私密,全都汇报到了朱元璋这里。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这些平日里看似忠心耿耿的弟兄们,鱼肉起小民来丝毫不含糊,还有养娈童的。隐者每次读历史读到这里都会很疑惑,那些嚷嚷朱元璋残暴的,你的仁慈是对这些小民最大的残忍。这些人如果不是生在好的时代,自己本身就是受害者,怎么还同情起这些淮西勋贵了呢?认贼作父吗?你可是被娈的童啊!

“二十五年,友德请怀远田千亩。帝不悦日:“禄赐不薄矣,复侵民利何居?”

随便找来一份出自《明史》的资料,这是傅友德与朱元璋决裂的直接原因。这事情发生在洪武二十五年,平民都安居了二十五年了,这真的是要从百姓手里夺取之后才能赐给傅友德,就这么个老家伙,贪得无厌,朱元璋死后还不得上天?那些骂朱元璋的人,你想想,这要是你家,本来种地种的好好的,结果就被朝廷征走给了某个公,你还心疼某个公吗?

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只是因为后世的既得利益团体,谁也不喜欢朱元璋这样的人,让自己和百姓一起吃的一样,那还了得。于是,朱元璋就成了精神分裂杀人狂,谁若是学他,就是精神分裂继承人。

3、历代亡国,问题都来自内部

当我们仔细回想历史时会发现,咱们从来都是自己把自己搞死的,进而被外族占了便宜。宋朝够弱吧,但你翻阅历史,你发现我们不是没有御敌之兵,不是没有百战良将,而是自己人专坑自己人。

在西湖,宋理宗给贾似道造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庄园,奇花异草、穷极奢华、占尽胜景、然而取名为“后乐园”。贾府与皇宫隔湖相对,早晨听到上朝钟声,贾似道才下湖。船系在一条粗缆绳上,绳端连着一个大绞盘,行走不必划桨撑篙,十几个壮夫拼命推绞盘,船行如飞,一会便到宫前,贾似道赶走正直的大臣,把大小朝政都交给大小门客处理,自己每日在园中享乐,娼妓、尼姑、旧宫女都被他弄来,日夜喝酒淫戏,只有年轻时结识的酒朋赌友能进贾府。

宰相们就这么些个玩意,他们不被灭天理都不容。单说南宋一朝,宗泽老死,岳飞被害死,韩世忠闲置,吕颐浩、朱胜非等人或是被贬或是被逐,为了赵家江山严重抑制武将,自废武功。

朱元璋的担心是非常有道理的,里应外合,挟洋自重,只要有好处,这些人什么都可以出卖。电视剧里,太子朱标认为锦衣卫手段太阴暗,朱元璋对儿子说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不当家不知柴米贵。好听的话谁都会说,愿世间再无杀戮,愿你我再无隔阂,愿阳光普照,愿万世太平。

但这些话有啥用呢?只有没毕业的学生才会这么想。现实中总要有人站出来去解决问题,评价历史人物,其实一个标准就够了,对穷人有利还是对地主有利?雷霆手段,菩萨心肠。

大明末年,朱元璋的后代崇祯,就忘记了祖宗的实用精神,成了茅坑拉屎脸朝外的汉子,要脸要面。崇祯将力保辽东不败的奸臣魏宗贤被迅速拿下,锦衣卫裁撤,东林党上台。结果,朝廷确实体面了,不再像魏宗贤那时候没有章法了,但有钱人兜里的银子,再也掏不出来了(东林党都是财主)。没了钱,辽东打不起了,没了钱,李自成打起来了,最后,江山没了。

亡国之前面对崇祯哭穷的大臣们,在李自成占领北京后一顿抄家,竟抄出七千多万两白银(顾诚《南明史》)。

ε=(ο`*)))唉,一声叹息。

当然,事物的矛盾总是在不断变化,当锦衣卫成了皇帝的眼睛后,锦衣卫自身又成了皇权的威胁,这就是后话了。

对了,有朋友私信隐者最近在看什么电影,文章最后给朋友们分享一个图片,你能猜出这部电影的名字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