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熊猫的祖先始熊猫早在800万年前就出现在这个地球上,大熊猫被誉为“活化石”和“中国国宝”。在IUCN红色名录中被列为易危(VU)级别。现生大熊猫主要是四川亚种和秦岭亚种两个亚种。

大熊猫星繁奇一(大熊猫Ailuropodamelanoleuca)(1)

大熊猫星繁奇一(大熊猫Ailuropodamelanoleuca)(2)

地理分布:大熊猫是中国特有种,主要栖息地位于中国四川、陕西和甘肃的山区。据调查,目前仅分布于秦岭(中段南坡)、岷山、邛崃山和大、小相岭及凉山六大山系,大熊猫野外种群被分割成33个局域种群。

栖息环境:大熊猫生活在海拔2600-3500米有着茂密竹林的高山深谷中,这里气候温凉潮湿,其湿度常在80%以上。它们常活动在坳沟、山腹洼地、河谷阶地等缓坡地形区域。这些地方森林茂盛,竹类生长良好,气温相对较为稳定,隐蔽条件良好,食物资源和水源都很丰富。

种群状况:全国第四次大熊猫调查结果显示,截至2013年年底,全国野生大熊猫种群数量达1864只,增长16.8%;圈养大熊猫种群数量达到375只,增加了128.66%。据2019年最新数据显示,全球圈养大熊猫数量达到600只。

面临挑战:目前主要为栖息地面积缩减及破碎化严重。历史长期的人类活动使大熊猫生境遭到破坏,导致其栖息地面积缩减。栖息地受到破坏后形成互不联系的孤岛状,导致种群分割,近亲繁殖,物种退化。根据“四调”的总结,目前部分大熊猫局域种群面临生存风险,栖息地破碎化严重,圈养大熊猫种群间基因交流不足。具体来看,大熊猫生境被大江、交通干线及周边人类活动等隔离为多个生境单元,一些生境单元中的大熊猫种群数量低于最小活力种群而面临灭绝的威胁。一些保护区(群)之间的连通性较差。

此外,大熊猫栖息地存在未经政府允许的矿产开发、污染以及矿工的伐树和捕猎活动;由于栖息地缩减和破碎化严重,尤其是在那些栖息地高度破碎化的区域,一旦竹子大面积开花,大熊猫将因人类活动干扰而被迫“坐以待毙”,这些野生大熊猫种群生存将受到严重影响。而在圈养条件下,大熊猫的繁育与野化放归也是需要攻破的重点问题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