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孩子数学的思维能力(不如培养数学思维)(1)

对于孩子来说,学好数学的重要性自不必多言。一个人的各种能力、思维方式等方面都受到数学的影响。单纯从应试的角度来说,不学好数学也就丧失了考试竞争优势。

那么,在孩子启蒙阶段,学数学到底要什么学?学什么?如何引导孩子学好数学?这些问题都是家长比较关注的问题。

01

尽管几乎所有家长都意识到学好数学对于孩子的重要性,但不少家长在学数学问题上却存在一个很大的误区,就是以为学会了算数,就是学会了数学,其实算数和数学不是一回事,算数只是数学的一个范畴,培养孩子数学思维的重要性远远超过了学会算数。

众所周知,思维方式决定着行为方式。决定孩子是否优秀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就是他们采取何种的思维方式。

学好数学靠死记硬背是不行的,一定要让孩子具备数学思维。实际上,数学思维不是一种知识,而是一种能力。一般来说,数学思维包括逻辑思维、形象思维、抽象思维、空间思维等等。

如何提高孩子数学的思维能力(不如培养数学思维)(2)

02

对于孩子数学思维的训练,我认为越早进行越好。

之所以在这里特别强调要从小培养孩子的数学思维能力,正是因为在现实中,有为不少父母还是把提高算数能力、增加做题数量等当作提高孩子数学能力的“不二法宝”。

殊不知,这种做法阻断了孩子的数学思维的培养,缺乏数学思维的孩子,是不可能在数学领域上走得稳健和长远!

所以,我们会看到,虽然有些孩子从小就在上各种数学启蒙课,数数字、计算、乘法口诀表在入学前也背得滚瓜烂熟,做起加减乘除法得心应手,计算能力和大人有的一拼。

但随着孩子逐渐上到中高年级,却发现孩子在接触更深的数学知识时越来越力不从心。尽管这种问题的产生有多种原因,但孩子缺乏数学思维显然是其中最为关键的因素之一,不用说,数学思维这一课要给孩子好好补上!

03

学数学可不仅仅是有些父母所想的算算数字那样简单。我们不能只是满足于让孩子背背乘法表、做几道算术题这种很初级的数字阶段上,就失去了学数学的意义。

我们不妨换种思维方式来看待这个问题:你希望孩子通过学数学能获得什么能力?

如何提高孩子数学的思维能力(不如培养数学思维)(3)

在中高考等各种考试中所考察的数学,肯定不会简单地考察孩子的计算能力(尽管计算能力也不能缺失),它们实际上考察的是孩子对考题中有关数据分析的处理能力,以及灵活运用数学知识点的思维。

“学霸”与“学渣”的区别就是,当遇到一道看起来没有任何头绪、各种复杂信息交织在一起的综合题时,“学霸”们善于提取有用的信息和数据,并懂得运用所学知识来正确处理相关数据,而“学渣”们对此只能是束手无策。

在数学领域上的“学霸”与“学渣”们的本质区别还是在于数学核心素养水平的巨大差距,这种差距无疑是和孩子从小是否具备数学思维方式密切相关的。

当我们帮助孩子建立起正确的数学思维方式时,就能培养孩子从具象到抽象的思维力,这样当他们在将来学习更为复杂、抽象和理论化的数学知识时,就可以更加自如地掌握。

04

那么,我们又该如何从小帮助孩子建立数学思维方式呢?以下是三个小技巧可以作为参考。

1.提高孩子运算思维能力

在帮孩子建立数学思维方式之前,我们可以先从提高孩子的运算思维能力入手。具体来说,我们可以在生活中锻炼孩子算数能力、和孩子讨论有关数学方面的问题等等,以此来提高孩子的运算思维能力。

如何提高孩子数学的思维能力(不如培养数学思维)(4)

2. 提高孩子的空间思维能力

空间思维是孩子对于空间和几何的思维能力,空间思维能力强的孩子具有较强的数学能力。

拼积木、拼图等游戏都是在进行空间建构,因此,我们可以从教孩子认识立体几何与形状、和孩子一起搭积木拼七巧板等做法,来训练孩子的对几何空间的把握,培养孩子的空间思维能力。

3.提高孩子的对比思维能力

什么是对比思维?简单来说,就是比较包括数字在内的各种物品的大小、长短、轻重及多少的思维。相对其它思维而言,对比思维特别生活化,我们完全可以在家里来训练孩子的对比思维能力。

比如,家里的各种物品、生活中的各种事物、家庭成员之间的对比等等,都可以成为孩子训练对比思维的资源。

总而言之,我们与其把大量时间用来教孩子学会算数,还不如从小多花费精力好好培养孩子的数学思维。让孩子养成这种思维方式后,非常有利于提高他们的实际数学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