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龙之朱据报道,在河南商丘、贵州威宁、海南琼海等地,“电蚯蚓”早已成为地龙产业链中的一环“一个电瓶,两根线子,插在地上,蚯蚓马上爬出来了,看着让人头皮发麻”在有些地方,一块充满电的电瓶能连续工作5个小时在尚未被“电”过的土地上,一天电两三百斤也不在话下,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电蚯蚓的危害究竟有多大?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电蚯蚓的危害究竟有多大(电蚯蚓何去何从)

电蚯蚓的危害究竟有多大

作者:龙之朱

据报道,在河南商丘、贵州威宁、海南琼海等地,“电蚯蚓”早已成为地龙产业链中的一环。“一个电瓶,两根线子,插在地上,蚯蚓马上爬出来了,看着让人头皮发麻。”在有些地方,一块充满电的电瓶能连续工作5个小时。在尚未被“电”过的土地上,一天电两三百斤也不在话下。

被捕杀的是蚯蚓,而在中药材中,开肚、冲净、晒干后的蚯蚓被称为地龙。一些地方已从事捕捉地龙的生意20多年,但都规模有限,对生态环境影响不大。用来“电蚯蚓”的“地龙仪”在2013年问世,此后,多地大规模捕杀野生蚯蚓,引发不少人的担忧。

这种担忧并非多余。作为土壤结构中的一种必要生物,如果蚯蚓被过度捕杀,数量急剧减少,必然会破坏土壤结构,引发诸如土壤板结等问题。不仅如此,尽管蚯蚓并非保护物种,更不是珍稀濒危物种,但疯狂的捕杀也会影响生物多样性。对此,有关方面不能继续置若罔闻,“电蚯蚓”何去何从,该有个说法。

其实,蚯蚓入药在我国已有近2000年历史。本来,这在大的生态系统里并无问题,但如果人类对大自然的取用超过了一定限度,或者完全无视自然状态,以现代工业的集约化、机械化方式“收割”大自然,必然会出现生态不平衡、不均衡。这种急功近利的疯狂掠夺,并不可取。

在一些地方、一些人的认知中,“电蚯蚓”不失为农民脱贫致富的一条门路。从20年前的20元/公斤,到现在的200元/公斤,地龙价格的暴涨确实让一些农民增收。然而,作为利益链的底端,真正在一线的农民并不能获取更多利益。所谓“机器一响,黄金万两”“打工打工,两手空空,不如在家,蚯蚓加工”,不过是蚯蚓商人具有蛊惑力的口号罢了。何况,更多的人投入到捕杀野生蚯蚓的队伍,也会存在边际效用递减的问题。

实际上,因为农药、化肥、除草剂等大量使用,土壤面临的污染不断地加剧,野生蚯蚓种群已然降低;而“电蚯蚓机”的出现使蚯蚓的种群更少了。特别是,从中药品质的角度考量,当下的野生蚯蚓其实已经出现了重金属超标等问题。根据各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的通告,多年来,在药品抽检中,常出现地龙抽检不合格的情况,其中不合格项目就包括“重金属”。地龙来自土地,当土地被污染,地龙品质的下降就并不令人意外。这也是对坊间那些“致富”声音的科学回应。

无论如何,如何看待“电蚯蚓”,如何获得中药材地龙,该有个章程了。

目前,尽管不少专家对一些地方灭绝式捕杀蚯蚓忧心忡忡,但从相关法律法规看,并无明确规定。据报道,贵州省毕节市威宁县检察院在准备公益诉讼的起始阶段,翻遍了《野生动物保护法》《环境保护法》《农业法》《土地管理法》等,并没有找到可以对应(蚯蚓)使用的具体的规定。这显然是一种滞后,为贯彻生态文明思想,保护生物多样性,有必要启动立法程序,依法保护野生蚯蚓不被过度索取。此外,中药材市场对地龙的需求量仍然巨大,不妨在一些地方推广开展蚯蚓养殖业,毕竟,还有很多心脑血管疾病患者需要它。(龙之朱)

来源: 光明网-时评频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