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先生年仅30多岁,却整天像生活在高海拔地区一样喘不上气,甚至双腿变黑,嘴唇变蓝!到了厦门大学附属心血管病医院(厦心)才发现,是肺动脉栓塞导致的肺动脉高压。目前,医生已成功完成肺动脉血栓内膜剥脱术,张先生已逐渐恢复。
作为省内唯一的心血管病专科医院,厦心凭借心内科、心外科、血管外科等多学科一体化诊疗优势,对肺动脉高压患者进行低、中、高、极高危的危险等级分级。
厦心针对分级,开展全面的肺血管诊断和治疗,改变了人们对于肺动脉高压只能吃吃药缓解的印象,增加了人们对于治疗肺动脉高压的信心。
厦心心内科主任医师刘文辉介绍,2021年至今,厦心已成功为200余位急慢性肺栓塞、肺血管的患者实施药物、腔内介入、开放手术等各类治疗,取得了良好效果,成为国内开展肺血管疾病全治疗手段为数不多的医院之一,在肺血管诊疗领域迈入国内一流行列。
深低温内膜剥脱术从死神手上抢命据家属介绍,张先生在就诊之前,已经无法像正常人一样工作生活,只能卧床休息,双腿因为血液长期回流不畅导致色素沉着发黑、肿胀,局部皮肤还出现了伤口破溃,病情十分严重。
“患者就好像长期生活在高原一样,缺氧、无法正常呼吸,不仅脸色难看、嘴唇发蓝,每走一步都很艰难。”厦心心外科副主任医师强海峰介绍。
肺动脉栓塞是一种非常可怕的疾病,它是肺动脉高压疾病的一种,由于血栓栓子随静脉血流堵塞了肺动脉或其分支,进而引起肺循环障碍。它的病死率、致残率颇高,是严重危害患者生命安全的重大疾病之一。
面对如此严重的状况,经医院多学科专家讨论之后,决定为张先生实施体外循环下肺动脉血栓内膜剥脱术。
“这种手术是将患者体温降至18℃的深低温后,把肺动脉血栓内膜从血管内完整剥离出来,这种技术对人员及设备要求都非常高。”强海峰主任强调,患者深低温状态不能超过20分钟,要在满足手术需要的同时,重点保护心、脑、肾等重要脏器血供及功能。
因此这类手术近年来仅在国内外较大的医疗中心有开展。
手术当天,张先生被送入手术室麻醉成功后,强海峰主任带领团队亲自操刀,顺利完成了手术,完整剥离出肺动脉内血栓及内膜。
术后经过48小时的加护监测,张先生生命体征稳定,身体各方面逐渐恢复,终于能够自由呼吸了。
一动就喘 球囊扩张打通肺血管
实际上,像张先生这样的“蓝嘴唇”并不是少数,肺动脉高压患者由于缺氧导致手指和嘴唇呈蓝紫色,他们不能大声唱歌、不能奔跑、情绪不能激动。
厦心血管外科副主任医师庄晖介绍,肺动脉高压因临床表现多样,极易漏诊和误诊。但如果能够及早诊断、及时治疗,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改善,寿命大幅延长。
尤其是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经过综合治疗后,可以达到临床治愈,恢复正常生活,因此“早诊早治”非常重要。曾经有一名64岁的肺动脉高压患者,肺动脉压力最高可达140mmHg,而正常值一般在35mmHg以下。
事实上,当肺动脉高压达到70mmHg以上,患者随时可能有循环崩溃,面临猝死风险。
老人住院前活动范围仅限于家里的卧室到厨房,即使是简单的家务活都无法顺利完成,一动就喘不上气。
而且老人还长期服用昂贵的药物,家属四处寻医,却一直被告知没有办法进一步地进行诊治,全家人都生活在不安之中。
不久前,老人慕名来到厦心血管外科。庄晖主任在接诊后,确定了手术方案,为老人带来了生命的曙光。
通过分次微创介入手术,医生用球囊慢慢撑开肺动脉里面堵塞的部位,逐步将患者的肺动脉压减低。
最后一次手术后,患者肺动脉压成功降为40mmHg,老人的身体状况获得了极大的改善,可以爬楼种菜,还能洗衣做饭,自己打理家里的大院子,恢复正常生活,大大提高了生活质量。
肺动脉高压 早诊早治是关键每年的5月5日是“世界肺动脉高压日”,旨在提醒人们加强对肺动脉高压的认识。
什么是肺动脉高压肺动脉高压是指各种原因导致的肺动脉压力升高,可分为五大类:
包括动脉性肺动脉高压、左心疾病所致肺动脉高压、缺氧或肺部疾病引起的肺动脉高压、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多种机制或不明机制引起的肺动脉高压。
肺动脉高压的症状作为一种罕见疾病,由于早期症状比较轻微,表现为正常体力活动时呼吸短促、疲劳、胸痛、心跳加快等,常常被忽略。
可是随着病情的进展,患者会出现头晕、昏厥、腿手或腹部肿胀、干咳、嘴唇或手指发蓝等症状。因此,该疾病还有个名字叫“蓝嘴唇”。
强海峰介绍,肺动脉高压一旦控制不住,往往会出现右心衰竭,导致患者活动能力显著降低,甚至死亡。因此,肺动脉高压也被称为“心血管中的肿瘤”,需要尽早进行诊断和积极治疗。
肺动脉栓塞如果没有得到及时的救治,将有4%-5%的比例会演变成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
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严重危及生命与健康,但是也是一类可防、可治、可预期的疾病。
引起肺动脉高压的因素有很多,每个患者的治疗方案大不相同。患者只需要遵循医生的指导,趁早接受正规的治疗,就有机会改善疾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