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在物质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对精神生活的需求也日益增加,这也为园林绿化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作为园林景观设计分支的陵园规划设计,也逐渐受到了广泛的重视。众所周知,中国几千年来,尊儒重孝,认为“葬者乘生气也”,“气感而应,鬼福及人”,对先人的安葬格外重视,不仅是尽孝,从风水上讲,也是福泽后人的大事。

古代中国人认为,人类依附于自然,与自然息息相通,人与草木以及世间万物,其生长都离不开土地,死后也当“入土为安”,完成“天人合一”的使命。实际上,中国千年来对陵墓的设计正迎合了这一哲学思想。自始皇起,每位皇帝即位之后就开始为自己选择风水宝地,并大兴土木,修建皇陵,足见古代中国人对墓葬的重视程度。

风景优美的墓园位置(错把陵园比公园)(1)

京畿之地,“左环沧海,右拥太行,北枕居庸,南襟河济”,两代皇家陵园都掩于龙脉福山之中。风水讲究“山主人丁水主财”,好的墓地需具备“山”和“水”这两个关键因素,但也不是说有山有水就一定是好墓地。清朝的雍正皇帝曾选陵于清东陵附近,后因修建时发现穴中非土是石,《葬书》中说“气因土行,而石山不可葬也。”遂废止了当时在东陵的选址,并非后世野史所谬传的“与康熙帝不和”云云。其实不选择石山建墓,也是有科学依据的,因石山不宜种草木,会影响陵园的环境,若强行栽种草木,又会导致石头变形涨裂,发生塌方。

那么,为何陵园的园林规划非常重要呢?俗话说:“山借树而为衣,树借山而为骨。”在选择墓地时,墓地的位置和朝向只是众多考虑的因素中的一个,陵园的园林规划设计,也可以调和整座园区的风水,所以古人认为“众山朝揖,万水翕聚”的地理位置是必要的,同时“明堂宽绰,池湖绦绕,左右前后眼界不空”的陵园环境也是必不可少的。

如今的公墓陵园,依附名山,环绕灵水,早已不是人们提及墓地所想象的那番阴森景象了。北京现代墓园最密集的区域当属明十三陵周边,其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使该地区的墓地陵园均具备了“山”“水”要素,各家园区的园林景致也大不相同。

风景优美的墓园位置(错把陵园比公园)(2)

(现代陵园的园林设计,喷泉花坛宛如公园)

以天寿园为例,整个陵园设计定位是皇家帝陵的规制,不仅依天寿山而建,面十三陵水库,还拥有乾高巽低的天然地理优势。在园林设计上,也是京中陵园中别出心裁的一例。又有和平寺相倚相守,据考证“和平寺”始建于唐朝,寺内有唐太宗李世民亲笔御书“敕赐和平寺”,是幽州地区现存历史最悠久的古刹之一。百年古树参天,禅音袅袅,清净空明,为毗邻的天寿园带来一片佛陀庇佑的宁静之美。除此之外,陵园内还有龙凤聚顶,玉带普渡,琼楼玉宇,九品莲花,生态长廊,小桥流水,祭祖坛等等人文景观,不胜枚举。将陵园打造成现代与传统结合的艺术性园林。

风景优美的墓园位置(错把陵园比公园)(3)

(清明时节,远山苍翠,墓园内春花烂漫)

同样位于十三陵周边的桃峰园,也是一座人文气息浓郁的陵园。背靠大杨山国家森林公园,南眺桃峪口水库,园区的规划设计由潭拓寺住持方丈常道大师亲自指点风水布局,园区俯瞰如鸡似象,取意吉祥如意的美好寓意。园内供奉观世音、地藏王、文殊和普贤四菩萨像,“四势朝明,五害不亲”,另设有十二生肖神道,风水球,调和阴阳,顺天应原。除此之外,园内种植佛教圣树——菩提树,取义于“释迦摩尼菩提树下七日七夜参禅成道”,另修建了江南风格的休憩园供缅怀先人的亲属休息之用,无处不体现出现代园林规划的人文关怀。

风景优美的墓园位置(错把陵园比公园)(4)

(暮秋时节,园内月门红叶垂花)

北京因其龙脉绵延百里,众多现代公墓陵园星罗棋布,十三陵周边的公墓就有十数家:德陵、盘龙台、水泉沟、景仰园等等,各家俱有所长,难分伯仲。若有意购置墓地,欲挨家考察甄选,自驾未免路途周折,或可访问秋叶网,预约免费看墓专车,上门接送,专人指导,不走冤枉路,带您看遍众多现代墓地园林的各家优势,选择最心仪的墓地。秋叶网的购墓服务已覆盖京畿地区所有墓地陵园,涵盖最全面的墓地陵园咨询,堪称京畿地区最权威的购墓网站。另外,通过秋叶网订购墓地,还有团购优惠和丰厚赠品,网络购墓O2O免去中间环节,墓地交易透明清晰,省钱更省力,尽孝也不花冤枉钱,每年清明还有秋叶提供的免费扫墓班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