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句话说得好,艺术来源于生活,赵本山的作品之所以受观众喜欢,就是因为他太有生活了。
生活是艺术的根源,能将生活以艺术作品的形式展现出来,这是表达、表演方面的能力。
赵本山是喜剧大师、小品王、二人转艺术传承人,他的表演生涯基本就是由这三部分组成。
不久前,有网友在问答平台提问,说赵本山的电视剧为什么再也拍不出以前的味道了?这是一个值得讨论的问题。
以《马大帅》为例,赵本山的电视剧最大的特点就是真实、充满生活气息。
前段时间,本山传媒旗下账号“刘老根传媒”在社交平台连载更新了《马大帅》的拍摄花絮,赵本山老师对这部戏的要求非常高。
演员在剧中如何表现,哪些细节需要注意,他都拿捏得很到位。
剧中一个是从底层走出来的马大帅,一个是想要闯出一番天地、又略带虚伪的范德彪。
看完这部剧之后,有网友总结了一句话:人人都笑范德彪,人人都是范德彪。
赵本山的作品还有一个特点,那就是讽刺味道十足。
拿赵本山早期作品《刘老根》来说,剧中“冯乡长”的扮演者李正春,将那个年代的基层乡镇干部形象刻画得非常立体。
包括王晓曦饰演的“胡科”,同样让观众眼前一亮。
剧中刘老根与儿子刘二奎、与妻子丁香之间的关系处理,发达之后的矛盾和分歧,以及刘老根和药匣子关系的微妙变化,都与现实非常贴切。
赵本山的小品同样讽刺意味十足,除了刚上春晚时的《相亲》和《我想有个家》走的是温情路线外,从《牛大叔提干》开始,赵本山就走起了讽刺小品路线。
包括后来的《拜年》《说事儿》《策划》等,都抨击了当时社会上存在的不良问题。
2019年,赵本山带着《刘老根3》回归,第二年播出了《刘老根4》,虽然他尽可能地邀请回了当年的原班人马,但很多观众都发现,当年那种味道再也找不回来了。
剧中讲述的是刘老根晚年的故事。
创业时期的刘老根是一个专注干实事的农民企业家。到第二部时,刘老根的事业做大了,他开始变得在意别人对他的看法,变得注重一些虚头巴脑的东西,出门坐加长车还带保安,处处捐款,花钱买奖项,随礼直接拿一万块钱。
这些背后反映的都是那个时代的不良风气。
可在《刘老根3》和《刘老根4》中,这种讽刺的形式不见了,变成了溜须、迎合,变成了强行圆满的老套路。
我觉得这种初心的改变,和面对“过审”的无奈,才是赵本山作品变味儿的原因。
尤其是前段时间《幸福到万家》收官时,编剧赵冬苓的那番话,似乎很好地印证了这一点。
现在的网络环境表面上看是言论更加自由,实则对人们的标准要求更高了,一旦哪句话说不对就会被抓住把柄狠批。
这对艺术作品的长期发展到底是有利还是有弊,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