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阅读之美享受文字之乐(让每个人品味阅读之美)(1)

4月21日,南昌市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湾里分会会员来到罗亭镇义坪小学开展捐书助学活动。 记者余红举摄

感受阅读之美享受文字之乐(让每个人品味阅读之美)(2)

省图书馆阅览室吸引了众多读者。记者 尹晓军摄

感受阅读之美享受文字之乐(让每个人品味阅读之美)(3)

南昌地铁八一广场站,市民在电子阅读机前阅读。记者 刘 斐摄

中国江西网记者 刘 斐

4月23日,“世界读书日”。连日来,记者就“全民阅读”这个话题进行深入采访,欣喜地发现,江西人爱书读书风气未减,而且随着时代条件的变化,阅读方式也不断与时俱进。

从2014年至今,农村书屋慢慢地出现在赣鄱大地上的乡野村落,仅有数十人的乡村小学也建起了图书馆,从企业、爱心组织汇聚而来的书籍正充实着一个个淳朴孩童的课余生活。

我们还会看到,看书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纸质阅读形式,在地铁站,在美术馆,在高校图书馆,一台台崭新的电子阅读机、自助购书机出现在公众视野。人们只需打开手机、动动手指就能获取免费的电子书籍资源,随时随地品味阅读之美。

当然,在为阅读坚守的同时,还有一批传统实体书店在新时代大背景下进行转型,俨然成为想读书、爱读书人群的城市文化公共平台。

乡野村落有书香

4月20日,在高安市八景镇胡家坊村,年过七旬的村民胡淼根和老伴早早将房前屋后打扫得干干净净。老人说,从镇里干部那里得知过几天就是读书日,将屋子打扫干净,让来读书和借书的人看得清爽一些。

胡家坊村的图书借阅室就办在文化中心户胡淼根家里。虽藏书量不多,老人却当做宝。“读者第一,服务至上”,墙上第一条阅览室规章制度老人风趣地解读为:若是有村民想来看书借书,就是在田里干活,我也得上岸洗好手回家开门。

村党支部书记胡掀华就常常来借书。“老人管理下的图书室越办越好,书架干净整洁,藏书也是定时清点,每本书都编上号方便借阅。”胡掀华说,在大家努力下,这个小小的图书借阅室越来越受到村民的喜爱,农闲时爱看书的人总不免要到老人家里走一走、看一看。

全民阅读少不了乡村文化的繁荣。有村民说,想看看风景,就到借阅室里读一读《乡村旅游》,要找路子赚钱,也可以借本《农产品加工致富》《返乡农民工创业指南》看一看,要是一门心思扑在种田种地上,读读《农业灾害应急技术手册》《专家指点蔬菜栽培》等等。

书香传到乡野,丰富了农村老百姓的精神文化生活,全民阅读也成为乡村教育的助推剂。

在安义县新民乡乌溪小学三楼,由各方爱心力量捐赠的图书室是学校60多名孩子的最爱。“学生大多都是留守儿童,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成为孩子们平日里最喜欢做的事情。”校长熊平说,父母不在身边,有些孩子甚至会在图书室呆到傍晚,对于他们而言,在阅读中不仅感受美好社会的关爱,也能从书籍中汲取知识的营养,促进他们健康快乐成长。

免费电子阅读受青睐

4月18日,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发布第十五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成年国民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66本,我国成年国民中,10.2%的国民年均阅读10本及以上纸质图书。调查指出,数字化阅读方式的接触率和纸质图书阅读率为73%,均有所增长。数字化阅读的发展,推动整体阅读人群持续增加。有声阅读成为国民阅读新的增长点,移动有声APP平台成为听书的主流选择。

“白天工作忙,大多数闲暇时间集中在晚上,这让我不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纸质阅读形式。”今年36岁的公务员刘先生表示,有声APP成为很多爱书人的选择,睡前打开手机中的APP,带上耳塞静静地听平常爱看的书不失为阅读的另外一种美好的方式。

记者在省美术馆、南昌市图书馆、江西财经大学图书馆、江西师范大学图书馆等地发现,电子阅读机出现在各个角落,越来越多的读书人正在适应并经常使用电子阅读机。“纸质书带来的安静与亲近感,决定了读纸质书是我读书方式的第一选择,但这并不会妨碍我去选择用电子设备下载书籍、听书。”江西财经大学大二学生小李说,在学校图书馆,电子阅读机随处可见,自己可以随意免费下载图书资源,也可以获取图书音频,方便在闲暇时听书。

在省美术馆,放置在大门口的电子阅读机总能迎来读书的市民阅览和下载书籍。记者根据提示点击进入阅读页面,文学类、历史类、传记类……记者只需扫码下载APP就可随意下载免费的图书,轻松实现在手机上阅读。在南昌市图书馆,电子阅读机上还增添了全国各大报纸的电子版资源,只需动动手指,记者可以免费浏览当天全国各地新闻。

来自江西财经大学图书馆阅读大数据显示,2015年至2017年,学校电子借阅机下载图书分别为3.82万册、4.61万册、4.92万册。江西财经大学图书馆相关负责人介绍,从高校的情况来看,电子阅读下载图书量逐年递增,由于其灵活方便的优势,电子阅读方式在大学生阅读方式中越来越普遍,我们总是能在电子阅读机前看到下载电子书的读书人。

随时随地品味阅读之美

在南昌市新建区立新路社区,“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俨然成为居民共识,下班下课后去社区图书馆里读书写字,已经是一道亮丽的风景。

小巷深处的蔡定剑公益图书馆成为新建区实验小学孩子们课余最爱的去处。“图书馆里有我许多爱看的书,漫画书里的小人画得可好了。”4月18日下午,7岁的李晨馨一下课就带着书本来到这里。

图书馆签名表里,不少都是童真可爱的字迹。“这家由社区乡贤创办的公益图书馆运营一年多来,受到周边居民尤其是孩子们的喜欢。放学后,有很多孩子会来这里看书做作业,成为名副其实的社区‘三点半’课堂。不仅如此,图书馆还不定期地由志愿者教孩子们学英语、练书法,家长心中更是欢喜。”社区主任夏丽说,馆藏中有些珍贵的外文原版书籍,这也吸引社区爱书人,其中不少年轻人也会下班后静下心来阅读。

借助电子阅读的发展,我们惊奇地发现,人们或许可以不受时间限制、不被地点阻隔地进行阅读。位于南昌市东湖区彭家桥街道鹤卿书馆是我省第一家24小时图书馆,它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爱读书、想读书的城市居民。

“在北京、广州等地都出现了24小时图书馆,抚慰着很多市民的爱书情怀。公共图书馆虽然都设有公共阅览区及自习室,但平日开放基本遵循朝九晚五,无法匹配年轻人下班后的时间。”今年22岁的医院药师盛莎莎认为,鹤卿书馆的出现,不仅让南昌的夜读人有了栖身之所,更重要的是汇集一群志同道合的人,在不眠灯光下一齐手不释卷,这无疑是一种幸运。

在地铁站点,你也可以和阅读零距离。在南昌市地铁1号线八一广场站,电子阅读机、智能售书机一应俱全。“对于城市居民来说,只要愿意阅读,你就会发现图书不再局限于图书馆,社区、地铁甚至是街道,你都可以找到属于你阅读的一个公共空间。”市民小魏坦言,全民阅读推广多年来,爱书人真正得到实惠和便利。

网上书店和手机阅读盛行的今天,我们还可以注意到,有一批实体书店仍在为阅读坚守,席殊书屋就是其中之一。

“网上书城品种全、价格低、配送快,相较之下,实体书店在读者阅读体验方式仍有优势。”南昌席殊书屋负责人过云岗坦言,当下席殊书屋做专题文化月讲坛,举办读书兴趣讲坛,邀请名人名家前来开讲,聚集了一批爱好书、读好书的市民。在实体书店日益式微的今天,书店已不像原来那样只有单一的卖书功能,如今更多的是承担文化活动的平台,要让书店成为城市文化的标杆。

全民阅读还需努力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党的十八大以来,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全民阅读。多次在重大外交场合谈读书经历,推荐书单。自2014年起,“全民阅读”屡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2016年12月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正式发布的《全民阅读“十三五”时期发展规划》是我国首个国家级全民阅读规划,标志着中国进入了一个全民阅读的新时代。

南昌市图书馆相关负责人坦言,我们国家的阅读率跟其他国家相比,还有差距,全民阅读的任务还任重道远,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不断努力,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十九大精神为指导,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立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文献信息共享平台,推进智慧城市书房建设、利用“互联网 ”思维完善公共图书馆数字服务网络,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阅读推广活动,为公众提供便捷优质服务,不断提升图书馆的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让广大群众均等享有公共文化服务权利,为打造富裕美丽幸福现代化江西提供文化力量。

,